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最有影響力的書》.txt

2023年10月05日

  1/5  下一頁 txt下載

《最有影响力的书》
------------
◎编者简介
------------
◎编者简介
2003年随《新京报》创办而诞生。两年来采访了上百名海内外作家、学者,推荐了数千种新书,以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评价标准和严肃而有趣的阅读主张,向读者展示了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资讯和专业的评论态度。
------------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本书为《书评周刊》100期内容精选,包括两年来内地重量级作家访问以及争议性作品的书评、难能一见的海外作家访谈和重量级海外作品的评论文章等,同时还有100周特色鲜明的“《新京报》内地图书排行榜”。通过这份大众阅读的“晴雨表”,读者可以清晰看见两年来出版的不同流变以及阅读趣味的微小变化。
------------
◎撰稿作者
------------
◎撰稿作者
李多钰王小山萧三郎绿茶涂志刚术术文琼张弘 甘丹杨彬彬周文翰 张璐诗刘晋锋陈远曹雪萍邓玲玲金秋牛文怡冠冠阿乙潘采夫YOYO李健亚杜松子林扶叠焦艳阮一峰平川兰守亭郑敏黄昱宁王小莉唐妮冯唐周成林Kidy高兴林少华金龙格刘晓艳钱之瑜明珠王春晖曾昭逸刘建张晓波庄秋水颜回乐韩福东冯俊杰李敬泽李劳姚媛潘小松卡尔文吴慧简洁萧武苏七七肖锋许晖
------------
◎相关阅读
------------
◎相关阅读
那些已经塑造文明的名著和那些曾经震撼世界的巨人,需要一再重温、巩固;
那些正在叙述当下世界、建筑现代思想、贡献新价值、对社会发生影响的文本、观念和和作者,也需要不断寻找、亲近。
我们阅读千年来、百年来的经典,也阅读十年来的新作,以此更新思想,以此与时代交流。
一家有影响力的报刊以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资讯和专业的评论态度,向读者呈现这个时代的阅读视界中值得阅读的书、值得认识的人和值得关注的文化事件:
罗伯·格里耶、莫迪洛、裘小龙、斯蒂格利茨、谷川俊太郎、史景迁、何柄棣、麦卡勒斯、昆德拉、程抱一、束星北、黄万里、朱德庸、欧阳应霁、村上春树……桑塔格作品、《达·芬奇密码》、《非常道》、《长河孤旅》、《光荣与梦想》、《往事并不如烟》……
------------
编者的话
------------
编者的话《最有影响力的书》
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报纸创办之初,它的设计者就构架了一份16个版的《书评周刊》。在创刊号上,我们阐述了自己的基本目标: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资讯和专业的评论态度。我们负责将典雅的文字与优美的书,将经济的文字与实用的书,将思想的文字与深刻的书一起推荐给读者,这个目标至今不变。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同时又汇聚在中国历史与西方现代的两大传统之下。海外《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等成功报刊的经验已成国人共识,国内《读书》、《书城》、《万象》等众多读书类媒体的传统也为我们积累了可资参照的样本。
重新翻阅100期《书评周刊》,我依旧感觉到一种压抑不住的成就感。100周的短暂历史,我们创造了书评的报道模式,制作出了特色鲜明的《新京报》内地图书排行榜。我们采访过的众多海内外作家,罗伯-格里耶、莫迪洛、裘小龙、斯蒂格利茨、谷川俊太郎、朱德庸、欧阳应霁、余华,他们有的风采依旧,有的却已激情不再。我们推荐阅读的桑塔格作品、《达·芬奇密码》、村上春树、麦卡勒斯、昆德拉、林达、《长河孤旅》、《光荣与梦想》等图书,有的早已默默无闻,有的却依然让人记忆深刻。
《书评周刊》的评论气质是严肃而有趣的。我们深知图书评论与文艺批评是一种艺术。就像海明威给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写信所说:“我目前认为,美国批评界中,只有您的意见我才尊重。”我们希望《书评周刊》给艾德蒙·威尔逊这样的批评家以宽阔的批评空间,并希望能培养出自己的艾德蒙·威尔逊。
