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不同貿易政策目標下中美外貿發展的特點研究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 內容 摘要] 中國 對外貿易的大半壁江山是由外資 企業 占據。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目標一直存在著定位不當的 問題 。本文力圖通過借鑑九十年代初美國政府及時調整對外貿易政策目標,重新鞏固其 經濟 霸主地位的做法,為進一步完善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目標提出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目標定位,貿易效應,技術創新
  近幾年來,儘管一方面中國對外貿易飛速 發展 ,成為僅次於美國,德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但同時,國內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隱憂卻越來越大。「中國是貿易大國,但不是貿易強國」,「中國在過去幾年中得到的只是一些漂亮的數字」,「中國出口成績單的亮色仍然主要來自獨資企業……」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同時,中國政府也改變了先前「千方百計地擴大出口」的初衷,而是越來越多地強調擴大內需。筆者認為我國對外貿易之所以產生上述結果,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追求的對外貿易政策目標存在著從最初的定位不當到現今的目標缺失的問題。為了便於 分析 這一問題,我們有必要對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目標演變歷程進行一個較為客觀的回顧及定性評價。
  一、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目標演變及其評價
  1.「互通有無,調劑餘缺」目標——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前,中國尋求的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經濟建設方針,因而「互通有無,調劑餘缺」 自然 成為這一方針下的對外貿易政策目標。在這一方針下,對外貿易被看作是 社會 主義擴大再生產的補充手段,是生產的簡單延伸,因而處於一種輔助的,從屬的地位。1953—1978年,中國出口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23%下降到0.75%,在世界上所占位次由17位後移到第32位,從中便可窺見一斑。
  「互通有無,調劑餘缺」的目標從根本上擯棄了國際貿易 理論 的基石——比較利益原則。雖然這一時期國家通過壟斷貿易及計劃貿易,達到「互通有無,調劑餘缺」政策目標,但成本巨大。追求這一政策目標產生以下三種主要經濟損失:第一,國際貿易利益的損失。 「互通有無,調劑餘缺」使中國既不能充分利用國際貿易及國際分工充分發揮本國勞動力生產力豐富這一比較優勢,又不能藉助於國際貿易彌補自身資本稀缺的比較劣勢,從而未能實現國際貿易靜態利益;第二,形成壟斷造成的損失。為實現「互通有無,調劑餘缺」目標,國家需要控制對外貿易活動,進而形成對貿易壟斷。這使國內產業和企業處於不受外來競爭的地位。持續的保護使企業失去了技術創新和改善經營管理的動力,從而未能實現國際貿易動態利益。日本在1953年—1971年的國民收入增長中有 55.16%是技術進步貢獻,而中國在1953年—1977年的 24年中,經濟增長中的技術貢獻率只有13.27%;第三,規模經濟損失。計劃貿易限制了國內企業通過對外貿易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經濟利益的可能性。這三種經濟損失增大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成本。50年代我國國民生產總值與日本相差無幾,而80年代只有日本的1/4。這雖然可以歸咎於十年動亂,但與對外貿易目標定位不當,抑制對外貿易正常發展不無關係。誠然,這一目標是當時國際 政治 ,經濟形勢使然,也是無奈之舉。但它說明了對外貿易在一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目標——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改革開放後,中國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當時中國理論界對於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是藉助外部資源發展得快些,還是封閉起來發展得快些,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更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還是逆比較優勢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展開過熱烈而又充分的討論。中國計劃經濟多年實踐證明,開放比封閉好,順應比較優勢比逆比較優勢好,利用本國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比消極地將對外貿易看作是「調劑餘缺」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因而中國經濟建設方針由「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轉變為「利用兩個市場(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兩種資源(國內資源,國外資源)發展經濟」。對外貿易目標亦相應調整為「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目標」。80年代中期「兩頭在外,大進大出」, 「以進養出」, 「三來一補」等一系列提法,就是政府充分利用中國勞動力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思想的具體體現。
