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基於效率競賽理論的江蘇建築業經濟增長研究論文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關鍵詞:效率競賽;建築業;經濟增長;轉型升級;江蘇
  一、 效率競賽理論的提出及其應用
  生產要素投入是經濟增長的前提,其投入數量和結構都會影響經濟增長。在經濟增長的不同階段,首要制約因素也不盡相同。例如,農業經濟時期經濟增長的首要制約因素是土地,而在知識經濟時期則變成了人力資本。雖然各要素之間具有一定的替代關係,但不可能完全替代,而且不同要素的替代能力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經濟的持續發展過程就是不斷突破某一經濟發展階段首要的要素制約的過程。楊德權嘗試由此角度出發來解釋經濟增長的歷史過程,並進而提出了經濟增長的效率競賽理論。
  效率競賽理論放棄了經典的總量生產函數作為和傳統經濟增長理論慣用的生產要素同質性假設,分析了生產要素異質性對於生產函數可加性、總量生產函數與恆等式同一性的影響,指出生產要素異質性對邊際分析方法及其相關結論有致命的影響;進而,通過分析與生產要素異質性相關的經濟效率,定義了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固有效率和經濟效率,並證明了生產要素使用效率與新古典框架下要素邊際產出的等價性,發現獨立於要素配置效率和固有效率的「要素能力的利用效率」,能夠揭示存在於經濟系統中除Allais可分配剩餘中兩類剩餘之外的第三類剩餘,而且必須通過消除各種各樣的瓶頸才能加以顯著的改進。這些瓶頸可能是某些要素的供給不足,也可能是某些制度的供給不足。
  該理論對於分析國民經濟增長的轉型問題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如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過程就能夠為經濟增長的效率競賽模型提供最直觀的印證。但是,一方面,目前效率競賽理論在經濟增長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層面,包括針對我國建築業的分析;另一方面,建築業經濟增長因素往往僅包括資本、勞動和技術進步,儘管資源能源也無疑是重要的生產要素。而本文則嘗試在效率競賽理論的基礎上,構建包含資源能源要素的建築業經濟增長的效率競賽模型,並對江蘇建築業開展實證研究,發現影響和需要突破的江蘇建築業經濟增長的效率瓶頸,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 建築業經濟增長的效率競賽模型
  1. 建築業經濟增長的產出和投入函數。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效率競賽模型中,投入的生產要素往往包括資本、勞動、技術投入、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子系統存在諸多或正或負的社會外部性,因此其投入的社會因素難以定量化確定,在本文中不加以考慮。至於建築業投入的自然要素,可以其投入的資源能源加以表征。因此,建築業經濟增長的產出和投入函數可分別寫為:
  其中,Y和I分別表示產出和投入,i=K、L、N和T,即資本、勞動、資源能源和技術。
  因此,按照效率競賽理論的基本思想,各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茲i及對建築業總產出的貢獻率Ei可分別計算為:
  2. 建築業投入生產要素的貢獻率。在傳統C-D生產函數的基礎上,考慮本文建築業經濟增長的投入生產要素,建築業經濟增長的生產函數可寫作:
  對(5)式兩邊取對數,可得到該函數的線性形式:
  3. 建築業投入生產要素的使用率。將(4)式和(7)~ (10)式相結合,可得各投入生產要素對應的產出量Yi。但為利用(3)式求出各投入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茲i,尚需確定各生產要素的投入量Ii。而且,模型計算需要Ii必須為經濟量綱。
  (1)IK。
  資本要素自身即為經濟量綱,其常用的確定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採用固定資產加自有機械設備凈值;二是只採用自有機械設備凈值;三是採用投入產出表中的中間投入加固定資產折舊。但是,針對建築業,方法一中所的兩個數據重疊部分較多,方法二中僅考慮設備價值顯然太不全面,方法三中的中間投入多源自建設單位而非施工單位,與其他生產要素投入不完全匹配。本文擬採用建築業當年折舊加管理費來表征資本要素,因為它們分別對應了實際構成建築業資本生產力的機械設備和企業的規模運營。