100期书评周刊,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我们不想落入任何一种期待之中”。两年来,出版大潮波涛汹涌,阅读趣味千变万化,人们可能早已把很多书评遗忘得一干二净,但对其中不少创新性的报道与批评却记忆犹新。100期《书评周刊》出版之际,我们编辑出版这本精选集,既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鞭策。
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内地篇,分别是两年来重量级作家访问以及争议性作品的书评;第二部分为海外篇,有难能一见的海外作家访谈,也有重量级海外作品的评论文章;第三部分《新京报》推荐篇,我们的选择集中体现了《书评周刊》的立场和价值标准。第四部分是100周的内地图书排行榜,通过这份大众阅读的“晴雨表”,我们可以清晰看见两年来出版的不同流变以及阅读趣味的微小变化。可以预见的是,今后我们将每年出版一本《新京报·书评周刊》精选集。
值此精选集推出之际,感谢顾问团队及众多书评人对图书品质的苛求,以及对智力享受的追求;也要感谢报社才华横溢的编辑,他们对出版圈的熟悉以及对图书的热爱保证了我们的编辑水准;感谢激情四射的记者的报道热情,他们与不同领域的专家、作家和学者的对话拓宽了我们的阅读眼界,让我们接触到了时代的鲜活思想。
------------
目录
------------
目录《最有影响力的书》
·内地篇
在彼得堡的白夜读书..........3
史景迁的“历史侦察学”..........5
莱温斯基:与谁的爱情?..........7
高耀洁:无私自然无畏..........8
仅有高耀洁是不够的..........10
梁小民:中国特色管理需提升和改变..........12
韩少功:写作的“追风少年”..........15
八月的下午麦卡勒斯的孤独..........16
当诺曼底“失身”唐师曾..........19
余华:“正面强攻”我们的时代..........20
警惕: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25
一个牙科医生的秘密生活..........27
倾听安·兰德理性的声音..........29
束星北:一位天才的陨落..........31
楼庆西:发现乡土建筑之美..........33
爱生活,爱行路,爱河童..........36
海岩的伪“煽”..........37
一场梦的出口转内销..........38
周而复:刀割自己方觉痛..........40
朱军为啥喜欢温情的一哭..........42
李岚清新书助力经典音乐普及..........43
昆德拉:以中欧为写作语境..........49
流亡者冷漠回归..........51
对米兰·昆德拉的强暴..........52
徐星:我要唱就独唱..........54
也许徐星只是在怀旧..........57
《细节决定成败》:自我证伪..........58
《岁月与性情》:一本乏味的流水账..........60
想做贝蒂娜的周国平?..........61
永远在路上的林达..........63
张小娴的智慧被魔鬼偷走了..........64
人的命运河的命运..........65
小说像稗草一样蔓延..........67
白先勇:为昆剧招魂..........68
《狼图腾》:慷慨激昂地媚俗..........70
高阳历史小说:写作及其范式..........71
库切:不变的批评立场..........72
《政法笔记》:从来如此的,便对吗?..........74
阅读始终不缺席的克里玛..........76
再见,六十年代!..........78
25年后重温《光荣与梦想》..........80
阎连科:我看到的只有苦难..........81
·海外篇
一个政治老手的自白..........87
乏味然而得体的絮叨..........89
桑塔格:检阅异域作家群星..........90
25年后,李文烈重修旧作..........92
布尔斯廷:上帝赐给美国的礼物..........93
《达·芬奇密码》挑战西方社会..........95
绝版伍尔夫散文:一个伦敦人的肖像..........97
到美国去,遇见德里达..........99
回忆爱丁堡图书节..........100
鲍勃·迪伦传记:别样记忆..........102
讲述真相的《纽约客》漫画..........103
陈冠中:香港那一代中的“他”..........105
欧阳应霁:忙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108
