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榆次區居民社區健身器材使用狀況調查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張海濱 曹電康
(中北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榆次區通過健身器材參與體育鍛鍊居民的基本情況(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鍛鍊的時間、強度、次數)、健身器材的選用情況和居民對所在社區所設健身器材的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研究調查,為推動榆次區居民區體育更好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
關鍵詞:榆次區 居民區 健身器材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06—0053—03
作者簡介:1.張海濱(1976~),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2.曹電康(1969~),男,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1 前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 隨之出現了很多花錢買健康的人群。為了使人們能有一個良好的健康意識和正確的體育鍛鍊方法。本文重點對健身器材的使用狀況進行調查,因為在調查中發現通過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鍊的人群最多。故本文對榆次區居民區健身器材的使用現狀及居民對所在社區的健身器材設施的滿意度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和關注。針對榆次區居民區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進行理性的審視, 並對所發現的有關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從而促進城市社區體育建設的健康發展和良性運行。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榆次區居民區健身器材的使用狀況, 調查對象為隨機選取榆次區居民區不同年齡段的200 名居民。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大同大學圖書館資料、中國知網、百度網等搜集、查閱關於居民區使用健身器材的相關論文20 余篇, 著作10 餘部, 同時收集了榆次區體育主管部門發布的關於健身器材安置和使用情況的部分信息作為基礎, 為本研究的續寫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2.2.2 問卷調查法
採用隨機抽樣的原則對榆次區200 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00 份,收回問卷189 份,有效問卷178 份,有效率達89%。
2.2.3 訪談法
對所調查居民區內的街道幹部及其負責人, 以及參與鍛鍊的居民進行訪談, 從而全面地了解榆次區居民區健身器材在使用中所存在的問題。
2.2.4 數據統計法
本文採用Excel2003 對回收的178 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處理。
2.2.5 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得到的數據和資料進行歸納和邏輯分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榆次區居民區參加體育鍛鍊居民的基本情況
3.1.1 年齡調查
從表1 調查可知, 年齡段在46-65 的居民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到總人數的62.9%,16-25 歲的居民占參加體育鍛鍊人數的15.7%,26-35 歲的居民占參加體育鍛鍊人數的12.4%,36-45歲的居民占參加體育鍛鍊人數的9%。分析其原因: 年齡段在46-65 的居民中,大部分是已退休人員,他們有足夠的閒暇時間參與體育鍛鍊。處於16-25這個年齡段的人群,部分是學生,相對來說其業餘時間也多。在學習之餘有足夠的放鬆空間。處於36-45 年齡段的人士, 大部分是已婚且事業有成或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其鍛鍊時間相對來說很少。
3.1.2 性別調查
從表2可知, 通過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鍊的男性有56 人,占總人數的31.5%,女性有122 人,占總人數的68.5%。女性所占比例明顯高於男性。究其原因,女性相對男性來說,對美的追求較高,更加注重自己的形體美。再者,在時間上較充裕。男性則大多時間忙於工作和應酬,無暇顧及體育鍛鍊。
3.1.3 受教育程度的調查
由表3可知:參與體育鍛鍊的居民中66人是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 占總人數的37.1%。53 人是高中學歷, 占總人數的29.8%。48人初中學歷,占總人數的26.9%。11人小學學歷,占總人數的6.2%。從數據可以看出參與體育鍛鍊的人數與其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究其原因: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問題的角度和深度便會更上一個層次, 不僅具有正確的健康意識,而且更能明確的知道體育鍛鍊的諸多益處。
3.1.4榆次區居民區參加體育鍛鍊的時間段調查
由表4可知: 榆次區居民體育健身時間多集中在早飯之前的清晨時間和晚飯過後, 清晨健身人數有68 人, 占總人數的38.2%,晚上健身的有72人,占總人數的40.5%。分析其原因:清晨空氣較清新,對人體各器官大有裨益,尤其是對呼吸系統。在調查中還發現:清晨鍛鍊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由於年齡較大,睡眠減少,故早起鍛鍊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午,是其一天當中紫外線最強的時候,加之人們都有午休的習慣,故一般不會選擇這個時間去健身。現在社會,生活節奏過快,人們的精神時刻處於緊繃狀態,晚上是其難得的放鬆機會,故參與人數較多。
3.1.5榆次區居民區參加體育鍛鍊的強度調查