  (2)IL。
  對勞動要素的確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當年實際的從業人數;二是採用當年建築業的勞動報酬總支出,包括相應的工資、福利、保險等支出,以體現不同勞動者素質的差別。本文認為後者相對前者而言更符合我國建築業現狀,且更符合經濟量綱的要求,故加以採納。
  (3)IN。
  基於經濟量綱的要求,本文資源能源要素的核算是在實物量核算的基礎上,採用貨幣形式估算各種資源能源的貨幣價值。由於統計數據的可獲取性,國家層面建築業的資源價值量和能源價值量可以確定,省域及以下層面的能源價值量也可以通過以標準煤當量表示的能源消耗量與標準煤的價格乘積加以表征,但省域及以下層面的建築業資源價值量則往往難以獲取或計算。因此,本文採用等比例係數方法估算資源能源要素投入的總價值量,即:
  IN=(1+?滋)×能源消耗標準煤當量×標準煤價格(11)
  其中,?滋是建築業資源價值量與能源價值量的比值,它只與國家層面建築業總的資源價值量與能源價值量有關。
  (4)IT。
  傳統經濟增長理論認為技術進步就是經濟增長中的「索洛余值」,並且是由這種經濟增長所內生的。丹尼森(Denison)對此進一步劃分,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勞動質量和資本不同類型的考慮,二是把作為「索洛余值」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分離出資源配置的改善和規模經濟後其餘的全部列入「知識進步」一項。通過市場的調節使得勞動和資本處於最優資源配置的情況下,技術進步就全部來源於知識進步。而知識進步則源自資本積累的溢出效應和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一個國民經濟系統內部,資本積累的溢出可以用研究與發展(R&D)經費支出表示,人力資本溢出可以用教育經費支出來表示。故國民經濟內部的技術進步總投入可用R&D 經費與教育經費之和表示。但是由於溢出效應的存在,不能簡單地分割這兩項指標來表示國民經濟內部的一個子系統(如建築業)的技術進步投入量,也缺乏相應的統計數據。因此,類似於IN的處理方法,本文採用等比例係數的簡化方法,即在某一特定的年度中,某區域某一國民經濟子系統(如建築業)的技術進步投入量與該子系統的產值之比等於整個國民經濟的技術進步總投入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因此,建築業的技術進步IT可估計為:
  其中,IR&D和IEDU分別表示整個國民經濟的R&D 經費和教育經費,Y為某區域的年度建築業總產值。
  三、 對江蘇建築業的實證研究
  1. 數據搜集。在構建建築業經濟增長的效率競賽模型的基礎上,本文擬對江蘇建築業開展實證研究。考慮到數據的權威性和連續性,本文基礎數據全部來自《中國統計年鑑》、《中國能源統計年鑑》、《中國建築業統計年鑑》、《江蘇省統計年鑑》等統計年鑑。由於各年鑑中公布的GDP、建築業總產值、資本、勞動、資源能源、技術進步等統計數據時間長短不同,目前僅能獲取1998年~2007年間的所有基礎數據。因此,本文實證研究的時間跨度亦為1998年~2007年值得一提的是,鑒於數據的可獲得性和連續性,本文建築業消耗的資源主要是鋼材、木材和水泥等「三大材」,消耗的能源包括原煤、汽油、柴油和電力等四種。這些資源能源的計量單位多有不同,本文用能值(Emergy)方法將它們加以集成。所謂能值,是指一種流動或儲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種類別能量的數量。由於地球上任何形式的能量,均源於太陽能,故常用太陽能為基準。任何資源、產品或勞務形成所需直接和間接應用的太陽能之量,就是其所具有的太陽能值(Solar Emergy),單位為太陽能焦耳(Solar Emj-oules,Sej)。因此,本文利用建築業消耗資源能源各自的太陽能轉換率,可將它們集成為一個單位為sej的變量N。
  2. 結果和分析。利用(1)~(12)式對「三」之「1」部分搜集的數據進行計算和整理,可得的1998年~2007年江蘇建築業經濟增長資本、勞動、資源能源、技術進步等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貢獻率,以及總的經濟效率,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998年~2007年江蘇建築產業投入-產出的總經濟效率在90%~140%之間波動。即每年向江蘇建築業投入100元,只能產出90元~140元。另外,2005年~2007年江蘇建築業的總經濟效率相比於1999年~2004年,不增反降,值得警惕!
