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陝西就業市場供求分析和對策建議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 論文 關鍵詞】就業 供給 需求 產業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對陝西就業市場供求現狀的分析,認為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如城鄉收入差距過大、 經濟 增長的模式是配置效率的增長、產業因素等,並對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如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加快城市化進程,減少城鄉收入差距,大力促進中小 企業 發展 等建議。
   從近幾年的情況看,陝西就業總體絕對數量是增長的,但增長速率下降,出現高增長與高失業並存的現象。具體到各個層次又有所不同,就城鄉看,城市就業增長率高於鄉村,第三產業就業增長率高於第一、第二產業,城鎮私營和個體勞動者就業增長率高於國有企業。
  一、陝西就業供求現狀分析
  對陝西就業市場的分析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進行,供給的分析主要包括供給總量、供給結構和供給彈性幾個方面,需求的分析主要從需求總量、需求結構和就業彈性幾個方面分析。
  (一)就業供給分析
  1.供給總量。2002年,陝西省人口總數為3673.7萬人,其中勞動年齡人口約為2588萬人,1990年~2002年間,陝西人口增長了11%,勞動年齡人口增長了17%,二者之比為1.51:1。2002年陝西實際從業人數為1874萬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僅為73%。①如果再 計算 農村 和城市的隱性失業人數,則可得到如下結果:農業隱性失業的測定可用國際對比法,即在農業產值比重相當的國家或 歷史 時期中,找出一般農業勞動力比重與此標準對照.如果有多出來的部分就可以看作為農業隱性失業,按此方法計算的農業隱性失業率為10%~16%。0城市隱性失業的測定可以從國際勞工組織和 中國 勞動部在1995年聯合進行的一次「企業富餘勞動力調查」所得數據中看出,該數據顯示城鎮各類企業的綜合隱蔽失業率為18.8%左右。據此推算,陝西省的隱性失業人數約為230萬人,陝西的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如果按80%計算,則陝西的失業人數合計為410萬人左右。陝西的經濟發展水平在西部12個省市區中居第8位,在土地、資本等資源都比較稀缺的情況下,人口的相對充裕給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2.供給結構。2002年陝西第一產業從業人數1003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比重的53.5%,第二產業從業人數308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16.5%,第三產業從業人數563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30%。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第一產業,這是中國多年僵化的農業政策和就業制度的結果。如片面強調「以糧為綱」,不准農民搞其他副業以及戶籍制度等方面的規定限制了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部門轉移的生產空間。這些問題有的已經得到了糾正,但仍存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許多限制性制度措施,如農村人口的戶口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子女受 教育 問題等,這些制度的存在,無疑加大了農村人口轉移的成本。由於農業勞動力不能順利轉移也影響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
  3.供給彈性。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供給具有無限的彈性。在特定的工資水平上傳統部門可以向 現代 部門提供無窮無盡的勞動力供給。在現階段,由於勞動力絕對數量很大,而現有的現代部門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故可以近似地認為勞動力供給具有無限彈性。
  (二)就業需求分析
  1.就業需求總量分析。從國民經濟賬戶講,供給恆等於需求,即G=L*P①;G表示產出,L表示勞動力人數,P表示勞動生產率。由公式可推導出本期勞動力需求量L葉=(1+g—P)k一】②;g表示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P表示勞動生產率增長率,k一】表示上期勞動力需求量,k表示本期全部勞動力需求量。2002年陝西實際從業人數為1874萬人,與供給人數相比,失業人數為410萬人,約占勞動年齡人口的16%。
2.就業彈性係數分析。就業彈性係數是衡量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關係的最常用的指標,即在某一時期內就業數量的變化率與產值變化率之比近20年來,陝西的就業彈性係數一直處於不斷的波動之中(詳見表1)。
陝西的就業彈性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就業彈性呈下降趨勢。自改革開放以來,陝西經濟增長速度總體上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從業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但就業彈性卻呈下降趨勢,無論是單個產業的就業彈性還是總彈性均呈不斷下降趨勢。200年就業彈性係數只有0,07,而1990年的就業彈性係數是0,19這表明勞動力投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趨於下降。②三次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不同。1978年~2001年第一產業的平均就業彈性為0,13,第二產業的平均就業彈性為0,18,第三產業的平均就業彈性為0.57。該數字表明第三產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最大,有很大吸納就業的潛力,第二產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大於第一產業但幅度降低,第一產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最小。
3,勞動就業貢獻率分析。合理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源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這裡運用生產要素貢獻率的方法對勞動就業貢獻率進行分析,主要比較不同時期勞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以及它的變化,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看出,除了第三產業勞動就業貢獻率略有上升外,第一、第二產業勞動就業貢獻率下降幅度都很大,它表明第三產業是以提供服務為主的產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提高就業方面有積極的意義,而第一產業由於技術進步緩慢,剩餘勞動力的增加出現勞動就業貢獻率下降,第二產業隨著 工業 化的進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出現「資本深化」現象,勞動就業貢獻率下降。
二、影響陝西就業的因素分析
陝西就業市場不僅存在總量的不平衡,如供過於求,也存在著結構上的不平衡,如產業就業結構的不對稱,吸納就業能力最低的第一產業卻集中最多的從業人員影響就業的因素主要有:
(一)城鄉收入差距過大
根據托達羅的二元經濟發展理論,由於城鄉之間預期收入的差異導致人口流動,人口流動的速度快於工業部門創造就業的速度,失業因此更為加劇。據2000年人口普查的結果測算,陝西城市化水平為32.3%,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lO.8個百分點,但低於全國3.8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列第20位,與人口規模基本相同的福建比較,比福建低20個百分點。城市化的滯後嚴重阻礙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二元經濟結構不斷被強化而不是減弱。與此對應,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2.24倍增加到90年代的3.23倍,其結果是農村勞動力的收入明顯低於城鎮職工,更別提保險福利方面的保障。一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醫療、住房等福利制度改革進程的加速,居民的不確定性增加,城鎮居民消費傾向不斷減少,同時農民的低收入使得消費需求受到極大制約,消費不足必然會影響投資需求不足,因為投資需求是引致需求,從而阻礙經濟的增長,阻礙工業化的進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