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變農民為市民 新世紀中國經濟好視點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 要]:有人說,減少農民,富裕農民;其實應當進一步說: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繁榮城市、富強 中國 。
[關鍵詞]:農民 市民 現代 化

前不久,全國熱烈討論農民工是工人還是農民?國家有關部門已出台2003—2010農民工培訓計劃,浙江有地方「一費制」「零門檻」幫助民工子女入學,長沙市傳出正在著手給農民工修「廉租房」的消息。十六屆三中全會更明確提出要「逐步統一城鄉勞動力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農民 問題 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有人說,減少農民,富裕農民;其實應當進一步說: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繁榮城市、富強中國。
變農民為市民,新世紀初中國 經濟 好視點。資料顯示,1978年~2001年,全國新增城鎮人口超過2億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由17.9%提高到37.7%。到200 2年, 農村 外出勞動力(離開本鄉到外地從業時間超過1個月)已經超過9400萬人。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社科司對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的 分析 ,在2000年的全國12107萬流動人口中 ,從鄉村流出的已占73%,流入城鎮的已占74%。據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的調查,2001年在 全國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中,轉向省會城市、地級市、縣城和建制鎮的比例分別已達18.5% 、17.7%、14.9%和8.7%。2001年,農民的人均外出打工收入已達375.5元,比上年增加41.1元,增幅高達12.3 %;遠遠高於同期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幅(5%,未扣除價格變動因素)。根據勞動與 社會 保障部的測算, 目前 全國進城務工勞動者每年寄回家的勞務款已超過6000億元。儘管如此,我國城市化率仍低於 工業 化率13個點以上。世紀之初,我國現代化進程面臨的基本矛盾仍然是:農民收入的增長沒有趕上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擁有8億人口的農村沒有形成相應的大市場,終於引發了工業品生產過剩,城市經濟不景氣;城市不景氣,城市二、三產業不 發展 ,城市就業相對或絕對減少,城市對農產品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需求減弱,以致農業過剩,農民收入增長下降;這是一個「壞的連環套」。90年代後期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打破,雖然效果明顯但還是沒有根本改變。原因是什麼呢?我國特有的傳統戶籍制度等導致了我國特有的牢固難破的二元經濟社會體制,城鄉之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難以合理流動和有效重組,分配與再分配等經濟槓桿難以發揮作用,以致經濟結構、城鄉結構嚴重失衡,有效需求不足,「過剩經濟」得以形成。解決的根本途徑只能有一個:真心實意地、扎紮實實地推進城市化,變農民為市民。這是新世紀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這是新世紀初中國經濟騰飛的最佳視點:城市化是以不斷擴大農民進城就業為標誌的。 歷史 和現實都已表明,這會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提升農民的購買力和購買結構,繁榮農村經濟;農村繁榮促進工業品市場和城市繁榮;反過來這又會提升城市對農產品的需求力度和需求結構,引起農業結構的高級化,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和方式的高級化,增加農民的農業和現代農業收入;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農村剩餘勞動力被城市完全吸收,農村收入與城市收入趨向一致,城鄉差別逐步消失,二元經濟轉變為一元經濟,此種結構失衡所致的「過剩經濟」消失;中國經濟規模空前擴大,人民全面小康;城市化既發展了城市,又變革了農村,促進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這是一個「好的連環套」。這是中華民族21世紀的光榮使命。
為「打工」正名,把勞務輸出確定為農村的一種發展戰略。在社會學意義上「打工」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是農民的創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農民帶來了溫飽,「打工」 將為農民帶來小康,並最終促成農民變為市民。「打工」首先是指農民的「第二職業」,然後是指知識分子、技術人員、幹部職工的「第二職業」,後來泛指所有人員以市場方式找到的工作,再後來人人都說自己是「打工」(為一把手或老闆)的,最後位居高官的一把手也說也是「打工」的,為黨、國、為人民、為單位「打工」。可見這是一個社會意義廣泛而深遠的創造。在狹義上,市民社會視在非國有單位的就業為「打工」,其意指此種就業不是「當家作主人」,不是「鐵飯碗」,沒有社會保障和長期保障。在廣義上,在市場經濟中,在經濟學意義上,「打工」就是就業: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將逐步消融國有和非國有就業的區別。所以,把「打工」或勞務輸出確定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戰略,在經濟 理論 上,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在發展經濟學上、在發展戰略策略上是一大高明之舉。其高明之處在於視農村剩餘勞動力為一種資源而不是包袱;在於從主觀上自覺地運用了農村少有的幾種「比較優勢」之一 ——剩餘勞動力資源,將比別人「早一點」「多一點」地占有國際國內勞務市場。其具體好處有三,一是增加農民收入,目前「打工」類收入已成為農民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二是培養人才,「打工仔」學技術、學管理、學市場、學社會;回鄉「打工仔」已成為各地發展二三產業的不可或缺的生力軍,在這個意義上「打工」已成為農民的「留學」。三是轉移農業人口,首先是大量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然後是其中的一部分將逐步轉變為市民;與其它辦法相比,「打工」應是轉移農業人口的「主渠道」。其間接好處或長遠好處是積累了人才、資金、技術、知識,為未來發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提高認識,有組織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間接目標或直接後果就是轉移農業人口。農業人口轉移的多寡即城市人口的多少是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農業實現規模經營的前提條件。當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農村,每人幾分到幾畝田土仍是農民最可靠的社會保障的情況下,農村是無法實行規模經營的;沒有規模經營農業現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話。農業人口轉移的程度在根本上取決於工業和城市發展;但在國內市場巨大,發展極不平衡,全球一體化迅速發展,且加入WTO的情況下,農業人口的轉移並不就決定於本地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措施得當,充分發揮本地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欠發達地區農業人口的轉移速度是可以也應當大大快於其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並且加快這種轉移應成為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戰略。在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加快本地轉移的同時,還應採取措施儘可能多地向外地轉移。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