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

2023年10月05日

- txt下載

   傳柳永父柳宜、叔柳宣、兄柳三復柳三接、子柳涚、侄柳淇均為進士。柳永卻於景祐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才賜進士出身。圖為戴敦邦的《柳永·雨霖鈴》圖
   □劉永加
   宋代重文,政府求賢若渴,打破唐科舉錄取之例,將皇恩覆蓋到落榜生階層,推出了「特奏名」制度。科舉考生,落榜並不可怕,只要年復一年地堅持考,考上十年八年,極有可能被取為「特奏名」,賜予功名,終生享受俸祿。
   1、擴大了科舉取士的名額,減少落榜生
   在唐代,每年各科考試錄取者不超過50人,甚至常常是一二十人,實在是少得可憐。而急需人才的宋初,政府把錄取的名額擴大了十倍甚至二十倍,通過科舉考試而授予官職者甚眾。
   太宗在位21年,由科舉授官者近萬人,年均500人左右。仁宗在位41年,三年一舉,共13舉,以進士科入仕者4570人,平均每舉取351名左右。徽宗在位時,平均每舉取680餘名。而南宋慶元六年(1200年)至端平二年(1235年),35年間共取士5917人。
   僅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就錄取進士190人、諸科207人,在10-15舉未考上者取「特奏名」184人,計581人。學子們只要勤奮好學,總會有出頭之日。
   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已錄進士28人、諸科100人,人數少了些,引來了。太宗乾脆讓未錄取者進行複試,再錄了700餘人,為正榜生的五倍多。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恐怕是錄取最多的一次:進士409人、諸科430人、「特奏名」900餘人,計1800餘人。《宋史·選舉志》評曰:「較藝之祥,推恩之廣,近代所余未有也。」
   錄取多了,不好安置。於是,仁宗規定:「禮部奏名,以四百名為限。」但這個規定後來被逐次突破,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錄850人。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錄987人。這對讀書人來說,招得越多,落榜的機率就越低,吃皇糧的機率也就越高。
   2、太祖同情屢屢落榜者,推出「特奏名」
   自隋唐始,科舉已成了讀書人的唯一出路。讀書人年復一年地參加科舉,總還有許多人難以被錄取。宋朝對這些屢屢落榜者給予了特別關照。開寶三年(970年),太祖特詔賜貢士(解送禮部應試的舉人)、諸科連續15次以上未錄取的106人,授予本科出身。
   宋人王栐在《燕翼詒謀錄》中說,太祖特別同情這些人,說他們「困頓風塵,潦倒場屋,學固不講,業亦難專,非有特恩,終成遐棄」。認為如果國家不用他們,他們就被廢棄了,這多可惜!
   興國二年(977年),太宗下詔取184名「特奏名」後,恩科從此開始。此後,凡省試多次落第者另立冊上報皇帝,恩准他們參加殿試,評出等第,賜予進士出身或相應官銜。這些人稱為「特奏名」。
   後來,「特奏名」的條件漸寬,至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下詔:「進士三經殿試,諸科五經殿試,或進士五舉年五十,諸科六舉年六十,雖不合格,特奏名。」朱彧《萍州可談》卷一載,神宗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一位七十餘歲的老儒在特奏名殿試策問試卷寫道:「臣老矣,不能為文也,伏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便被「特給初品官,食俸終身」。
   喊幾聲「萬歲」,就能做官吃俸祿,以致「特奏名」考生比正式考生還多。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殿試正式考生為140人,「特奏名」卻多達900餘人。《宋史·選舉志》載,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御試得正名奏四百人,特奏名五百三十一人」。這種特恩,無疑拓寬了讀書人的仕進道路。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