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少兒動畫「鄙視鏈」背後的真問題

2023年09月16日

- txt下載

早前一篇《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其中提到隨著父母經濟收入的不同,有一條看不見的鄙視鏈正在悄然形成,其中就連看《喜羊羊》《熊出沒》的孩子,也無法和看《迪士尼》《小豬佩奇》的孩子聊到一起去。(7月10日中國新聞網)
所謂「鄙視鏈」,是父母因經濟能力不同,教育背景、視野格局、生活經驗所異,而帶來的在不同選擇層面上的差異,在社會價值次序排列中,形成的一種關於人與人之間事實差距的判斷。如果藉助「鄙視鏈」的表達套路,不同「出身」的孩子看不同的動畫片長大,也許只是「中產鄙視鏈」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一個縮影。
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差距,但以「中產」為起點,形成和構造單向度的「鄙視鏈」,難免失之武斷,天然帶有一種立場的隔膜和話語的強勢。而社會價值次序,也並不能否認個人選擇的多樣性,以及基於此而自願做出的個人價值選擇。就像你以為國外動畫片比國內好,但好在哪裡尚需存疑,且在自己孩子「看什麼」的選擇上,也不存在高下之分。另外,現代社會「各過各」的方式,究竟中產是否有這樣的機會、習慣和所謂「愛好」去「鄙視」,也難以佐證。
為何在對待國產與國外動畫片上會有「鄙視鏈」?不得不說,在製作內容上,一直以國產動漫良心代表的《喜羊羊》確實存在問題,比如一些言語上的「不修邊幅」,涉嫌暴力等,而國外很多動畫片,一些成年人還會回味觀看。而長期被日本動漫占據的國內動漫市場,還致使一代人不知國產動漫為何物,出口必曰國外動漫人物。其實,有時候也並非是所謂「中產」挑剔,就和購買國外優質商品,諸如汽車、某些奢侈品一般,只因國內有些產品太過「扶不起」,才使選擇「跑」到國外。因此,這條「鄙視鏈」暴露的國產動漫問題確實是「實」。
對難以在選擇空間、選擇能力和選擇水平上有所拓展的「中產下」人群來說,他們的孩子也許會短暫地失去接觸「精良製作」動畫片的可能,可也不至於影響孩子的成長。在不斷開放的社會中,他們同樣有所謂「階層跳躍」和「視野開闊」的可能性,拿選擇動畫片的問題來坐實「鄙視鏈」的存在,在論證細節和結論形成上難免浮泛粗糙,稍加推敲便會成為無稽之談,「虛」影叢生。
一味「標榜」國外動漫,並不代表國外動漫就完美無瑕,國內動漫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在文化背景要素上,我們不斷在改良的動畫片就有「土生土長」的先發內生優勢,除非你決定讓孩子活在國外,站在遠中國文化的「雲端」,否則回歸中國文化傳統,是立足國內社會的必經之路,這無關文化形態的高低雅俗,只是生存本能的基本要義。
想起之前下鄉養兒,再回頭看動畫片「鄙視鏈」,你會發現這個問題很「無聊」。在教育問題上,尤其在孩子成長環境上,中產家庭的「優渥」和一般家庭的辛苦,其實各有成色。80年代的大學生,他們的父輩所處的時代與今日不可同日而語,但這並不代表貧苦不能出人才。教育環境優越,會在孩子的個人性格、談吐舉止上有所影響,但在其他方面同樣也存在教育必須克服的問題。
古往今來,成材、成人路徑很多,只要抓住主線因素,同樣無礙於孩子成長。除非是父母們有所芥蒂,心存「貴賤」之別,干涉孩子人際自由,否則孩子們總會在一起尋覓到共同興趣,哪裡會有「鄙視鏈」的概念。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