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狂人」馬斯克改寫航天史,給我的3個啟示:不要比別人強10%,而是要強1000%

2023年09月11日

- txt下載

文/小栗子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宇航局商業載人航空計劃的首次載人試航發射成功。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意味著結束了NASA長達9年的載人火箭發射荒,也是人類第一次乘坐商業飛船飛往太空。
美國東部時間5月31日上午10點16分,奮進號載人「龍飛船」太空艙在約19小時飛行後,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2010年,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龍飛船」發射到地球軌道就已經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而如今的首次商業載人試航的成功更令人矚目。
馬斯克,這個攜帶著輝煌戰績的「鋼鐵俠」,凱旋一般,再次進入到眾人視線之內。
馬斯克最令人驚嘆的一點,就是他的敢想。也許私企造火箭,以及火箭低成本可回收,在很多人心中是天馬行空。但馬斯克就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太空夢,未來人人都有機會體驗「外太空之旅」。
為什麼馬斯克能做到「不可能」?從他的心路歷程里,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1、就算感到迷茫,也不停下腳步
如果有人品味過馬斯克的自述,就會發現,馬斯克在每個階段,也有著常人一樣的困惑和迷茫。
小時候,他會迷茫大人經常問的問題:長大要做什麼。
其實馬斯克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是想,搞發明應該會很酷吧,因為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作者)曾說過: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
後來長大了,他有了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萬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我們有辦法讓全世界的知識愈來愈進步,讓人類意識的規模與範疇日益擴展,那麼,我們將更有能力問出對的問題,讓智慧、精神得到更多的啟迪。」
所以,他決定去攻讀物理課商業。馬斯克所學的科目範圍很廣,包括電子商務、工程學和數學,之後又在沃頓商學院,花一年時間完成了商學課程。
他讀了很多書,堅信知識的跨界與融合會帶來無盡的創意。
缺乏資金的他,為了可以免費使用史丹福的頂級實驗室做試驗,就去攻讀了博士學位。
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SpaceX和特斯拉都曾面臨破產,3次發射失敗,第4次才讓獵鷹1號火箭成功入軌。
他在#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發布會上所說:
「面對質疑讓自己更想成功,創立SpaceX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只有10%的可能成功。」
馬斯克也像常人一樣有著迷茫、經受挫折,但他從不會因為不確定性就放棄前行,只會更加「激進」:「Never(決不)。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不因為當下的迷霧而停下前進的腳步,這是人類蘊含強大力量的探索精神。人類文明也正是在這種探索精神下,才得以源源不斷,乃至今日欣欣向榮。
無論誰,想要擁有巨大的果實,都得一步一步向前摸索,不斷試錯,沒有誰能夠一步登天。
實現夢想的路上,學會去探索,不斷構建認知,才是正解。
2、多從本質看問題:真的有意義,還是只在跟隨別人?
馬斯克所說:「量子力學就是違背直覺的,現實世界似乎並不是那樣運轉,而事實就是,並可以通過實驗高度精確地驗證。
物理學之所以能夠在這些反直覺領域取得進展,就是因為它將事物拆分到最基本的實質,再往上推。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方法,事實上也是了解新事物、探索未知領域的唯一有效方法。」
2002年,SpaceX成立,目的是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他立即在SpaceX里投了1億美元,雄心壯志是將發射費用降低到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1/10,並計劃在未來研製世界最大的火箭用於星際移民。