谢立文:另类卡通,普通人生..........110
香港的二楼和地下室书店..........112
你一定要少读董桥..........114
山中读董..........115
朱德庸:我偷窥别人,读者偷窥自己..........116
郝明义:出版“雕刻家”和“化妆师”..........119
贡布罗维奇:一位迟到的作家..........122
林少华:我逛东京书市..........125
格里耶:我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127
克洛岱尔:文学的作用还很重要..........128
程抱一:中法文化的摆渡人..........131
“七星文丛”有请亨利·詹姆斯..........132
奇幻作家梦枕貘谈写作及其他..........134
在日本神田书店街寻书..........136
刘黎儿:把握流行邂逅日本..........138
谷川俊太郎:我有一颗诗的心..........141
小小“企鹅”,七十岁了..........144
村上春树:美国人眼中的日本文坛叛逆..........147
哈乐黛:人生“都他妈是我的事”..........149
中国将是全球庆典重要活动中心..........150
斯蒂格利茨:向中国展示我思想的全貌..........151
追求完美的斯蒂格利茨..........155
裘小龙:我的读者在中国,也在西方..........156
警惕裘小龙式的经纪文人..........160
寻找统一的“欧洲文化”..........162
与莫里森和索因卡面对面..........165
马尔克斯捧出《风流往事》..........167
莫迪洛:幽默是恐惧里的温柔..........168
艾柯新书深陷回忆..........171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市场..........173
中国:如饥似渴的阅读大国..........174
------------
在彼得堡的白夜读书《文学讲稿》
------------
正文《最有影响力的书》(内地篇)
在彼得堡的白夜读书
《文学讲稿》
□书评人张晓波
彼得堡的白夜寒冷而又漫长。静静地坐在炉火边,听父母以一口流利的英语或法语大声朗读一个又一个异国故事,或是狄更斯的流浪汉的艰辛与奇迹,或是简·奥斯丁小姐关于英格兰乡间的庄园生活绘声绘色的描绘,或是大仲马笔下的骑士关于爱情与决斗的浪漫故事,对于一位俄国贵族的公子来说,诚然是一种乐趣。这是果戈理在《死魂灵》里描绘过的俄罗斯贵族的生活,宁静、温馨而又死气沉沉,甚至不无一丝严冬的狞厉,生活就像一段被无故抛到路边的木头,等待着的只是慢慢地腐烂。
纳博科夫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便有这种纯属沙皇时代俄罗斯贵族公子的乐趣,这很好地培养了纳博科夫对于世界文学的兴趣,博学的纳博科夫承认,“在彼得堡度过的十岁到十五岁之间的五年时间里,我所读过的英文、俄文、法文的小说及诗歌肯定比我一生中任何一个其他五年当中都读得多”。然而,这是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橱窗外,大革命的风暴正在彼得堡的上空徘徊。白俄、贵族公子哥、立宪自由派、前苏联的死敌,这些评价,对于成了美籍小说家的纳博科夫,都中肯。只不过,我以为评价这位作家的时候,一个更中肯的形象则是“彼得堡寒冷而又漫长的白夜”,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调与写作方式,缓慢、安静却不时带些固执的“偏见”。这本被誉为具有优美的散文风格的《文学讲稿》,或许是比较典型的纳博科夫式的作品。
在众多关于纳博科夫作品的评论中,有一种意见我认为是最中肯的,“反俄罗斯小说传统的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非道德、非社会”倾向,这些意见,在阅读了《洛丽塔》之后,似乎已无须赘述。所谓俄罗斯小说传统,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开始,便蕴涵浓重的社会化、道德化倾向。而纳博科夫的看法则与其生长其中的强大的俄罗斯文学传统背道而驰。在《文学讲稿》的开篇,纳博科夫就强调,优秀小说家必须具备三重身份:一、讲故事的人——他提供娱乐,“是那种最简单不过的精神兴奋,是感情上介入的兴致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的神游”。二、教育家——“不一定只能得到道德教育,也可以求到直接知识、简单的事实”。三、魔术师——这才是领略其天才的神妙魅力之处,表面故事只是为训诫与施展魔力而设置的娱乐陷阱。讨论狄更斯的一章中,纳博科夫明言,“面对文学作品,去研究它的社会学效应,或政治上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应某些人而生的,也不得不如此。这些人因性情或所受教育的关系,对货真价实的文学之美麻木不仁,感受不到任何震动,从未尝到过肩胛骨之间宣泄心曲的酥麻滋味”。
