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組合作學習課題專家評估要點

2023年10月09日

- txt下載

篇一:小組合作學習課題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小課題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提出
當前的教學,仍然在沿襲老套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現實教學中大多合作小組出現在教師的公開課中,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學優生髮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小組合作次序混亂,學生髮言七嘴八舌,沒有中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內容過於簡單,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學生在合作時無所事事,浪費課堂時間等等,小組合作缺少普遍的參與度、規則制和實效性。雖然增加重視了實驗教學,但這種形式滿足不了化學優生的好奇心和渴知心,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挖掘出其內在的潛力和積極的創造意識。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通過研究和討論,我們意識到:「改善教學現狀,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意義重大而深遠。」 「小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小課題正是為了探討教學新思路所進行的大膽嘗試。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中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
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的教育目標,但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這一目標卻常常被單一的認知目標所遮蓋,受表面的活動形式所折騰,其根源正在於知識本位、應試教育的慣性思維,所以教育理念的提升更具有根本性。合作教育的主要貢獻就是對學生本性持有積極的樂觀主義態度,強調教育的質量取決於教育的人際關係的質量,教師不以知識權威、知識裁判、知識「信使」自居,而應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個性特點組織教學過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啟發與討論並行,教和學和諧共長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而這種有助師生教學相長的新型課堂的重要前提就是大力調整師生關係,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諧融洽、充滿感情、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
多向交往,除了師生討論外,允許學生互相學習,這樣有利於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有利於各類信息的溝通,有利於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啟發,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無論潛能還是差異,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都是亟待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越是人數多的班級,越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小組的精誠合作,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時教學由師生的雙向交流變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網狀立體的交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民主、開放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所煥發的潛能和展現的差異,令人吃驚。這就要求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給予學生較為充裕的活動時間,包括動手操作與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探索創新的時間,而小組合作學習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心與相互信任相結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凡是給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會收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因此我們要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探索一種科學的學習指導模式,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進一步推動我鎮教育教學改革。
二、課題實驗與研究目的
(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給學生合作技能。
(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課題實驗和研究的意義
積極的合作意識、廣泛的合作關係、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諧的人際交往常常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合作不僅能使人獲得學習工作上的成功,體味到自我實現的喜悅;而且能培養人的責任意識、尊重意識、理解意識、寬容意識、團隊意識、開
放意識以及友善意識;善於合作還能讓學生享受許多生活樂趣,良好的合作與交往關係會創造出一種令人愉悅的氛圍,這種氛圍會增強我們的幸福感,這正是我們享受生活趣味的心理基礎。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實施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渠道的課堂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素質的發展,其實踐意義是很明顯的。該課題研究對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四、課題實驗與研究內容
本課題主要研究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和應用。通過研究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和精神實質,探索總結出一套參與度廣、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小組合作新模式。
擬解決的問題:(1)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和精神實質。
(2)小組合作學習中讓每一個學生廣泛參與,特別突出學困生的參與度。(3)通過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小組合作模式,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
克服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為核心的教學宗旨,有重點地培養學生與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增強群體意識。新型的教學理念,體現素質教育,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1)注重學習活動的趣味性。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安排活動內容。
(2)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參與活動的自主性。讓學生在合作交往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交流情感體驗,實現共同成長。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係,構建以學生探索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能讓學生自主地、合作地、創造性地獲取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促進全體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二)根據新課程標準,創立新的教學模式。
(1)設置情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所營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圍中,同學們朝夕相處的共同學習與交往中,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交流,培養了彼此間的合作與協作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積極動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並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體現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立新的教學模式,聯繫教學內容,把多種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合作成果進行鞏固,合作學習能激勵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3)教師在教學中營造出平等、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
(三)在實踐活動中,體現自我,發展合作學習能力。
(1)讓學生根據要求,選擇合作學習的形式。這樣學生在互相學習中,能夠不斷的學習別人的優點,反省自己的缺點,就有助於進
篇二:小組合作學習課題研究
「合作學習」課題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提出
(一)現實背景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仍然在沿襲老套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現實教學中大多合作小組出現在教師的公開課中,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學優生髮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小組合作次序混亂,學生髮言七嘴八舌,沒有中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內容過於簡單,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學生在合作時無所事事,浪費課堂時間等等,小組合作缺少普遍的參與度、規則制和實效性。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通過研究和討論,我們意識到:「改善教學現狀,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意義重大而深遠。」 「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小課題正是為了探討數學教學新思路所進行的大膽嘗試。
