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信息不對稱與中國中小企業融資

2023年10月04日

- txt下載

一、信息不對稱理論及相關內容簡述  
  信息不對稱是指交易雙方的一方擁有相關的信息而另一方沒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的相關信息,從而對信息劣勢者的決策造成不利影響。由於信息不對稱,就可能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逆向選擇,通常發生在交易之前,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結果即導致信貸風險的借款行為。也就是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加上這些貸款人非常積極主動,而且更願意支付較高的代價,造成市場資源配置扭曲的現象。逆向選擇使銀行緊縮或不發放貸款,從而使風險小或無風險的借款者也得不到貸款。道德風險,則是在交易發生之後,由於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題目。這裡所說的道德風險,是指借款者可能在得到貸款以後不按向貸款者承諾(合同約定)的要求和條件使用貸款而帶來的風險。極真箇例子比如,將本來用作周轉的活動資金貸款,轉而投進股市往炒股。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一樣,有可能使銀行不願意或不敢發放貸款。
  這種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效應,會影響到金融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及其結果,影響到金融市場的均衡狀態和效率。深圳往年共有1600多億的銀行存款沒能貸出,如此多的資金沒貸出並不是銀行不想放貸,而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出現的「借貸」現象,受傷害最深的是中小企業。
  
  二、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的融資難題目
  
  當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氣力。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對於擴大就業,加快生產力發展,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題目,確保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卻是極不相當的。
  1、獲得信貸支持少
  據統計,我國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占10%左右。2003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據調查,2001年浙江省民間投資中銀行貸款僅為20.1%。
  2、直接融資渠道窄
  由於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准進障礙,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然籌集資金。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供給的98.7%來自銀行貸款,即直接融資僅占1.3%。
  3、自有資金缺乏
  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但自身積累不足與其對外部融資帶來的消極因素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
  引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成因之一是信息不對稱。
  
  三、信息不對稱引起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分析
  
  1、銀行偏好規模比較大的企業
  金融體系的特徵是以金融機構作為中介,通過信用將資金提供者和資金需求者聯結在一起,然而,金融機構的參與以及信用的作用,使金融行為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出現了分離。為此,銀行經常依據「真實票據理論」來防範信貸風險。「真實票據理論」可以追溯到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真實票據理論誇大貸款必須具有可償性。判定借款進是否具有償還能力,則主要依據對其信貸歷史的考察。中小企業和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大型企業相比,規模小、創業時間短、缺乏歷史信用記錄。由於信息不對稱,國有貿易銀行必然覺得給中小企業借款的風險極大。
  銀行不願意給中小企業貸款的另一個原因是以為沒錢可賺。尤其是國有貿易銀行機構龐大,冗員甚多,本身運行本錢就高,再加上審貸程序複雜,使得他們幾乎不願意來經辦小額貸款。所以國有銀行偏愛把眼睛盯在那些大客戶身上。
  2、擔保方式制約了融資
  由於信息不對稱,不少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持有懷疑,由此引起銀行放貸首先考慮到的就是擔保方式題目,並且特別誇大是抵質押方式,而中小民營企業一般沒有太多的房產來做抵押。因此缺乏信息的銀行一方實行了嚴格的信貸配給。
  《經濟觀察報》有篇報道說,「巨大的不良貸款風險讓各家國有貿易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如履薄冰。當前,資金安全是銀行放貸時考慮的第一要素。所以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時都把擔保貸款作為了主打」。因此,明知道中小企業缺少擔保手段,還偏偏要誇大擔保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難的題目就象走進了迷宮,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出發點。
  3、客戶經理的營銷作用未真正發揮
  隨著各行體制改革的深進,銀行已開始實行客戶經理制。但這種客戶經理制由於基礎的薄弱,還顯得較為稚嫩。很多地區的客戶經理仍然沒有轉變觀念,對自己的職責熟悉不清,坐等業務上門,主動性遠遠不夠。甚至客戶經理對銀行的各種業務品種都沒有完全了解,更談不上發揮信息中介的作用。
  另外,現有的業務營銷基本上是以完成上級行下達的任務為主,這樣的營銷無疑會造成很大的片面性,對我們長期穩定客戶資源非常不利,只能是一種短視的行為。
  4、銀企雙贏的觀點未被企業真正接受
  不論是銀行向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還是企業向銀行尋求業務幫助,對雙方而言都不應是僅僅被以為是單方面的行為。好的企業,把使用銀行提供金融產品當成是一種施捨;差一點的企業又把銀行當成是財神供著。這種不正常的心態導致銀企合作時受到過多的人為因素阻礙。實在銀行和企業應該處於一個同等的地位,才方便雙方的溝通、信息的交換。
  
  四、化解信息不對稱的對策和途徑
  
  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存在的題目,需要企業、銀行、政府三方面共同配合。以下就化解信息不對稱題目提出一些相關對策。
  1、中小型企業應加強內部治理
  中小企業自身應致力於進步內部治理水平,逐步完善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中小企業要重視自身存在著人才缺乏、內部組織關係不穩定、勞動生產率低、規模經濟效益差以及信譽度下降、財務資料不健全等題目。把主要精力放在練好內功上,如進行產權改革,建立規範的治理制度,樹立現代營銷理念,實施戰略治理,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向上市公司信息表露靠攏等,從而加大企業的社會影響。當企業具有增長潛力和發展後勁、品牌著名度進步之時,銀行自會主動為之服務。這也是近年來部分中小企業得到國有銀行青睞的關鍵所在。
2、利用企業集群關聯策略進行信息傳遞
  中小企業集群是指同一產業的企業以及該產業的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眾多中小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的競爭上風集合體。中小企業集群比一般分散的中小企業具有眾多上風,例如:交易本錢上風、外部經濟上風等。中小企業集群後,由於產業發展目標明確,經營相對穩定,而且由於地理接近性,銀行對本地企業狀況比較了解,所以對企業要求借貸的迫切程度熟悉,從而減少了逆向選擇、克服道德風險。
  同時,產品的價值鏈和供給鏈把多個企業綑紮在一起,企業之間相互關聯,這些行為將對信譽鏈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減輕信息不對稱,不斷進步市場對中小企業信息流的認同感,逐步消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