在纳博科夫看来,简·奥斯丁小姐、狄更斯、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等人就是这些施展“魔法”的“魔术师”。
“我从来不认为作家的职业是改良他的国家的道德,和站在街头演戏台的高度指出高尚的理想,以及靠匆匆写就二流作品来提供第一级的帮助。作家的说教很危险,和印刷拙劣的低级浪漫传奇差不多,而那些被评论家称为力作的,一般不过是一堆胡编乱造的陈词滥调,或是拥挤不堪的海滩上一座沙制的城堡,没有什么比看到它泥淖的壕沟在度假人离散而去,在冰冷、静如鼠的海浪小口小口吞食孤寂的沙滩时毁坏消失更令人悲哀的了”,这类看法与判断,在本书中不胜枚举。不错,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纳博科夫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欧洲文学大师课”上的发言,这是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流行于欧美的“新批评”暗合的文学趣味,冷漠化、反趣味、反道德化,不过,在我看来,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位来自“彼得堡寒冷而又漫长的白夜”中的白俄作家的“反俄罗斯小说传统”的言论。
1991年,《文学讲稿》曾由三联书店出版,印量仅为一千册。对于久闻《文学讲稿》大名而不得睹其真颜的读者来说,对这本书应该是期待已久。不过,对于一名性情急躁并希望早日见到水落石出的读者来说,阅读《文学讲稿》并非一件快意的事情,甚至会对纳博科夫的名声大失所望。毕竟,大多数的读者并非生活在“彼得堡寒冷而又漫长的白夜”中,能有足够的耐心去听一名性情缓慢的文学教师复述一个又一个进展缓慢的文学史上的老生常谈,并且带着自己的“偏见”慢慢告诉你如何去阅读一本本经典小说。当然,《文学讲稿》自然有她的忠诚读者,是属于真正的文学爱好者,能沉醉进语言的畅快与甜蜜之中,无论是对纳博科夫的“偏见”还是“真知灼见”,都见猎心喜,或能激发起一番与前人的辩论。纳博科夫是一名严谨至极的作者,在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意见之时,运思选材,遣词造句,都尽可能地使其能稳妥地支撑其观点。与这样的作者对话,或许更是文学上的缘分。不过,更主要的,或许还是纳博科夫在“彼得堡寒冷而又漫长的白夜”中的那些“偏见”。
------------
史景迁的“历史侦察学”
------------
史景迁的“历史侦察学”
对历史进行“火力”侦察,他在乱坟岗里扒出了一段人生
□书评人庄秋水
史景迁,1936年出生于英国。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上大学期间,曾辍学加入英国皇家军队服役,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因钟情于古中国文明,毕业后在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在耶鲁他转益多师,跟随美国当代汉学的巨擘费正清教授学到了不少东西。史景迁是幸运的,他的导师在教他汉学以及中国文化时也让他领略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迷人的魅力,培育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挚情。从老师莱特教授夫妇那儿,他了解到了在教科书上远读不到的中国——那不仅是神秘的、雾霭重重的中国,也是悲怆的、灾难深重的中国。
