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 科技 業、工農業、 交通 業、 貿易業、文化 教育 業、 旅遊 業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 發展 ,城市的規模、數量和面貌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在一片興旺發達的景象時期,園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1.城市園林化的含義
  園林城市是在 中國 傳統園林和 現代 園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城市發展,適應城市需要,順應當代人的需要,以整個城市轄區為載體,以實現整個城市轄區的園林化和建設國家園林城市為目的的一種新型園林。它的總目標是「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城中有鄉,郊區有鎮,城鎮有森林,林中有城鎮,總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滲透,共同提高。
2.建設城市園林的原因
2.1 保護生態與環境的要求
  經過 工業 化、城市化急速的發展,人們猛回首,驚覺我們的環境已經變的如此惡劣,生態失去平衡,大 自然 飽受蹂躪,空氣、水、土壤遭受污染,動植物滅絕,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溫室效應等使人類生活品質下降,各種「城市病」隨之而起威脅人的健康。這些促使人類覺悟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我們必須從工業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轉折。建設園林城市可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
2.2 發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於信息傳播和 網絡 化的發展,造成了文化國際化傾向的加劇。城市和建築的標準化和商品化,使建築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脈難以繼承,這是一種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 經濟 和技術進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發展,才能進一步帶動經濟的發展和 社會 的進步。在科技和經濟國際化的 時代 ,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樣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園林由於更貼近人的生活,承載著大量 歷史 文化的積澱,反映當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建造園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於產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特點,在發展過程中又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風格,對東亞國家和歐洲的園林曾產生過巨大的 影響 ,這些傳統特色要很好地繼承和發揚。隨著時代的前進,創作具有時代精神,符合現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園林,是時代對園林工作者的呼喚。
2.3 城市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會促進經濟的發展。據聯合國1995 年統計:全世界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48.1%,我國1998 年城鎮人口約占30%,據預測,到2030 年我國城鎮人口可達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將會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擴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態環境的好壞,對市民的身心健康影響至深。因此,園林城市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要.
2.4 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
  據統計,我國60 歲以上的老人已達1.3 億,占總人口的10%;等到2020 年,這個比率將達到16%,進入老年型國家的行列。 目前 我國已有1/4 的省市率先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山東等經濟較發達地區。老齡化社會將帶來一系列的社會 問題 ,如退休制度、勞保制度、社會福利政策、醫療保健及保險業,以及居住環境等。老齡化社會對園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從公園、綠地的分布、服務半徑,到園內的布局、設施,都要求能適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娛樂、休閒和交往的需要,以創造一個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環境。
2.5 工作時間的縮短,閒暇時間的增多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 科學 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使工作時間縮短,人們的閒暇時間增多。緊張快節奏的工作,人們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閒暇時間去放鬆一下身心,消除疲勞。從近年節假日七天長假期掀起的旅遊熱、假日經濟等情況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經濟提高了以後,對大自然的熱切渴求。這就要求園林工作者跳出小園林的圍牆,擴展到風景名勝區的領域,去滿足人對綠色、對自然環境的迫切需求。
3.園林城市發揮的作用
3.1 把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作為首要任務能
  園林城市是由各類形態各類功能的公園、綠地構成的總體,不管什麼形態什麼功能的公園、綠地都應把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作為自己的一項首要功能。它應該擁有很高的園林綠地率,其標準應以能夠保持城市生態平衡為準 。要加快園林綠地的建設步伐,以適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需要。不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區發展公園、綠地,同時還要大力發展郊區的公園、綠地、風景區和生態林地。在建造各類公園、綠地時,都應堅持以使用植物材料為主,以種植高大喬木為主,以復層種植結構為主,少搞硬質鋪裝,少搞大面積的純草坪,以利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 。還要特別注意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植保方面要嚴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藥物,大力推廣無污染的綜合防治辦法 。
3.2 把美化人居環境、美化市容作為一項重大功能
  城市裡高樓林立,車行如梭,煙塵瀰漫,工作節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產生壓抑感、疲勞感、缺乏寧靜感,因而城裡人渴望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已是城裡人的一項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氣息的花草樹木引進城市,按照園林手法加以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環境、美化市容 。中國園林的一大特點就是師法自然,源於自然高於自然,其指導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適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園林景色,不僅能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由於它能產生負氧離子,因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有益於身心健康,人們到了美好的園林景色中,不僅感到賞心悅目,而且感到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正是由於園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場所和 學習 工作場所綠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橋的綠化搞好了,會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風貌,是映入來到該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會長記在心,影響很大。美好的市容風貌,利於吸引人才和資金,利於經濟、文化和科技事業的發展。為能創造美好的人居環境和美好的市容,僅僅依靠有限的公園是很不夠的,必須把居住區綠地、單位庭院綠地、道路河道綠地以及隔離防護綠地等處都加以園林化。
3.3 要把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要作為一項獨特功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滿足其物質上的需求外,還要求滿足其精神生活需求,當整個社會處於溫飽型階段時,精神生活需求還不那麼強烈,到了小康階段後就變得日益強烈了,這是個 規律 。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員湧入公園、綠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劍,有的跑步,有的歌詠。不少公園僅進園晨練的就數以萬計。在其他時間裡進園賞景、觀花,從事露天跳舞和開展拉琴、唱戲、打撲克、下棋等自娛自樂活動的人也是絡繹不絕。特別是老人和康復中的人竟把公園視為每天必到之處,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處場地 。目前的問題是現有的公園的數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動項目都已不能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解決之道一是要儘快增建新的公園;二是要在居住小區綠地、單位庭院綠地中適當增加些文化設施,以便於就近參與活動;三是要適應群眾特別是青年人的需要,如建 體育 公園、 音樂 繪畫公園、科技公園等。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