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清明文化的發源地——山西介休縣綿山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清明文化的發源地山西介休縣綿山
  清明節已被國家列為重大傳統節日而越來越被國人重視,山西介休市的綿山風景區的開發又把清明文化與傳統道德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演繹出新的現代精神文明。
  清明節源於寒食節,原為紀念春秋晉國公介子推‘割股啖君’,‘孝母憾天’的歷史典故。介子推跟隨晉國公子重耳出國流亡19年,曾割股以啖君。重耳返晉被立為君(即晉文公)之後封賞功臣,介子推功不言祿回到夏縣老家。公元前635年初春,介子推偕母來到介休(定陽縣)小宋曲村姥姥家躲避。晉文公得知後讓鄰居解張帶路到介休尋找,介子推拒受封賞,又背著老母親隱住綿山岩洞中草衣寒食。晉文公迫使介子推出山以輔其政,帶領眾大臣來到綿山下,派人登山百般呼喚,不見介子推出林相見;這時,有的大臣向晉文公獻計說:介子推是位大孝子,如果三面點火留下一面,他一定會背著老母出來。結果奸臣孤偃、趙衰四面舉火,正值春季風很大火越燒越旺,火著了三天三夜,堵住了介子推攜母出山。晉文公又派大臣再次登山尋找,有人從岩洞中找到半張破草蓆。晉文公接過草蓆子細看,只見上面寫到:割肉奉君盡忠心,但願主公賞清明;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照復清明。看後,晉文公悲痛萬分追悔莫及,為紀念這位忠孝雙全的賢臣,晉文公下令改綿山為介山,將定陽縣改名為介休縣。並把焚山這日定為寒食節,下令全國嚴禁在三天內生火煮飯,只吃冷食。這是歷史上最先提出的寒食起源說,它已成為介休綿山獨特的文化遺產。
  第二年寒食節的次日,晉文公率領群臣登綿山祭奠,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他融景生情,想起介子推割股奉君時對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賞,只願您做一個清明的國君!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表達對介子推的思念之情,把此祭日(冬至後106日)定為清明節。寓意天清地明之意。
  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漢時代,確立了二十四節氣,其中便有清明節氣,在冬至後105日,也就是寒食節的次日。因此清明節解釋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節氣是季節時序的標記;二是指節日,節日包含著風俗和慶祝紀念及相應的儀式習俗。
  清明節時嚴冬已過,萬物復甦,一派生機盎然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