他今天是美国汉学界中大师级的人物,和孔飞力、魏斐德一道被称为费正清之后的“三杰”。其治学领域极为宽广,古今兼治,中西双擅;以治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为经,以治西方汉学史为纬,纵横交错,东西兼顾,从而在这宏观的背景上编织出深远的、富史诗般意境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他还是一位十分杰出、流行的作家型学者,力图把古老、枯燥的汉学带入当代社会。他的大量著作,文采斐然,妙笔生花,在西方社会一般层面上极大地拓宽了汉学的视野和影响力,开掘了读者群。汉学这一学科在当代欧美受人注目并日益走俏,史景迁居功至伟。
“历史的一项功用,乃在于提醒世人,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能够不可思议到何种程度。……历史的另一项效用还在于,它得以显示,人们在面对极端匪夷所思的情形时,其反应是何等的实际……”
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史景迁教授在《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的前言里写下的这段话,几乎是他的历史著作的主旨和精要。他像一个敏捷的侦探,总是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官方卷帙和飘落在历史风烟里的蛛丝马迹探寻往事真相,并用文学化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的感知能力,让僵化的史料背后的人物从时光隧道中返回,成为活生生的人物。
发生在1728年的曾静谋逆案,以湘西安仁县大路边一个小小学馆里的一次闲聊肇端,无数士子文人的命运因之改变,而一些也许本可以老死户牖的小人物也懵懵懂懂被卷入这弥天大案之中,此案最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和一个不起眼的乡村教书先生之间的“对话”——当然不可能是平等的对话。阅读曾静案的整个侦察过程,我们很容易联想起2003年某个非典源的追查过程。史景迁确信:某次和来自省城的陌生人的谈天,某次和邻人的唠嗑,某次途中的被流放边陲的犯人们之间的闲聊,甚至是添油加醋欺瞒吹牛的大话,都在若干年后被掌握着巨大资源和人力的官吏们,从久逝的往事和深埋的记忆里拽了出来。
1729年7月27日,雍正皇帝发出了一系列谕旨,和谋反的士子曾静展开了一场亘古未有的讨论。《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里的雍正不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励精图治为天下苍生谋幸福,也不是《李卫当官》里和兄弟们比勇斗智心系祖宗基业,这个雍正简直就是不良少年管教所的所长。他立志要让被异端邪说蒙了心的不良老年曾静翻然悔悟,深刻地自我批评,“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谋逆犯转变为一个诚心归向的合作者”。为了让曾静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他让曾静学习朱批奏折并写下读后感。皇上和大逆之徒的书面对话,形成了一本《大义觉迷录》的书刊行天下,以求“使将来后学新进之士,人人观览知悉”。后来被他儿子乾隆全部收回销毁。
史景迁的历史侦察,让雍正从历代无数帝王中脱颖而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很难用政治手段或权谋一言以概之。
他这种讲故事的历史写作,正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所谓历史,就是发生在过去特定时间的故事。大部分历史著作不是在许多事件中找出一个共通的模式,就是要给事件套上一个模式。他一定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会做出这些事,即使他只是“如实”叙述所发生过的事件,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行为的动机。而史景迁的历史著作,则是西方典型的非虚构写作,它用一种更具想像力的方法,对历史进行侦察,它允许作者把自己融入到时间当中;也允许作者从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在史景迁的内心深处,他最真切地抵达了曾静当年于安仁大路旁翘首远望的小小私塾。
这是我在现在风行的历史写作中看不到的真诚。一些写作者习惯于用现时观念去勒索历史上的人事,或者用一些自创的词汇去套用历史事件。当然并非不可用,但正如史景迁所言,万事万物有许多不可思议之处。历史如此,现实如此。
