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教案

2023年10月10日

- txt下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以下是小編帶來《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教案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闡述的道理DD人才要經過艱苦磨鍊,才能夠造就。
  2、理解課文說理的方法DD舉事例、提觀點、作闡述、得結論。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1、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並板書:《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二、投影簡介作者: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聖」,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孟子》一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述《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
  三、明確學習目標
  四、放錄音范讀課文
  五、指導學生結合注釋理解梳通文意
  六、反覆朗讀,體會文意,為分析理解課文做好充分準備。
  第二課時
  一、分析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提問:(1)、本段列舉了六位聖賢的典型事例,思考:這六位聖賢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這在論證中屬於什麼論證方法?
  教師小結:第一段運用排比句式,列舉了六位由卑微到顯貴的歷史人物,說明擔負重任的人,事先必經受一番艱苦的磨鍊,為下文將要說到的觀點提供了事實根據。
  2、指名讀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這句話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歸納論證。」也」表句中停頓,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請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這是從哪些方面來概述其艱難困苦的狀況的?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這是從思想、生活、行為三個方面來概述其艱難困苦的狀況的)
  (3)「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歸納:一是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發展一個人的才能)
  過渡:文中在亮明了觀點(人要擔當大任,應當先受艱苦磨鍊)之後,作了進一步的闡述,看第三段。
  3、指名讀第三段
  提問:為什麼人在犯錯以後才能改正?(經過了主觀思想鬥爭)
  文中哪句話是形容這種鬥爭的情形的?(用於心、衡於慮)
  這種思想鬥爭的情況可以通過什麼來了解?(色、聲)
  教師歸納:由引可見,孟子關於造就人才的觀點,不僅重視客觀環境的影響,也強調人的主觀因素。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
  可以設想: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嚴格執法,直言敢K的臣子,那國君就會怎樣?(胡作非為,獨斷專行……)國外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那國君就會怎樣?(安於享樂,驕奢荒淫……)如果這樣,那國家必將怎樣?(滅亡)所以,國君想把國家治理好,就得怎樣?(苦其心志……所為,即經過艱苦的磨鍊)
  過渡:經過以上分析論證,作者推出最後的結論,齊讀第四段。
  二、反覆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達到背誦的程度。
  三、作業
  1、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對「生於憂患」的理解?
  2、現代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你有什麼看法?
  板書設計:
  舉實例 六位聖賢(排比)
  提觀點
  苦 勞 餓 空 行拂
  心 筋 體 乏 亂所
  志 骨 膚 身 為
  艱苦磨鍊
  作闡述 個人→國家
  得結論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教案【2】


  一、本文的作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軻,字子輿。他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也被世人尊稱亞聖。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全文主旨在於說明道義高於一切。
  二、解釋字詞
  舜發於畎畝之中 起,被任用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被舉用
  管夷吾舉於士 獄官
  百里奚舉於市 市場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所以 擔子,責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勞其筋骨 使……勞累
  行拂亂其所為 行:行為 拂:違反,阻撓
  空乏其身 窮困缺乏
  所以動以忍性 使……驚動 使……堅韌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恆過 犯過失 困於心 憂困
  衡於慮 同「橫」,阻塞,不順暢
  而後作 作為,奮起
  征於色 徵驗,表現出來
  而後喻 明白,了解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在外面,指國外
  國恆亡 常常
  入則無法家拂士 在裡面,指國內 拂同「弼」輔佐 有法度的臣士 輔佐君主的賢士
  三、文中列舉的六個人的事跡,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從他們的事跡中你能得出什麼啟示?
  ☆共同點:出身卑微,都是經歷艱苦磨難後,最終成就了作為。
  啟 示: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偉業,就必須在思想、身體、生活、行為等方面經歷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
  四、文中論述的核心問題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而開篇卻不惜筆墨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這六位歷史人物都是在經歷了艱難之後才成就了不平凡事業,開篇列舉這些人物及事例,是為了更有說服力的論述本文的中心論點。
  五、作者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大任」指什麼?「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務。「是人」指前面敘述的六個人,又不限於他們,還包括其他能擔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一句強調了什麼?
  ☆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先在生活、思想和行為方面經受一番艱苦甚至痛苦的磨難,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和勇氣,磨練意志。
  七、第2、3段從哪兩個方面論述了本心論點?運用了什麼寫法?
  ☆從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兩個方面論述的,運用了正反對比的寫法。
  八、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論述這一論點的目的是什麼?
  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目的:先擺事實,舉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業的例子,從中歸納出造就人才的客觀因素,經歷磨難,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再分析說理,說明個人成才的主觀因素,重點論證「生於憂患」,並以一簡練的對偶句,由個人談到治國;說明國家要發展,也要有憂患意識。最後歸納出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九、結尾以「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一句獨立成段在表達上有何作用?
  ☆這是全文的警策之語。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論證說理之後,水到渠成地推出這個結論。獨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題,又更鮮明地突出了的中心論點。
  十、作者認為「人恆過,然後能改」,你認為能改的條件是什麼?
  ☆有積極進取之心,不斷的總結犯錯誤的經驗教訓,不斷改正。
  十一、作者認為成才條件源於主客觀兩種,你是怎樣看待這兩個條件的?
  ☆成才離不開個人的主觀努力和客觀條件,但主觀條件起決定性作用。它可以改變不利的客觀條件,化不利為有利。客觀條件也不可忽視,有時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題目而聯想到的一個成語是什麼?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處安思危
  十三、請寫出至少兩則和本文闡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窮且易堅,不墜青雲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十四、環境對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面對艱苦環境的磨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結合你說說這其中最關鍵的是什麼?
  ☆面對艱苦環境的磨難,有的人奮發圖強,有的人意志消沉,關鍵取決於受磨礪者自身,只有自我覺醒,努力戰勝困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反之則會在磨難中消沉、毀滅。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遠航,有艷陽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難能一帆風順,當你身處逆境時,這篇會給你帶來哪些啟示,你將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古代先賢歷經苦難,最終取得成功的事例啟示我們,以積極和樂觀的心態,勇敢地迎接困難和挑戰。像一個遭遇風景的漁夫,充滿著憧憬與希望,包蘊著力量與勇氣,呼吸著成腥的空氣,撐滿帆去搏擊風浪。或像一隻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風雨的挑戰。
  十六、2008年的雪災、「512」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一次次考驗著我們的祖國。我們渴望天佑中國,但我們也深知「多難興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我們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結合課文分析:多難為何能興邦?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經受一些考驗。當我們遭受災難之日,也是對國家、民族「苦其心態,勞其筋骨」的磨礪之時。挫折可以使我們團結一心,風雨同舟;災難能使我們民族的鬥志受到激發,凝聚力大大增強,那種戰無不勝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會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刻強有力地凸顯出來。這樣就能使我們的國家戰勝任何困難,更好地走向興旺和繁榮。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教案]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