  「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貿易目標較之先前的「互通有無,調劑餘缺」目標有了很大的改善,因為它順應了比較優勢原則。在追求這一目標過程中,我國通過國際分工充分發揮了本國勞動力比較優勢,大大推動了對外貿易發展。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32位上升為1990年的15位。中國出口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不斷上升, 由1978年 0.75上升到1990年1.8%。同時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由1978年的12%左右上升到90年的40%左右,對外貿易在本國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增強。但「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貿易政策目標定位仍有不妥之處,在於它重視的只是國際貿易資源配置的靜態利益,而忽視了對外貿易能夠通過引入適當國際競爭,促進國內產業升級等的動態利益。整個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國執行著嚴厲的限制進口和國家管制有限對外開放的貿易政策,1991年中國關稅總水平達 44.05%,高於一般發展中國家的42%平均關稅水平。「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目標下的壟斷損失及規模經濟損失依然十分巨大。國內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緩慢。日本進入80年代國民收入增長中技術進步貢獻率高達80%,而我國只有25%-28%。這也是九十年代初我國提出「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戰略的緣由之一。
  3.「推動經濟增長目標」—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中國理論界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將90年代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目標調整為「推動經濟增長」。然而認識到這一點是一個問題,如何實現目標卻是另一個問題。在如何實現對外貿易推動經濟增長目標的問題上,我國認識似乎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對外貿易推動經濟增長是單純通過擴大出口實現的。為此,進入90年代,中國加大鼓勵出口政策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稅率,提高外匯留成,人民幣大幅度貶值等。這些政策確實見效很快,在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國出口規模迅速擴張。
  然而以後出現的情況是政策制定者事先沒有想到的也是不願看到的,那便是出口量增加了,外匯收入相比之下卻減少了。有資料表明,直至90年代底,中國單位商品的價格平均每年遞減1%。這是因為政府為達到迅速擴大出口的目的,其鼓勵措施都是直接針對產品的價格而進行的財政性支持,它使企業能夠在不侵蝕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通過不斷降低價格達到擴大出口的目的,許多出口產品創匯能力連年下降。現今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出口企業利潤微薄,慘境經營,更有甚者有的企業出口只是賺取出口退稅。
  客觀地說,中國對外貿易目標從改革前擯棄國際貿易利益演變為80年代追求貿易資源配置的靜態利益再演變為90年代追求貿易推動經濟增長的動態利益,表明其演變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但「推動經濟增長」定位仍有不妥之處。誠然,對外貿易推動經濟增長是通過其終極形式——出口來實現的。但出口增長應是通過產品的高價格實現的,產品的高價格是通過產品的競爭力實現的,產品競爭力可以通過對外貿易促進技術創新實現。 「推動經濟增長」貿易政策目標過於寬泛,在如何通過貿易提升企業競爭力方面缺乏指導性。而忽視貿易促進技術創新的效應,使我國貿易條件不斷惡化,我國對外貿易的靜態利益不斷被蠶食,加大了我國從事對外貿易的成本。有關當局認為我國已進入高成本的外貿 時代 。
  4.對外貿易政策目標的缺失——20世紀九十年代底至今
  早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中國經濟學界曾對中國未來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模式進行過激烈的辯論,辯論焦點主要集中在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對外貿易是採取比較優勢發展戰略好一些,還是競爭優勢發展戰略好一些。經濟學家們見仁見智。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應培育國家競爭優勢,而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中國尚屬於發展中國家,其國情不適應競爭優勢發展戰略,中國仍應沿著比較優勢發展戰略發展。雖經過幾年的大討論,學者們始終未能就這一關鍵問題達成共識,最終這一大討論還是歸於沉寂。因而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目標處於一種缺失的狀態。
  從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目標演變歷程可以看出,貿易政策目標始終存在定位不當的問題,它使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一開始就偏離了正確方向——貿易促進技術創新。而現今的目標缺失更使貿易發展無的放矢。其結果是我國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國民福利流失,技術水平落後。2005年我國國民收入增長中技術貢獻率僅為33%,而日本在80年代就達到80%的水平。 目前 我國企業競爭力普遍低下,參與國際貿易水平低,外資企業占據我國對外貿易大半壁江山,這與貿易忽視技術創新效應有著密切的關係。貿易-[飛諾網FENO.CN]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