历史写作也如此。
几十年前,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对民族的历史自己的历史往往诚惶诚恐讳莫如深,恨不得一下子抹掉记忆,好像自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时候,历史是包袱,是负债。一不小心,就要为之人格破产,斯文扫地。三十年河东,如今证明历史不仅不可怕,还很有趣,还是生金蛋的营养鸡。
从黄仁宇的“大历史”纵横天下,到如今皇帝们的幽灵飘荡在大小荧屏上正说反说,消费历史好比消费电器,品种丰富任君选择。但在我看来,市面上无数“死者的倒影”都不及史景迁的一双磨损的软底红鞋耀眼。
如果说《皇帝与秀才》一书构建了一个寒儒社会——读书人一生陷入科考之网,一旦无法及第,便被定格为失败者,于是他们期冀在思想和知识上达到与达官显宦们的平等,那么另一本小书《王氏之死》则构建了十七世纪中国一个边缘小县的日常社会。
史景迁通过三个渠道进入郯城和郯城历史的悲痛。一是1673年编写的《郯城县志》,一是曾任郯城县令的学者黄立鸿的官箴和回忆录,一是郯城邻县淄川作家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十七世纪中国山东郯城乡下夫人王氏的死亡,经过史景迁的侦察,她的一生骤然再现,并由此勾画出清初庶民社会的重重面貌。
妇人王氏穿着软底红棉鞋,躺在被白雪覆盖的林间空地上,越过她的身体,我们才进入真正的乡村世界,走进我们先人的苦难和梦幻之中。
黑格尔曾简洁明了地评价中国:“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政治的帝国……个人从道德上来说没有自己的个性。中国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非历史的:它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在无数雄伟的废墟之外,史景迁从乱坟岗里扒出的一段人生,格外地珍贵而且壮丽。
------------
莱温斯基:与谁的爱情?
------------
莱温斯基:与谁的爱情?
《我的爱情——莫妮卡·莱温斯基自述》
作者:[英]安德鲁·莫顿
版本: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
□书评人颜回乐
莱温斯基的口述自传最先露脸是在盗版的小车上,看到了这个女子的脸,很纤瘦,不是以前熟悉的那一张脸,连书名也没看仔细。正版拿到手,书名居然叫《我的爱情》,不是“我的经历”,不是“我的反击”,不是“我不得不说的故事”,居然是“我的爱情”,周围人都哑然:她和谁的爱情?和克林顿?他们之间有爱情吗?其实这些都是中文版翻译加入的颜色,英文名字很朴实,就叫Monica誷Story,而作者是曾经给戴安娜立过传的英国作家安德鲁·莫顿,看来还是挺有来头的一本书。
扉页上说“这是一个关于爱、背叛与迷恋的故事”,书读完了,感觉好像并非如此,在事件演化到后来这种情形以后再来说“爱、背叛与迷恋”,广告语无疑带着些东方色彩缠绵的纯洁,而书中的那个莱温斯基则就只是西方人单纯的简单了,两者看似相似却截然不同。我们总热衷于为暧昧事件中千丝万缕的情愫理个头绪,臆想着她与他的恋与爱,而对于他们,事件的结果即是事件的意义。
后来莱温斯基回忆起与克林顿的第一次偷情,只是简单地说:“在这个世界上,忘记一个人一般要靠另一个人,而我的救生圈不过是总统。”她只是想借此忘记当时正在给她伤害的另一个已婚男人,却不小心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麻烦里。
6年过去,当年的女孩早已经长成女人,6年前的那场风波让她平添了无数知名度,也让她在6年内令众多男士望而却步,浅尝辄止,并转而踏上了与当年白宫实习生截然不同的道路。书中有两张照片让我颇有感触,一张摄于莱女两岁时,憨淳的笑容,毫无心机地看着这个世界,据说这也是总统先生最称赞的一张照片;一张摄于克莱两人初识之际,两人礼貌地握着手,却有一种张力在交汇的眼神中无限蔓延开去……莱温斯基在书中仍然说着爱过这个男人,如今再单纯地说“爱情”这两个字似乎变得那么可疑,但一直以来,爱又似乎总比性显得更高尚那么一点。
克林顿的自传《我的生活》提及莱温斯基,只是说:“我和莱温斯基间发生的事是不道德的,是愚蠢的,我深深为此感到羞愧,却不希望被曝光。”
------------
高耀洁:无私自然无畏
------------
高耀洁:无私自然无畏
□记者甘丹
人就要讲社会责任感
记者:很多报道都说过你第一次直接接触到艾滋病人的事情,在这之前你对艾滋病有多少了解?
