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政校行企多元協同辦學體制下實踐教學管理的研究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段虎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29)
摘要:目前,高職教育辦學理念和辦學體制機制有了很大的發展,在新的辦學理念和辦學體制下實踐教學的管理工作也要與時俱進,適應新的變化。結合近年來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骨幹校的建設工作,對政校行企多元協同辦學體制下實踐教學管理工作進行探討,旨在為相似辦學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政校行企多元協同;辦學體制;實踐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10-0058-03
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啟動了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計劃,並明確指出:「100所國家骨幹高職院校的主要建設任務是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增強辦學活力。」作為骨幹校建設單位之一,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抓住創新辦學體制機制這個重點,建立了政校行企多元協同的辦學體制和機制。
在新的辦學體制機制下,實踐教學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實踐教學管理的主體、客體、內容、管理方式等都面臨新的變化。如何適應新的辦學體制建設需要,調整好實踐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促進實踐教學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是當前實踐教學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政校行企多元協同辦學體制簡介
我校建立了政校行企合作辦學的「三會一辦」體制。「三會一辦」即學校成立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二級學院成立校企合作辦學管理委員會、專業建立教學指導委員會,形成職業教育協同辦學聯合體,同時成立校企合作辦學管理辦公室,統籌校企合作辦學,推進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是全面領導全校校企合作辦學的機構,致力於構建職業教育協同辦學聯合體,建立健全有利於校企深度合作的體制機制,促進學校與政府、行業協會、知名企業緊密合作,理事會理事長由校長擔任。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是教學單位落實校企合作的機構,由校企雙方人士構成,具體指導本專業開展以校企合作為導向的辦學實踐,具有諮詢、議事與指導的職能。合作辦學管委會則側重對校企合作項目、二級學院、校企合作園區、「廠中校」等的管理,是理事會的派出機構,由二級學院院長或企業代表擔任正、副主任,具有師生管理、教學方案制定、組織教學、實習實訓、督導評價、生產研發等多種綜合性職能。校企合作辦學管理辦公室是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的辦事機構,對外協調與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的合作事務,對內整合教務、人事、財務、科研設備、學生管理、招生就業部門和各二級學院的校企合作資源,推進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校企聯合。目前,我校已經批准校企合作辦學管理辦公室作為二級專設機構,協調管理全校校企合作辦學的行政事務,如下頁圖1所示。
實踐教學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三會一辦」政校行企合作辦學組織架構建立以前,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在政策和法律支持、經費劃撥、指導學校建設、優化辦學環境及提供社會資源等方面作用發揮不明顯。由於學校與行業企業的利益訴求不一樣,學校的主體任務是辦學,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而行業企業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缺乏共同的利益驅動,開展起來經常會遇到諸多困難,導致校企合作停留在低層次。高職院校自身的社會服務能力不強,服務意識缺乏,部分學生綜合素質不高,不能夠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資源和人才,也導致校企合作很難達到高水平和深層次。學校的實踐教學管理工作主要集中於學校本身的實踐教學任務的開展,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後,管理內容單一,管理層次和水平也不高。實踐教學的管理工作無法與政府政策制定、經費劃撥掛鈎,也無法考慮行業企業的利益訴求,與行業企業進行深度合作,這導致政校行企多元協同辦學無法落到實處。因此,新體制下實踐教學管理工作面臨的上述問題亟待解決。
實踐教學管理工作改革的新思路
「三會一辦」政校行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下,實踐教學管理要著眼於全局,重點突破一些妨礙實踐教學更好開展的機制,以期在管理理念、方法和內容上有新的突破。應該明確學校依然是辦學主體,政府、行業、企業是辦學的推動者和參與者。在合作過程中,明確不同合作方的權利和職責,是促進體制機制有序運行和實踐教學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實踐教學管理要創新學校實踐教學管理機制,優化實踐教學內部運行管理,加強外部資源的整合和使用能力,以教學質量、學生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抓手,最終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技能水平。
明確政校行企各利益主體的責、權、利,促進互利共贏、深度合作 要明確理事會《章程》及合作協議在雙方合作中的基礎性地位,落實理事會中各利益主體的責、權、利,強化合約意識與責任意識,切實提高執行力,重點規範信息共享、人員配備、工作機制、互派教師、接納就業、合作研發等方面的行為。要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與規則,學校設立合作獎勵基金,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實施雙驅互促,實現互利共贏。在合作過程中,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建設規劃、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機制、提供經費支持;學校的角色是堅持「圍繞產業建專業,圍繞專業促產業」的理念,本著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的原則,因地制宜開展多元化合作;企業參與合作主要是結合生產需求,通過聯合確定培養目標、共同制定培養方案等方式培養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行業的角色是在人才供需、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專業布局、課程體系、評價標準、教材建設、實習實訓、師資隊伍、企業參與、集團辦學等方面發揮指導作用,促進學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
