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對環渤海地區工業發展的思考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對環渤海地區工業發展的思考
內容提要: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環渤海地區工業增長扭轉了長期低迷的狀況,經濟效益好於全國及歷史水平;工業化出現與全國相逆的趨勢;工業在全國的相對地位降低。目前,這一地區的工業依然面臨產業技術層次低、企業機制不活、出口競爭力弱和各自為政等問題。未來環渤海地區發展必須將著力點放在提高工業競爭力上,通過區域產業整合,增強整體競爭優勢。
關鍵詞:環渤海地區 後工業化 產業整合
一、環渤海地區工業發展的特點與績效
環渤海地區主要包括北京、天津2個直轄市和河北、遼寧、山東3個省。5省市陸域面積51.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36%;1999年末人口21884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38%。與東南沿海新興工業區不同,環渤海地區工業具有「老」字號歷史,結構老化和機制不活長期困擾著該地區。然而,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環渤海工業發展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1.工業增長由長期低迷走出低谷
由於不同時期工業統計口徑的調整,採用「工業相對增長率」指標比直接用「工業產值增長率」更具可比性。「工業相對增長率」是一個時期地區工業年均增長率與全國同期工業年均增長率之比。由表1可見,1979~1999年環渤海地區工業增長總體上呈現「U」型變動軌跡。在大約3個「五年計劃」期間,該地區工業增長速度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山東例外)。主要原因是,該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缺乏應有的技術改造和結構升級,企業經營機制向市場經濟轉型遲緩。
從「九五」開始,環渤海地區工業相對增長率快速上升,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且增幅較大。1991~1995年比1979~1990年增長率上升率為一0.034,而1996~1999年比前一時期的增長率上升率達到+0.576。環渤海地區「九五」工業增速的提高,一方面得益於有效的產業結構調整。如遼寧、天津和北京在加強對傳統工業技術改造的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取得明顯成效。2000年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的28.9%;占全市GDP的比重為8.6%,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左右。另一方面在於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實現了大中型企業的三年脫困目標;積極吸引外商投資,努力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促使工業品出口大幅增長。北京市工業增長中近40%靠出口生產帶動,2000年全市工業企業出口產值比上年增長130%,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13.6%,出口工業品以電子通信產品為主;同年遼寧外貿進出口雙雙創歷史新高,出口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
2.經濟效益好於全國及歷史水平
環渤海地區199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全國總戶數的21.64%;實現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全國的24.19%和23.58%,而產品銷售收入、銷售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占全國的24.63%、25.01%和26.83%。從表2的7個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看,除了工業增加值率和總資產貢獻率低於全國水平外,其餘5個指標均較全國水平略好。2000年,山東省實現了工業利稅全國最高、企業虧損面全國最低的好績效。全年工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1%,實現利潤和利稅總額同比分別增長88.6%和51.7%,企業虧損面下降到12.4%。北京市工業經濟效益狀況也全面好轉,全市規模工業實現銷售收人比上年增長31.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17.9%,提高12.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增長65.5%。天津工業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市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實現利稅同比增長近六成,實現利潤同比翻一番;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稅首次突破百億元。
3.工業化呈現與全國相逆的趨勢
我們以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變化,反映一個地區的工業化進程(用1/G值表示)。圖1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環渤海地區1/G值總體上趨於下降,由1993年最高時的44.31%下降到1999年最低點41.38%,減少2.93個百分點;與此相反,全國的1/G值總體上趨於上升,由1992年最低時的38.61%升至最高時1997年的43.53%,1999年回落至42.7%,仍然上升了4.09個百分點。環渤海地區的1/G值從1995年開始低於全國的1/G值。這是否意味著,環渤海地區的工業化已走在全國前列,並正由上升期進入後工業化時期。