高耀洁:对这个病的基本知识还是有了解的,但是那个时候不知道中国的艾滋病有这么多都是靠血液传播的。第一次接触到的那个艾滋病人是一个妇女,送进医院没多久就死了,后来一追查,她就是做子宫瘤手术输血传染上的。于是我才开始注意到原来在我们这里得艾滋病的人多是血液感染。于是我开始印资料,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而且也一直强调,在农村血液是艾滋病最大的传播源。
记者:我曾听你说过你在退休以后,一直是在做妇女保健知识和防止性骚扰的讲座和咨询,1996年后又开始了防治艾滋病。是什么促使你去无偿做这些事情?
高耀洁:是社会责任感。有人老是笑我,说我又忧国忧民了。他们像在说笑话,可是我却觉得就是这样的,人就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记者:你说人就应该有责任感,现在中国有这么多人,也不是非得你来讲责任感,你已经70多岁了,一般的老人都会选择安享晚年。
高耀洁:我跟你说说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小时候有个外祖父,他是个翰林,他给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的大伯死得早,我爸爸就在我出生后把我抱给了我的大娘,这个影响我的外祖父就是我大娘的爸爸。我对这个外祖父比对我亲生的外祖父还要尊敬和喜欢。那个时候没有多少女孩能读书识字,可是我这个外祖父却教我读了《四书》,直到现在我还是能背出《四书》里很多东西。他就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他常常跟我说要对人好,他也老是去帮助其他的人,他说:“仁者爱人。”所以,我觉得就是他最早让我看到了有责任感的人,我很敬佩他。
记者:就是你外祖父的影响让你坚持了十年去从事防治艾滋病?
高耀洁:其实我一直不太愿意说我在“文化大革命”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我真是经历了一些非人的生存方式,我因为忍受不了这些曾经自杀过三次,为此,我的胃被切掉了三分之二。
我记得,记得清清楚楚,1966年8月24日,被游街后我第三次自杀。那个时候我的三个孩子都还小,他们看着我,在旁边哭啊,喊啊:“妈啊,妈啊。”我突然就觉得我不能死,我要站起来,为了我的孩子,还要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说实话。那次的经历让我开始发生了转折。
我是个妇产科医生,我那时能做的就是好好地看病。(笑)防治艾滋病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我就是觉得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就是该为弱势群体说话,因为我曾经也是弱势群体。
关注艾滋孤儿再打“黑洞”
记者:听说你现在还在写关于艾滋病的书?
高耀洁:我前不久刚写完了的《艾滋泪》已经交给出版社了。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个关于艾滋病的故事。还有一本书叫《艾滋殇》,是我在医院住院的时候写的,写的是地方上的艾滋病病情现状。在这本书里,我把我所了解到的现在农村的艾滋病疫情写了出来。这本书也马上快完成了,基本上在最后的修订阶段。另外,还有一本很重要的书叫《我的十年防艾路》,它是以日记的形式来写的,我希望在2006年4月份,我防治艾滋病十年的时候出版这本书。
记者:那我们再谈谈你防治艾滋病这十年,你刚才说你最早开始防艾是1996年?
高耀洁:那个时候就是印小册子,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艾滋病与性病防治》,印完了以后到处拿去发给别人,我还去歌舞厅发过呢,结果被人赶出来,有意思吧。最开始主要就是宣传知识。
记者:你一直特别关注艾滋孤儿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的?
高耀洁:2001年,我下到农村去,发现了这些艾滋孤儿,他们受歧视,遭人打,特别可怜。而且他们本身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有些孤儿说要杀人,或者就是结拜兄弟,别人欺负他们,就一起上去打架。这些到最后都会成为社会问题,可怕得很。
记者:除了艾滋孤儿之外,你现在是不是还主要关注打艾滋“黑洞”?

  0/5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