(二)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對我們提出的明確要求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中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
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的教育目標,但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這一目標卻常常被單一的認知目標所遮蓋,受表面的活動形式所折騰,其根源正在於知識本位、應試教育的慣性思維,所以教育理念的提升更具有根本性。
(三)合作學習可以明顯的提高課堂效率
多向交往,除了師生討論外,允許學生互相學習,這樣有利於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有利於各類信息的溝通,有利於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啟發,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無論潛能還是差異,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都是亟待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越是人數多的班級,越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小組的精誠合作,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時教學由師生的雙向交流變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網狀立體的交流。
(四)合作學習是學生髮展的需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民主、開放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所煥發的潛能和展現的差異,令人吃驚。這就要求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給予學生較為充裕的活動時間,包括動手操作與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探索創新的時間,而小組合作學習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心與相互信任相結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
意識。凡是給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會收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因此我們要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探索一種科學的學習指導模式,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進一步推動我校教育教學改革。
二、課題實驗與研究目的
(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探索小學數學新的教學模式。
(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給學生合作技能。
(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課題實驗和研究的意義
積極的合作意識、廣泛的合作關係、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諧的人際交往常常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合作不僅能使人獲得學習工作上的成功,體味到自我實現的喜悅;而且能培養人的責任意識、尊重意識、理解意識、寬容意識、團隊意識、開放意識以及友善意識;善於合作還能讓學生享受許多生活樂趣,良好的合作與交往關係會創造出一種令人愉悅的氛圍,這種氛圍會增強我們的幸福感,這正是我們享受生活趣味的心理基礎。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實施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渠道的數學課堂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素質的發展,其實踐意義是很明顯的。該課題研究對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教
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四、課題實驗與研究方法
(一)理論研究。廣泛收集小組合作學習的文獻資料、典型教學視頻等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把握其本質,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二)實踐探索。在正確理論的指引下,在所教班級進行探索實踐。
(三)完善總結。經常性組織課題小組成員通過集體學習、聽課研討等方式,不斷總結完善模式。
五、課題實驗與研究內容
本課題主要研究小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和應用。通過研究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和精神實質,探索總結出一套參與度廣、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小組合作新模式。
擬解決的問題:(1)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和精神實質。
(2)小組合作學習中讓每一個學生廣泛參與,特別突出學困生的參與度。(3)通過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小組合作模式,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
克服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為核心的教學宗旨,有重點地培養學生與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
系,增強群體意識。新型的教學理念,體現素質教育,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1)注重學習活動的趣味性。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安排活動內容。
(2)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參與活動的自主性。讓學生在合作交往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交流情感體驗,實現共同成長。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係,構建以學生探索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能讓學生自主地、合作地、創造性地獲取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促進全體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二)根據新課程標準,創立新的教學模式。
(1)設置情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所營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圍中,同學們朝夕相處的共同學習與交往中,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交流,培養了彼此間的合作與協作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積極動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並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體現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立新的教學模式,聯繫教學內容,把多種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合作成果進行鞏固,合作學習能激勵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3)教師在教學中營造出平等、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
(三)在實踐活動中,體現自我,發展合作學習能力。
篇三:小組合作學習課題開題報告2
成都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名師專項課題
《農村初中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
開 題 報 告
一、課題名稱:農村初中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
(一)政策依據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重構基礎教育課程已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我國在2001年6月正式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這標誌著中國進入新課程改革的時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而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指導策略也就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現實依據
我校是一所地處丘陵的農村學校,學生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家庭。
1、由於農村的實際情況所限,學生從小到大,只會在老師的要求下學習,而不會主動去學習。學習很被動,學習效率也不高。
2、進入初中過後,由於課程的增多,學習負擔更加繁重。加上家庭原因,家長為了生存忙於掙錢,對孩子的飲食起居沒有時間照顧,對孩子的學習更是不重視,而他們是一群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由於缺少約束力和自制力,也就無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校聽完老師的說教,回到家沒有人來約束,這些都導致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差,學習效率也越發低下,厭學情緒越來越重······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家長放棄了,我們不能放棄。
而要改變這些,就要求我們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從而改變對學習的態度,增加對學習的興趣。這都迫使我們老師要在交給學生學習方法上動腦筋,下功夫。
3、我們雖然是一所農村初中,但同樣面臨著周圍同類學校的強烈的競爭。優勝劣汰,這是社會的必然。教育質量的低下,勢必危及到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市區教育主管部門也在積極開展向課堂要效率的「聚焦課程課堂,內涵特色發
展」的各種相關活動。這些都促使我們在課堂上尋求改變:改變教師教法,改變學生學法。我們的課題研究也正是順應這種改變的一種嘗試。