在環渤海地區5省市中,後工業化特徵最顯著的是北京市。北京市的1/G值在20世紀70年代達到60%以上(1970年最高為67.24%);80年代前半期降到50%以上,後半期至90年代初,又降到40%以上;1993~1998年在30%以上;1999年進一步降至3O%以下,2000年為29.95%。揭示北京市後工業化特徵的另兩個指標――「工業職工人數占全市職工的比重」和「工業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的比重」,也反映了與1/G值相類似的變動軌跡。目前,北京市這兩項指標均已不足30%,而且比1/G值還要低。與此同時,北京市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1%,高於第二產業(9.7%)和第一產業(1.2%)的增速,2000年第三產業占全市GDP的份額已高達58.3%,居全國之首。
4.工業在全國的地位已低於整個經濟在全國的地位
20世紀90年代,環渤海地區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份額經歷了先抑後揚的變化,1992~1996年由25%下降到22.04%,減少了2.96個百分點;1996~1999年又由22.04%增加到23.69%,上升了1.65個百分點,但總體上,1999年仍比 1992年下降1.31個百分點。5省市中除了河北和山東兩省外,北京、天津和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工業在全國的份額都在下降。與此相反,環渤海地區的GDP占全國的份額在不斷提升,由1992年的22.78%上升到24.45%,增加了1.67個百分點;而且從1996年起,GDP份額開始超過工業份額。1999年GDP份額達到26.69%,比工業份額24.45%高出2.24個百分點。這說明,環渤海地區經濟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在增大,而這些貢獻中來自工業的貢獻在減少。
二、環渤海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傳統資源依託型工業仍占主導,高新技術產業尚未壯大
根據36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區位高計算。環渤海地區在全國具有一定專業化優勢(區位商大於五)的產品為15種,其中多為傳統資源依託型(見表3),如原鹽、原油、「兩鹼」(純鹼和燒鹼)、鋼鐵、玻璃等。雖然這些工業產品仍有市場需求,但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受資源約束強(這一地區的鋼鐵、煤炭等工業發展已面臨鐵礦、煤礦等資源枯竭的威脅);有的產品生產工藝落後,並嚴重污染環境。近些年,環渤海地區在加大對傳統工業改造的同時,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型材料和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但迄今這些產業仍處於幼小階段。
環渤海地區高新技術實力比較強的北京市,2000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14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僅為8.6%。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開發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幾年北京市大中型工業企業尤其是聯想、清華紫光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加大了科技經費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對比重仍偏低。1999年全市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僅為1.59%;R&D經費(研究與發展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只有0.54%,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科技活動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
2.國有工業比重仍很大,中小企業發展相對不足
環渤海地區國有工業比重不僅遠高於東南沿海地區,而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據1999年統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9.28%,而環渤海地區則為50.54%,最高的遼寧省達66.54%;環渤海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占全國國有經濟的比重為 25.01%,高於該地區整個工業產值占全國的比重(24.39%)。另據北京市最新統計,2000年北京市國有經濟比重為57.5%,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高達74.3%;儘管國有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了三年脫困的目標,但虧損企業的虧損額仍達36.4億元。山東省國有大中型企業尚有18.2%未改制,12.4%的企業存在虧損。
由於環渤海地區工業結構偏「重」(重工業比重超過全國近6個百分點),因而從企業規模結構看,大型企業比重略高,中小企業相對較小。1999年大型企業的產值比重為50.53%,高於全國7.09個百分點(其中遼寧省大企業比重高於全國20.05個百分點);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比重分別比全國低1.55和5.54個百分點(其中遼寧省的小企業比重低於全國13.74個百分點)。這也是該地區企業下崗職工多、再就業難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3.產品出口競爭力和外資引力相對較弱
環渤海地區產品出口在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後獲得快速增長,但是,與東南沿海地區相比,環渤海地區產品出口競爭力還較弱。東南沿海5省市與環渤海地區5省市面積都是51萬平方公里,而東南沿海的出口份額占全國70%多,環渤海地區的份額僅占20%,廣東一省的出口額就是整個環渤海地區出口的近2倍。