管理理念、手段的革新與管理內容的深化 「三會一辦」政校行企合作辦學組織架構建立以後,為學校實踐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實踐教學的管理工作不再局限於學校內部實踐教學相關工作和實踐教學資源的具體管理,還包括校外政府、行業、企業等社會教學資源的獲取和管理。實踐教學管理理念要與時俱進,由單純的管理向服務和合作轉變。目前,實踐教學的場所越來越分散,範圍也越來越大,包括校內實訓室、校內工廠、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合作企業等場所。採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使實踐教學的管理工作擺脫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實現管理的無界化。例如,採用論壇、即時通訊工具、電子工作日誌可以實現實踐教學工作的網絡化管理,注重實踐教學資源的無界化管理,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實踐教學資源的作用。我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建立了國家級教學資源庫,使得實踐教學資源共享網絡化,學生在任何一個地點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教學資料。
構建校企合作育人、合作評價、合作就業機制 要為學生配備由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組成的「雙導師」,提供個性化的貼身指導服務。注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實踐教學效果,建立校企雙方共同合作並全程指導的專業課程教學、實訓和實習,校企共同評價學生能力、共同落實就業崗位的機制,實現教育教學雙導師,評價雙認同,就業雙幫助。在教學質量評價與督導環節,建立校企合作評價制度,引進企業人員充實督導隊伍,以企業的標準考核教師與課堂教學效果。開發行企網上評學系統,建構信息化管理手段,與常規管理手段有效配合,實現多時空、多方位地評價學生。
實施「一師雙崗」制度,推進「雙師」隊伍建設 按照崗位設置和績效工資等人事制度改革相關政策,將專職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和兼職教師的任課要求納入崗位設置管理。將教師崗位分為「常設崗位」(專職教師)和「非常設崗位」(兼職教師)兩類,教學崗位由校內專職教師崗位和企業兼職教師崗位兩部分組成。對常設崗位專職教師(含輔導員)設置校內、企業兩個工作崗位;對非常設崗位則聘任企業專業人員、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同時具有企業和穩定的學校兼職兩個崗位。專職教師實施「一師雙崗」(學院崗位、企業工作崗位)管理。每位專任教師每學年在學校崗位承擔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另外的工作量則在企業崗位完成。企業崗位工作量由帶學生下企業實訓實習、在企業授課培訓員工、與企業合作研發項目、開展技術諮詢服務、下企業調研、合作開展教學建設、在企業頂崗實踐等組成。同時積極探索有效的激勵機制,確保「雙師」教師隊伍的質量。將專職教師、輔導員企業崗位工作量完成情況納入績效考核、評優評先、科研立項、職務評聘、職務提拔等範圍。
服務社會找准利益契合點,構建利益共同體 要重視企業需求,完善訂單培養模式,建立穩定的校企人才輸送機制。努力開發就業大戶和就業基地,擴大訂單培養的比例,擴展訂單培養的形式,增強訂單培養的靈活性,使人才培養滿足特定企業的特定需求,為企業「量身訂做」畢業生,降低企業的招聘成本,提高用人效益,滿足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開發學校人力資源,完善技術服務,建立校企智力合作機制。挖掘教師潛力,為企業服務,解決技術難題,解決中小企業技術研發能力普遍不足的困難。開放校內優質設備,促進校企共同研發。根據學校擁有的大量教學和科研設備,建立設備共享機制,與校企共同研發、共同發展,走校企深度融合之路。建立公益性的服務收費標準和運營管理制度,向社會、企業開放市重點實驗室,滿足企業研發需求。利用學校教學資源,特別是信息化網絡教學資源,為社會提供教學服務。開展企業員工培訓,滿足企業對員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綜合素質培養、技能培訓、資格認證等人力資源開發和企業建設方面的需求。
積極探索多元投入新體制,實施「雙機構」共管 要堅持政府投入為主,探索多元投入的新體制,通過設備、技術、場地、資金、管理等多種方式入股,增強實質性合作。學校開展「引企入校」工程,在設置入校條件、為企業提供場地和社會服務的前提下,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內實踐教學基地。一是用場地、空間入股的方式合作;二是用設備使用權入股的方式合作;三是用師資隊伍技術開發資源的方式合作。優化實訓基地配套建設經費使用方式,用設備配套資金引企入校,作為校企合作啟動資金,引進企業人力資源與補充設備,共建實訓基地。同時,在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設置「學生實習實訓管理科」,配備兼職的合作管理人員,與學校的校企合作辦學管理辦公室下屬的各二級學院學生實習實訓管理科形成「雙機構」共管機制。
實踐教學管理工作改革取得的實際成效
隨著新體制下實踐教學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我校校企合作共建了5個二級學院,項目運行良好,校企合作辦學管理辦公室溝通、協調與管理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師聯繫企業、為企業服務的職責剛性化,學校開放辦學、辦學活力和教育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學校專業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方向進一步吻合,以4個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的各專業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廠校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得到進一步強化,行業企業的要求全面體現在課程教學、項目設計、督導評價等各個環節,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管委會職能行使充分,校企共育共管的機制與手段較為完備,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校企共管共育的「雙師」教師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一師雙崗」制度實施良好,學校「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企業兼職教師的穩定性和待遇大幅提升,教師下企業實踐和社會服務措施常規化。學校與企業合作的人才輸送機制、智力合作機制、設備共享機制基本完善,成為區域內企業的人才庫、實驗室與培訓中心,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動性進一步加強,效益開始顯現,校企雙贏互促的良好局面已逐步形成。
參考文獻:
[1]楊娟.高職院校政行校企深度合作辦學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15):98-100.
[2]趙善慶.「政校企行」深度融合中的難點與解決機制[J].成人教育,2012(2):30-31.
[3]李康,吳遠志.「工學融合」實踐教學平台的探索和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32):145-147.
(責任編輯:王恆)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