由表5 可知:在每次鍛鍊過程中,堅持30 分鐘以內的有97人,占總人數的54.5%。30 分鐘-1小時的有45人,占總人數的25.3%。1-2小時的有24人,占總人數的13.5%。2小時以上的有12人,占總人數的6.7%。其大部分人都在30分鐘左右。究其原因:使用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鍊較為枯燥、單一,讓人難以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於此。由於參與人群主要以中老年為主,其健身的目的在於延緩身體衰老,以益壽延年,故其強度要求較低,持續時間較短。
3.1.6榆次區居民區參加體育鍛鍊的次數調查
由表6 的可知:居民每周健身1-2 次的占總人數的37.6%,3-4 次的占總人數的22.5%,而5 次以上的僅占10.7%,從不參與的卻占總人數29.2%。說明榆次區居民參加體育健身的頻率較低。分析其原因:使用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鍊是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健身活動,居民的隨意性較大,再者,這可能與宣傳力度不到位有一定的相關性。
3.1.7參與體育鍛鍊的季節調查
從表7 可知,居民在春夏兩個季節參與體育鍛鍊的人最多,其次是秋冬,一年四季堅持鍛鍊的人數不是很多。分析其原因: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空氣清新, 相對來說人們的心情較舒暢,參與鍛鍊的心情也隨之高漲。故選擇在春季鍛鍊的人較多。選擇夏季鍛鍊的人群一般都是在晚飯過後的時間, 由於夏季炎熱的季節特點,人們在晚飯過後忍受不了那種炎熱,故選擇去室外健身,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保持心情愉快。縱觀榆次區居民在季節上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和隨意性。
3.2 榆次區居民區健身器材的選用情況調查
由表8 可知:選用太空漫步、攀高環進行體育鍛鍊的有45人,選用平衡滾筒、盪椅的居民有54 人,共占總人數的55.6%,選用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的有38 人,占總人數21.3%。球類運動、單雙槓以及綜合訓練相對來說人數較少。分析其原因:通過太空漫步、攀高環、平衡滾筒、盪椅進行體育鍛鍊,其強度適中、速度因人而異,適合各年齡段的需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球類運動、單雙槓以及綜合訓練這些項目的競技性相對較強, 具有一定的對抗性,一般是年青男性的首要選擇。
3.3 榆次區居民對健身器材的安置狀況的滿意度調查
由表9調查結果顯示說明: 榆次區健身器材的整體布局較良好。其安置位置和器材的質量大部分符合榆次區居民要求,就其數量而言略有不足。若再能添置更多的健身器材,其健身氛圍和健身人數相應的會有所增加。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 使用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鍊的人群年齡段主要集中在46-65 歲之間,且女性是體育鍛鍊的主力軍。(2)榆次區居民體育健身時間多集中在早飯之前的清晨時間和晚飯過後, 其強度較小,頻率較低。(3)參與體育鍛鍊的人數與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關關係,受教育程度越高,參與人數越多。(4)居民一般選擇較輕鬆的體育項目,如:太空漫步、攀高環、平衡滾筒、盪椅。對抗性較強的項目一般是年青男性的首選。(5)榆次區健身器材的整體布局較良好。其安置位置和器材的質量大部分符合榆次區居民要求,就其數量而言略有不足。(6)榆次區居民進行體育鍛鍊一般選擇春夏兩個季節,秋冬兩個季節選擇的相對較少,一年四季堅持鍛鍊的更少。
4.2 建議
4.2.1加強居民參與體育健身的意識
榆次區居民參與體育鍛鍊的強度較小、頻率較低以及參與熱情不是很高漲, 通過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鍊是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它還沒有被所有的居民所認可,還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不熱衷於參與其中。所以,要加強居民的鍛鍊意識,加大社區以及媒體、報紙、網絡等對健身益處的宣傳力度,從而刺激居民參與體育健身的熱情, 從潛意識裡增強他們參與體育鍛鍊的意識。
4.2.2增加有償和無償服務
社會指導員是發展群眾體育的中堅力量。增加有償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 不僅可以增加體育專業學院畢業學生的就業率,而且可以讓市民掌握正確使用健身器材方法,避免錯誤動作發生而造成的運動損傷,以此達到雙贏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壯大志願者的隊伍,為榆次區居民參與體育鍛鍊增添無償服務。
4.2.3政府加大對體育健身的重視度
通過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鍊,是發展群眾體育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響應《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重要舉措。政府不僅要加大健身器材投資, 同時政府領導要定期組織居民聽取有關健身器材功效的相關講座, 還要經常組織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或比賽,讓居民親自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以便於讓他們認識到體育鍛鍊的重要性和實效性。
4.2.4增設專門的體育管理部門和信息服務機構
設置教育服務、知識服務、宣傳服務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可以讓居民了解更多關於社區體育活動的內容與動態。健身是一門藝術,而很多問題不是健身器材本身可以解決的,只有信息服務做好了,才能更好的推動社區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元鎮主編. 體育社會學[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莊永達, 鄭建岳. 寧波市社區健身器械使用現狀調查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3(10).
[3]孫淑惠.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有關問題的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1):23-26.
[4]何暢.常熟市全民健身點健身器材使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