環渤海地區對外貿易依存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表4顯示,1999年全國進出口依存度為36.45%,環渤海地區平均為34.53%,低1.92個百分點;出口依存度與全國的差距還有所擴大,由1996年的2.49個百分點擴大到1999年的3.52個百分點。5省市間外貿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依存度較大,河北和山東相對較小。
利用外資的情形與外貿相類似。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大部分集中在東南沿海,環渤海地區的FDI占全國的份額較小,近些年還略有下降。1999年為20.04%,比前3年都低。環渤海地區外資區位引力(外資區位商)平均小於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1999年的0.8197。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資引力較大,河北和遼寧較小;從近4年的變動趨勢看,北京市的外資引力在不斷增強,河北在波動中略有上升,而天津、遼寧和山東均在波動中有所下降(見表5)。出口競爭力和外資引力較弱,對環渤海地區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無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4.區內產業趨同化,缺乏緊密的分工協作關係
由於長期條塊體制的分割,環渤海地區的項目安排上呈現產業結構的趨同現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鋼鐵、煤炭、化工、建材、電力、重型機械、汽車等傳統行業外,目前又在競相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區域內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環的「都市經濟圈」,區域聯合的意向多於實質性行動,爭當「龍頭」的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動特別是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項目開發和區內跨省市資產重組或共同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方面進展並不大。各自與國際經濟聯繫的緊密程度甚至大於區內聯繫,在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上存在著相互競爭這一客觀現實。
三、新世紀環渤海工業發展的戰略思考
1.推進工業化仍是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環渤海地區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工業化進程出現與全國相逆的趨勢,特別是北京市已呈現「後工業化」特徵。那麼,是否可以認為,該地區的工業發展已不重要,工業化的任務已經完結?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儘管環渤海工業在地區經濟和全國工業的份額下降,但是工業的主導地位迄今並未動搖。1999年該地區第二產業及工業增加值占GDP的平均份額分別為47.45%和41.38%,均高於第三產業(39.04%);該地區以占5%的國土面積和17%的人口,卻貢獻了全國近24%的工業增加值,是僅次於東南沿海的工業重心區;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環渤海工業對全國的貢獻份額還在逐步回升。
第二,環渤海地區工業化進程還很不平衡,5省市只有北京市的「後工業化」特徵明顯,因而使得總體平均值降低,其餘4省市的工業份額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1999年人均GDP最高的北京市達到19846元,而最低的河北省僅有6932元,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534元),相當於北京的34.9%;山東為8673元,相當於北京的43.7%。
北京市的工業化有其特殊性,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經濟結構將主要以金融、商貿、信息等服務業為主,出現「後工業化」特徵是必然的趨勢。其他省市則應繼續推進工業化進程。由於製造業的規模效應以及生產率的提高,對整個地區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力和外部性。不僅有利於吸收大量人口就業,加快本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市化,而且可以實現工業專業化與市場經濟的互動發展。可以說,沒有工業的振興和現代化,就不會有新世紀環渤海地區經濟的大繁榮。
2.把著力點放在提高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上
隨著我國短缺經濟的基本結束,依靠比較優勢發展工業已難以為繼,提高工業的競爭力已成為地區工業發展的關鍵。從環渤海地區未來發展面臨的宏觀環境、在全國經濟或地域分工中擔負的重任、以及地區自身發展的要求看,提高國際競爭力應當成為一個著力點。
第一,我國加入WTO及經濟全球化趨勢,對環渤海地區工業既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新的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由於市場的開放,環渤海地區可以以其優越的資源和區位優勢以及雄厚的工業基礎和配套條件,吸引較多的外商投資,引進更多的外國先進技術,學習到更好的國外管理經驗;同時,由於消除或減少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尤其是出口配額管制的放鬆),將有助於拓寬本地區工業品的國際市場和獲得國外原料資源。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因工業技術和管理相對落後、生產成本較高導致許多傳統產業難以同外國大的跨國公司競爭,如鋼鐵、汽車、重型機械設備等;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如電子信息)由於核心技術受控於已開發國家,而難以成長起來。加入WTO將使國際競爭國內化,環渤海工業只有儘早準備,經受考驗,才有在競爭中取勝的機會。
