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論農村中學學生的養成教育

2023年10月01日

- txt下載

論農村中學學生的養成教育
在農村中學中從教多年,我發現普遍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學生交往、言談過程中言語粗俗,夾雜髒話,舉止粗暴,行為暴燥,同學之間感情冷漠,對老師教育通常抵制、反抗,表面唯唯諾諾,背後我行我素,上網、打架、逃課、亂扔垃圾、破壞公物等現象層出不窮,有的學生破壞慾望特彆強烈,主要表現在破壞班級財物,學校公物,以損壞為樂趣,經常發生用腳踢門,用石頭砸水龍頭,撬窗戶上的鋼筋,折斷花草樹林等惡劣行為,這種不正常的情況,體現的是學生的養成教育、思想品德的低下,是教育過程中過度的追求升學率,而忽視養成教育的後果,我們眼光只局限學生的成績,只看重分數,對於學生平常的一些小毛病總是不以為然,才會導致學生的養成日益變差。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思想、學業雙合格的學生,而不是單單是學業有成卻一身壞毛病的人,培養出有道德而無才能的學生是教育的失敗,培養出有才能卻無道德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培養出有道德,有才能的學生才是教育的成功,在注重學業的培養時,養成教育培養已是刻不容緩。
農村中學中,留守兒童占了大部分,這部分學生遠離父母,缺乏親情,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引導,不善於與人交往,並由於隔代教育中的溺愛、縱容現象的存在,在性格方面發生了扭曲:個人中心、自私自利、冷漠無愛心成了他們的通病,在自己的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或遭受到來自外界的批評時候,會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或是損壞財物發泄私憤,或是拳腳相加解決問題。在面對這些孩子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應該是關心、愛護,而不是簡單的以暴制暴,更不能是放棄和厭惡的對待,用愛牽引他們走回正軌,用柔情融化他們內心的堅冰。
現在國家對於留守兒童問題也比較重視,對於社區、學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學校在關注留守兒童方面更應該將工作落到實處,而不是簡單的將工作停留在紙面上,應付上級的檢查。學校要摸清留守兒童數量,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學生的性格特徵,建立檔案,跟蹤服務,並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舉辦一些活動,如利用一些時間,將他們聚積起來,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解決他們的生理疑惑,講解最基本的文明行為,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言語溫和,態度柔和,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的溫暖,感受到不再孤單;適當開通親情電話,一月一次與家長電話一次,讓父子之情,母女之愛在電話線上跳動;生活中關心他們,一學期一次聚餐,改善他們的生活;適當開展一些文娛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感受學校的愛,體會到學校這個家的溫暖,去維護「家」,去享受愛,讓他們在學校的關心下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養成教育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需要一個過程。耐心、科學的方法、堅持並正確對待、嚴格的制度是實現的保障。
學生的性格、行為不穩定,正趨於形成過程,自控能力差,可能今天承認了錯誤,明天又再犯,學校在教育的時候,面對這種情況,要有耐心,不可意氣用事,更不能粗暴對待,應看到積極的一面,少用一些刻薄、挖苦的詞語,學生是需要表揚,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自尊心,不能觸及這一敏感地帶,如學生的自尊被你踩在腳下,你就是再跳腳,拍桌子,苦口婆心,一切都已是白費。耐心的對待,諄諄善誘,讓學生通過你的苦口婆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是解決問題的關健,碰到一些脾氣倔的學生,犯錯時不配合,默不言語,不能一味追問,手段過激,更不能自己火爆三丈,情緒失控,可將問題壓一壓,問問與事故不相關的事,讓學生與你交談,肯於與你說話,去掉他的戒備,工作就好做多了,耐心能讓學生看到你的真誠,認識到教育他是因為他犯了錯,而不是找他的麻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心中有感動,感觸,碰到同類的不文明行為,他的內心會給他提醒。