4、通過調查了解,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在學習中存在以下幾個突出的共性問題:學生的預習(自主學習)較少,未做好課前的延伸;上課單純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進行,學生的知識達成低;作業統一且量多,分層布置較少;不同層次學生間合作交流意識差,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以上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嚴重脫節。
因而,在初中階段,要大膽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和教師的主導,做到學、思、疑、問相結合,逐步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走出一條新路來,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在初中各學科教學中開展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
(三)理論依據
1、主體性教育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並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在學校進行創新教育,實際上就是實施主體性教育思想的具體表現。
2、發現教學理論。
發現教學理論的創始人布魯納認為,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髮現的過程。「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要求學習者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發現」的積極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成效。
3、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換為小組之間的競爭的探究活動,是由教師設計教學,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進程的活動。
(四)前期研究情況
立足於現代教育的高度,針對傳統班級教學存在的弊端,近年來我國教育
工作者從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角度出發,將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合,對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展關係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取得了初步成效。並將「合作」觀念引進課堂教學,創設了合作學習這一新的教學形式。
即使如此,我國目前對合作學習的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①對合作學習理論基礎作系統研究、深入研究得少,對合作學習的形式與實質關係、合作基礎環節缺乏明晰的認識;②對各國合作學習的產生背景、國內外教育教學條件差異以及實施條件研究不足;③對合作學習本身蘊涵的現代教學理論特徵研究不夠,不能深入揭示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內在聯繫。尤其在我校,近兩年來,通過聽不同的課我們發現,我們的教師所組織的新課程教學看似很熱鬧,仔細觀察後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首先,我們教師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一味重視教學的形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效率也不是很高;其次,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好學生髮言機會較多,學困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得到鍛鍊的機會較少,有些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第三,教師沒有很好地參與到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中,只是由過去的「滿堂灌」變成現在的「旁觀者」;第四,我們的教師還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深入適應新課程教學與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內在聯繫,因而帶來實踐中的盲目性等等。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新課程理念的實效性。因此,如何轉變教師觀念,遵循教為學服務的宗旨,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是我們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三、課題的界定
1、農村初中學生:指在農村初級中學就讀的學生。
2、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以自己為主體,獨立、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生願意學,樂於學,學得有興趣;二是學生能獨立自主地學;三是學生會學,有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具體地說,在學習前,學習者有著積極的學習心向,有明確的近期和長遠的學習目標;能自己制訂出學習規劃和詳細計劃;在學習中能正確應用學習策略,取得良好學習效果;能運用所學技能與能力積極進行交際活動;在學習遇到不利情況時能及時進行心態、方法等方面的自我調整;在學習中和學習後能獨立思考,富有創新精神。
3、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
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是指有指導地進行小組教學,讓學生在一起學習,通過集體智慧的充分發揮,使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最佳化。
4、農村初中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指:教師引導農村初中生主動、自主學習,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改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個體學習潛能,促使學生主動知識建構,在互補中共同提高的學習方式。
四、課題的初步認識與實驗設想
該課題教師人人參與研究。根據農村中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分梯度進行探索。同時要突出研究重點,抓住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重點學科進行攻關。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向會指導、善指導努力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並做到緊密聯繫課外。
五、研究目標:
(一)總目標
通過研究,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教學的調控和指導,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進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幫助廣大的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
通過研究,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鼓勵學生自尊、自信、自主、自強,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子目標
1、通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教學中「自主——互助——展示——反饋」大循環的教學模式,全力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2、通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與策略。
3、通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與策略。
4、通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
(三)預計突破的重、難點
1、重點:研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優化學習行為,提高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進行教學全過程的改革,逐步構建「自
主——互助——展示——反饋」大循環的教學模式。
2、難點: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
這是最重要的環節。將研究如發揮教學目標的激勵、導向作用: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如何創設情境,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深入地思考;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發表不同見解;如何使課堂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加力器等。
六、研究範圍和研究內容
(一)研究範圍
福洪中學全體師生
(二)研究內容
為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我校利用兩年時間,通過課堂中「自主——互助——展示——反饋」大循環的教學模式,引領學生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深入實踐和研究,最終形成各學科的「導學案」。
通過創設和諧、民主課堂氛圍,搭建「合作學習」的合作探究平台,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掌握各學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不斷縮短學生原有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1、進行課堂教學中「自主——互助——展示——反饋」大循環的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2、進行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與策略的實踐研究。
3、進行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與策略的實踐研究
4、進行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的實踐研究。
七、研究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處於指導的地位,教師的教代替不了學生的學,因此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意識。
2、整體性原則。實驗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著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監控等方面的培養。要在語文、數學、外語、政治、化學、物理等各學科中全面展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