第二,環渤海地區在全國經濟或地域分工中地位重要。一是能源礦產資源豐富,品種齊全,石油、鐵礦、煤炭以及各種海洋資源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地理位置重要,北京和天津兩個中心城市人口達2100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流中心,處於沿海對外開放地帶的中北部;三是經濟實力相對雄厚,石油、石油化工與海洋化工、鋼鐵、機械製造、電子、輕紡等在全國占據重要位置;四是交通發達,處於全國鐵路和航空運輸的中樞地位,海岸線長,沿海交通運輸便利,擁有4個年吞吐量在2000萬噸以上港口(天津、大連、秦皇島、青島),並有多條貫穿全國的鐵路幹線;五是人才集中,科技和教育水平高。因此,環渤海地區必須承擔也有一定能力擔負起與國外跨國公司抗衡和競爭的重任。
第三,提高國際競爭力也是環渤海地區自身發展的需要。正如上述問題分析所揭示的,環渤海地區工業在運行機制、結構高度化、出口份額和分工協作等方面,比東南沿海地區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出口份額僅占全國的20%,相當於東南沿海的28%;出口需求對本地區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相對較小。如果環渤海地區的出口規模能夠接近東南沿海地區的50%,那麼,全國一年將增加出口 300多億美元,從而有可能推進我國外貿在世界排名的前移。因此,提高環渤海工業的國際競爭力,無論對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對我國在世界經濟地位的提升,都具有重大意義。
3.積極推動環渤海地區的產業整合
環渤海地區提高工業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從許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現有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依靠技術創新搶占產業技術的制高點;要通過制度創新,儘快建立起機制靈活的、適應市場經濟的企業體制。除此之外的一條有效的途徑,就是推動區域內產業的跨省市重組,實現環渤海地區的產業整合,以此形成區域整體競爭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地區相繼出現了珠江三角洲高速增長地區和長江三角洲高速增長地區,人們期待著環渤海地區將成為「第三個高增長區」。然而,這種期待卻日益渺茫。這固然有環渤海區位條件和國家區域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行政體制分割,各自為政,爭當「龍頭」或「區域中心」;區內各省市及各城市經濟圈產業自成體系,缺乏合理的產業分工和經濟聯繫,特別是區內在對外經貿關係上不能形成一股合力。這種狀況使得區內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有限的資金分散使用,科技人才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削弱了區域競爭力。
推動環渤海區域產業整合可以採取以下對策。第一,通過兼并、收購、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租賃和承包經營等方式,促進區內工業企業跨地區流動和重組。為此,一是要調整不利於跨地區重組的體制和政策尤其是稅制和金融體制,如改變按隸屬關係納稅的辦法,企業所得稅全部改為屬地徵稅;改變按行政區劃貸款,銀行存款不能異地貸款使用的原則,對不同地區註冊的企業一視同仁,根據企業還貸能力發放貸款。二是要強化政府對跨地區重組企業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區域聯合協作貸款、允許企業發行股票上市、企業兼并破產中給予呆壞賬核銷及債務清償時免息等優惠政策。三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區產權交易市場。四是要儘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第二,搞好京津冀的區域整合,對整個環渤海地區將起到示範和促進作用。環渤海是個大面積、多面向的大塊區域,它不像深圳或浦東僅是廣大地區的一個「點」而已,因而區域整合需要重點突破,逐步推進。京津冀的地理位置相近,工業、科技和人才相對集中,交通運輸便捷,在環渤海圈中地位作用重要,應當率先走向一體化。首先要做好這一地區的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各自的功能定位,特別是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應確立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如北京市應發揮其技術、人才和信息優勢,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天津市應發揮其製造業基礎和港口優勢,重點發展高物耗、大運量的臨港重化工業。同時,要大力調整現有不合理的產業布局,尤其是把對京津大城市環境污染重的企業外遷。
第三,消除各種關卡,建立環渤海地區統一大市場,使資源、人才、資金、企業資產等生產要素在區域內流動得以順暢進行;區內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和鐵路等運輸設施和電力設施,也應納入統一大市場通盤考慮,避免負荷不均衡造成的浪費。
第四,組建「環渤海經濟區協調委員會」,由區內省和直轄市一級政府參與,重點研究制定區內產業發展戰略和統一對外的優惠政策等問題,以及協調解決區內跨省市協作、聯合、重組涉及的各方利益關係。1986年成立的「環渤海經濟協作區」17個城市市長聯席會,對開展區內物資技術協作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因參與的城市為地市級規格,對整個區域經濟的協調作用十分有限。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