頑劣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衝動,面對一些社會不良誘惑,他們沒有判斷的能力,只是憑自己的好惡跟隨,上網、打架、惹事生非,犯錯不可避免,說不定有些還很嚴重,存在嚴重的不良行為習慣,並將這種壞習慣滋生,傳染,針對這些情況,教育的引導就要發揮它的作用,教育者要掌握教育的技巧,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處理,面對面的交流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不要搞的學生好像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氣氛緊張,嚴肅。學生只是一個思維不成熟的人,有些問題他們是想不到的,如果有好壞的判斷能力,就不會出現違紀的情況,在大人眼中不些不可饒恕的犯錯,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故,教育者不要高談闊論,或是說得好嚴重,對不起這個,對不起那個的批評,發現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找出學生犯錯的根源,挖到根,找到癥結,方能對症下藥,藥到自然病除。
堅持是每件事成功的先決條件,如遇到一二次困難,便言放棄,前面的努力只會是付出東流,學生是一個彈性很強的人,當你放棄或是懶惰,他的彈性會讓他又回到原樣。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時半刻能形成的,只有我們不斷的糾正,反覆的督促,才會取得成效。有些問題可能是你無數次指出,卻又無數次出現,並是一個常見的事,如果你忽略,或是放棄面對,那背後跟隨的會是更多更大的問題。在碰到學生不文明行為習慣時,我們要提醒,要督促學生改正,不要因為無傷大雅而忽略,在學生的日常行為發生偏差,教育者的眼裡沒有大小之分,只有對錯,應該不應該,正確面對,認真對待,耐心教育是教育者的責任,多提醒,多解決,多宣傳,將工作做細,做好。
科學的引導,宣傳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讀懂真善美,知道付出,開展「文明禮儀」簽字儀式,讓學生有責任感,參與感,給自己一個目標,在日常行為中遵守自己的承諾,讓文明用語、文明行事不再是學校的要求,而是本身的一種追求與責任,在思想上有一個深度的認識,並將他轉化到自己的行為中去,用內心的承諾、思想的認識約束自己。榜樣的力量永遠不容忽視,強化榜樣的作用,讓榜樣成為他們學習的對象,利用學校的媒體加強榜樣的宣傳,講他們的感人故事,用榜樣背後的故事激勵學生。開展星級學生的評比活動,對表現進步的學生給予進步之星,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文明之星,榮譽的光環是人的動機之一,有了動機,行為就會跟上,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到被承認的幸福。
嚴格的制度讓不文明成為禁區,讓學生認識到不文明會讓自己付出代價,嚴格的制度在嚴格的同時,不能傷及學生,懲前瑟後、治病救人是目的,制度應充滿人性,通報批評,寫檢討,罰站,全校學生面前亮相這些舉措不可行,對於不文明行為學生採用文明的手段,打、罵不可行,可採用不能在當月評進步之星,文明之星的處罰,對於亂扔垃圾的學生還可適當勞動懲罰,讓他們感到勞動的辛苦,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破壞財物的要求修葺或賠償,付出相應的代價,不文明的言語可錄音,讓滿口髒話的同學自己聆聽,感到羞恥。
教育教育者要明確職責,強化責任,將學生的養成教育作為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工作內容,不能簡單認為自己的工作範疇只是知識的傳授,學生的養成只是學校行政、班主任的工作,作為教育者,在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時,都有指出,糾正的義務,學校中的每一位教育者,從事的都是教育學生的工作,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學校的行政分工要細化,但也要相互配合,學生的思想工作不是哪一個部門,或哪一個負責人單獨能做好的,碰到問題,不能因為不是自己的工作範圍而置之不理,或是將問題簡單的移交,及時處理,馬上糾正才是關健。
學生的一言一行體現的是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學校教育成敗的直觀表現一面,校外人員與學生的交往、接觸,第一感覺學是來自學生的養成,文明的舉止、不俗的言談往往會讓人感受到教育的成功,當然,養成教育的目的,不單是體現學校的教育結果,而是真心的面對學生,塑造學生,將學生培養成文明、向上、進步、求實的新一代學子!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