靜網PWA視頻評論

豬增生性迴腸炎凈化方案

2023年10月23日

- txt下載

豬增生性迴腸炎是由胞內勞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以保育豬或生長育肥豬出血性、頑固性或間歇性下痢為特徵的消化道疾病。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種類型:慢性型迴腸炎、亞臨床型迴腸炎和急性出血型迴腸炎。
1 病原及流行
該病病原為胞內勞森菌。很多豬在感染活躍期會排放出大量細菌,在接種後1-3周的糞便中可檢出大量細菌,感染豬可持續排菌4-10周。病菌一旦被排放在農場環境中,能夠長時間存活於豬只糞便中,從而造成豬場持續性感染。細胞內勞森菌對一般的消毒劑有抵抗力,但對季銨鹽和含碘消毒劑敏感。
病豬及病原的攜帶者是主要傳染源。易感豬與病豬及病原的攜帶者直接接觸是**主要的傳播方式。潛伏期7-21天(與感染劑量有關),感染劑量越高,潛伏期越短。工人的服裝、靴子和器械均可攜帶細菌而成為傳播媒介。細菌可在鼠體內繁殖,因此嚙齒類動物可為疾病的傳播媒介,所以滅鼠有利於控制本病的傳播。各種應激反應如轉群、混群、晝夜溫差過大、濕度過大、密度過高等;頻繁引種;頻繁接種疫苗;突然更換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豬群內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飼喂發霉飼料;豬場同時存在的其它大腸炎的病原如豬痢疾密螺旋體、結腸螺旋體、沙門氏菌等因素可以促發增生性迴腸炎。
2 臨床症狀
慢性型及亞臨床型迴腸炎常發生於傳統連續生產模式的保育後期-生長豬階段豬群,多數情況下在豬群中發展的時間是緩慢的,可能超過一個月甚至更久,但是,如果感染豬的糞便中有大量細胞內勞森菌,將會快速導致豬群中多數豬只受到感染。主要包含兩種病症,**是下痢,第二為增重減緩。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幾頭腹瀉的豬,糞便軟、稀薄不成形,多呈水泥樣的灰色、也有黃色的,這些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減慢,表現在6-20周齡的生長豬體重"參差不齊"。大部分慢性感染的病豬可以在發病4-6周後恢復,食慾恢復"正常",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日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剖檢可見迴腸粘膜增生性病變,在小腸的末端50cm處和結腸的前三分之一處的腸粘膜增厚,有的像腦回,有的整個腸壁變厚、變硬,像一條橡膠管,有的還可見潰瘍,腸粘膜表面覆蓋有黃色、灰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嚴重的可見壞死性腸炎。
急性型常發生於日齡"較大"陰性豬,感染豬通常為3-12月齡,常見一定數量豬一起發生,且通常發生在豬群應激事件後,如轉群、混群及引進新種豬等等。表現為排出黑色軟便、蒼白及猝死。**初的症狀是糞便像焦油樣、鬆軟,有些豬可能僅僅表現顯著蒼白、沒有腹瀉,但可能發生突然死亡。發病豬的死亡率可達50%以上,而剩餘的豬可在短時間內恢復,體況變化不大。剖檢可見迴腸或大腸內出血性迴腸炎病變,腸道內有血凝塊或尚未完全凝固的血液,外觀似一條血腸。
3 控制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全進全出(嚴格沖洗、消毒和堅持一定的空欄時間)和嚴格的消毒措施,碘或季銨鹽類消毒劑是有效的;減少轉群、運輸、溫度、濕度、密度及更換飼料等方面的應激;實行引種10周隔離制度,在隔離期內每月添加敏感的抗菌素7-10天。
免疫接種口服接種德國勃林格公司無毒活疫苗,或肌肉注射荷蘭英特威公司的滅活疫苗。口服活菌苗,要求接種疫苗前後7天不能使用抗生素。
藥物選擇大環內酯類藥物和截斷側耳類抗生素。當豬場流行迴腸炎時,**適當時機是感染後立刻用藥,使用血液及糞便檢測可**檢出豬只抗體水平或排毒時間,從而找出**適當的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時機。有時會治療失敗,究其原因有診斷不準確、用藥時間太晚、用藥時間太短、給藥方法不當、用藥量太少,或採食量低導致藥物攝入量少、耐藥性問題、存在混合或繼發感染的問題(豬痢疾、結腸炎、沙門氏菌感染等)。
「速靜」方案目的在於控制並凈化豬場中的迴腸炎。其核心理念是通過有益菌和泰萬菌素的使用,使迴腸炎控制並進一步得到凈化;預防為主;以生長育肥豬群為重點。
給藥方案:
給藥時機:
A、迴腸炎育肥早期發病的豬場:保育結束轉群後按預防量用一個周期,間隔1個月後再按預防量用一個周期。
B、迴腸炎育肥後期發病的豬場:發病前1個月按治療量使用一個周期,間隔1個月後按預防量再用一個周期。
C、發病豬:按治療量使用一個周期,間隔15天後再按治療量使用一個周期。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