  此外,平行地比較表1中四種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貢獻率,發現:
  (1)使用效率按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技術進步、勞動、資源能源、資本,但貢獻率方面資源能源一直最大,其次是勞動,資本和技術進步的貢獻率相近。並且,在1998年~2003年,資本的貢獻率大於技術進步,之後年份則恰恰相反。
  (2)技術進步的使用效率均超過300%,且一直遠大於其他生產要素。雖然由於數據取用上的局限性,該要素使用效率的測算存在一定偏差,但也不難看出技術進步要素的產出十分高效,這也是提倡經濟發展從粗放型轉為集約型的根本原因。但是,技術進步的使用效率總體上逐年降低,且其對江蘇省建築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十分低,只占5%左右,呈現典型粗放式的經濟增長。
  (3)勞動要素的使用效率也比較高,大多超過200%,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江蘇省乃至國內從事建築業的人力資源價格相對低廉;另一方面是勞動要素對建築業的產出彈性較高(β=0.445),江蘇省建築業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4)資源能源對江蘇建築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多超過70%,而它的使用效率卻沒有均未達到100%,甚至低於80%,即以環境影響為代價的資源能源投入甚至未產生等價值的產出,這也是造成江蘇省建築業總經濟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時,其產出彈性最高(γ=0.572),表明了江蘇省建築業具有資源能源密集型的特點。
  (5)資本要素的使用效率最低,僅為50%左右,其貢獻率也一直很低,多為6%左右,兩者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可喜的是,資本要素的使用效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應設法保持和增強。
  (6)根據效率競賽模型中產出最大化的必要條件,資本要素和資源能源要素的使用效率低下已經成為制約江蘇省建築業經濟增長的瓶頸。
  四、 江蘇建築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1. 從機械設備和管理費用兩方面入手,提高資本要素使用效率。對於機械設備而言,其使用效率由機械設備運行的工作效率和使用頻率所決定,因而應鼓勵企業購置高技術含量的先進設備、加速折舊淘汰落後的設備、以實物租賃和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的經營提高其使用頻率。對於管理費用而言,改善措施包括企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費用開支、加強自身融資能力、減少資本的使用費用等。
  2. 對於資源能源要素而言,理論上應同時從提高使用效率和降低投入比重著手。但是,建築業本身就是以資源能源消耗為基礎的生產活動,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資源能源,因而應側重於提高資源能源的使用效率,而這需要政府積極倡導建築業可持續發展和建築企業加強自身可持續性建設的長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
  3. 對於勞動要素而言,要保持勞動要素的使用效率並提高其投入比重,這取決於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和勞動力的數量。目前,我國建築業從業人員的數量充足,價格低廉,但是其綜合素質堪憂,主要體現在勞動力健康和受教育程度兩方面。因此,應大力提高建築業從業人員的健康和技能水平。其中,勞動力的技能水平不僅僅指的是現場操作人員的施工技術,也包括決策方、設計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和政府監管人員等涉及建築業各個階段的從業人員。
  4. 對於技術進步要素而言,主要是提高其投入比重,而這和R&D投入、技術引進、落後技術淘汰和增加教育支出等有關。因此,應大力支持企業自主或者政府支持開展R&D項目,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淘汰不適應目前我國建築業的落後技術,增加教育支出尤其是勞動力的教育。由於技術進步源於資本和勞動力的溢出效應,它與一國經濟發展狀態密切相關,並不完全由市場和政府決定。相關政策也不是立竿見影就見到成效的,這種溢出效應往往需要經過很長的經濟周期才能體現出效果,因而對其政策的制定也應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統計局,江蘇省建築工程管理局.2009年江蘇建築業發展報告[EB/OL]. 中國江蘇網,
  2. 唐曉靈.中國建築業經濟增長與產業演化模型研究.西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3. 楊德權.經濟增長:過程及微觀機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4. 李先光,李啟明,鄧小鵬,郭慧鋒.中國建築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與實證研究.建築經濟,2007,(5): 1-5.
  5. 唐世海,成虎,李俊娜.江蘇建築業發展現狀及自身影響因素分析.現代城市研究,2010,(6):77-81.
  基金項目: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010-H-30);江蘇省建築工程管理局科研項目(JG2007-03);東南大學科技基金。 摘要:文章基於效率競賽理論,結合我國建築業實際,構建建築業經濟增長的效率競賽模型,並對1998年~2007年的江蘇建築業開展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江蘇建築業是勞動和資源能源密集型產業,技術進步貢獻率很低,粗放式增長明顯,資本和資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是江蘇建築業經濟增長的效率瓶頸,進而針對資本、資源能源、勞動和技術進步等生產要素,提出促進江蘇建築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