許多批評家認為馬斯克不可能成功。這也是為什麼,馬斯克以「龍」這一神話形象命名飛船。他要去創造出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神話」。
從獵鷹1號,到如今的載人龍飛船,馬斯克用改變歷史的姿態告訴那些批評家,他,成功了。
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很多,也不是因為他有「主角光環」。
在這過程中,馬斯克對項目過大的投入,幾次三番使公司瀕臨破產,他也曾幾度瀕臨崩潰。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堅信自己的「判斷」。
他非常崇尚用物理第一性原理,將新事物拆分到最基本的實質,再往上推,即回溯事物本質,重新思考怎麼做。
「比方說,我們想了解內燃機的工作原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拆開,把每個零部件都研究一下,然後再組裝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什麼工具呢?我們需要螺絲刀,扳手,以及其他各類工具。
當你把內燃機拆開再組裝起來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些工具的作用了。
但如果反過來,讓你先去上一堂關於螺絲刀和扳手的課,那效果就很差了,你很難記住。
我們大腦的進化方式是記住跟我們相關的事物,所以一定要建立相關性,不然記憶的過程會很痛苦,也很困難,因為看上去太抽象而無關緊要。」
他用這個方法,推出了私企造火箭可以做。
在生活中,我們常習慣用類推對比的方法來驗證一件事情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儘管速度看似是快的,但通常很難經得起深究,深入探討沒有多少價值。
深入思考,透過本質看問題,是解決問題和學習新事物的最佳方法論。
正如馬斯克所說:「不要盲目跟隨潮流。不要以類比方式來推理,應該從最根本的真理開始思考。物理學家就是運用這種原則,搞懂一些反直覺的東西,例如量子力學。所以,多利用這個原則來判斷,你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合理有意義,還是其實你只是在跟隨別人?」
3、聽取別人的聲音,為他人創造價值
馬斯克說:「你必須有個創新思維,而不是(創造)更好的同一性。你做事情不是只需要好出 10%,而是要創造出10倍的價值。想想iPod是如何取代隨身聽的,或者iPhone是如何取代黑莓的,又或者iPad是如何取代Palm Pilot的?」
他用行動來踐行他的理念:不是稍微好一點,而是要好很多。
2003年,為了證明電動車的潛力,馬斯克創立特斯拉公司。過去很多人都認為,電動車速度太慢、跑不遠、外型又丑,跟高爾夫球車沒兩樣。
為了改變人們對電動車的印象,馬斯克和他的團隊夥伴們開發出了特斯拉Roadster,一款速度快、跑得遠、造型拉風的電動跑車。
但當Roadster 面世後,又有人說,就算做得出昂貴的限量跑車,你們有本事做真正的量產汽車嗎?
他就真的做出來量產汽車,也就是四門房車Model S。
在談及PayPal時,馬斯克最大的感悟,莫過於PayPal的誕生過程。
當年馬斯克用PayPal來提供整合性的金融服務,但每次在跟別人介紹這套系統時,大家都沒什麼興趣。
當再介紹時,他們就說系統裡面有個電子郵件付款的小功能,果然看見所有人都變得好有興趣。於是,馬斯克他們決定把重點放在電子郵件付款,PayPal果然一炮而紅。
「當初要不是注意到了別人的反應,做出改變,我們或許不會這麼成功。所以,搜集回饋很重要,要用它來修正你先前的假設。」
馬斯克習慣聽取別人的聲音,不管是別人的批評,還是用戶的反饋。
儘管他自己會感覺到很傷心,但是他一直堅持把這些聲音變成了他成功路上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來不斷完善創意和升級產品。
馬斯克曾經特地澄清他做SpaceX的初衷,並不是某些人想當然的童年情結,也不是因為它投資回報率高,而是對於人類的未來深有裨益。
可以說,時代,獎勵每一個積極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人。
▽ 寫在最後
馬斯克極度忙碌,他每周工作超過100小時,經常在夜裡3點多躺下,第二天一早就要趕去開會,晚上又要飛去另一個城市參加活動。
他在此次商業載人試航前說:
「如果成功了,那是NASA和SpaceX的功勞,如果失敗了,那就是我的問題。火箭發射可能有無數種失敗的方式,但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種。」
成功需要極致的努力和背水一戰的決心。在沒到達最好的那一刻,都不要對成功抱有僥倖的想法。
成功,從來只垂青對自己狠的人。
參考文獻:
1、馬斯克 | 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從根本的真理開始思考,《中國商人》2018年,第10期
2、MBA智庫百科:埃隆馬斯克人物簡介及人物事件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