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歷史上淮陰的鹽務

2023年08月26日

- txt下載

由於淮陰地區位於蘇北中部的淮河下游介於黃河、長江之間,地處京杭大運河的中段。其河流縱橫。湖面廣闊。是 南北水陸 交通 的樞紐,素有「五水之交,七省咽喉,京師門戶」之稱,明清時期又為「南船北馬,舍舟登陸」之地,是蘇北平原的心臟,也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 悠久的海鹽生產,就是以此為樞紐,運銷至全國大部份省和地區。我國的鹽務歷史悠久,但大都與歷史上的淮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足可以用「舉足輕重」予以概括。 民國二十三年,山東、濤雒場歸兩淮管轄,與臨興場合併。濟南(漣水、灌雲)、板浦中正(灌雲)、濤青(東海、干余、日照)平均年產九百萬擔,占全國總產的18%。清朝中後期鹽產以淮南為盛,之後海勢東遷,又有濟南場(注4)之開闢,「兩淮」產鹽重心遂移於淮北(據《兩淮鹽務與錢莊》)淮北共分三場,
(1)板浦場產上中下色每份灘平均約產三千六百七十擔,全場共有池灘六百九十八份。
(2)臨興場:分普通白色和低次白色平均每份灘年產一千五百四十八擔,全場共有池灘二百五十九份。
(3)中正場:分上中二色每份灘約產二千七百六十擔,全場有二百五十九份池灘,另外濟南場(根據49年4月23日中共兩淮鹽務黨委《鹽務工作》第5期),至解放時,占兩淮鹽產80—90%之多。「淮鹽銷售區域甚廣運輸便利。更具體輕質佳為優點。銷售上專商 時代 ,分岸引鹽,專商引岸,某場之鹽行銷某岸歷來都有一定的限制和約束。
周禮載「周制,凡貨賄出入悉用璽節,司市發之,司門譏之,司關達之,參相聯以檢猾商。」周禮的真實程度我們現在不管。總之,商買行貨,用憑照為據是很早的事情,引票只是一種護照,在本身無所謂利弊,從稅收的角度上看,只不過是稅票憑證單而已,「五代周禁私鹽,凡顆鹽未鹽各有分界,若將本地分鹽侵越疆界,同諸色犯鹽例科斷。」通過亂世秕政的曲扭,至明初為官商並賣制,後為專商壟斷,萬曆四十五年兩淮鹽道袁世振,創「改單立綱」的制度,遂成了永久的專商擅利!專商引岸的命運就由此決定了。由於淮北產鹽量逐漸增多,隨之銷售區域也逐漸擴大,據已載淮北銷鹽區域有八:
(一)蘇岸。
甲、近場六岸:淮陰、泗陽、宿遷、瞧寧、邳縣
乙、近場五岸:灌雲、漣水、干余、東海、沭陽
(二)山東六岸:(魯淮並銷區)日照、莒陽、郯城、費縣、臨沂、沂水。
(三)揚子四岸:
1、鄂岸:湖北東部二十八縣
2、西岸:江西50縣、建昌等縣除外。
3、湘岸:湖南東北部各縣
4、皖岸:皖南27縣
(四)建昌五縣:江西南部
(五)皖北十九縣:安徽北部
(六)滁來全:皖東部
(七)豫岸:又名汝光十四縣,在河南南部、蘆淮並銷。
(八)鄂西:湖北西部,川淮並銷,原為淮南引地後因南產不足,故以淮北鹽比例配運之。
鹽從板浦、中正、臨興場出場之綱鹽,經過板浦關驗收,放六里河過大伊山,歷義澤河武障河,新安鎮抵永豐壩、過壩車運至黃河度河,復車運至草灣老壩換小船從鹽河駁至淮所(駐淮安河下)入垣儲存,等候稱制過所、復用小船從鹽河駁至烏沙河換船,然後分銷各地。
淮北分司暨掣鹽所駐河下,河下遂為淮北商人所萃,群商華居於此《筆記小記大觀》第二十七冊中形容當時河下高堂曲榭,第宅連雲,牆壁壘石為基,米屑磁為汁,為子孫百世業也。城北水木清華。故多奇觀,諸商築石路百丈遍鑿蓮花,出則僕從如煙,駿馬飛與,互相矜尚,其黠者頗與名人文士相結納,管玄之盛,談者曰為小揚州。「嘉道改票後不及十年高台傾,曲池平,子孫流落,剩有寒菜一畦,垂楊幾樹」(《光緒淮安府志》)。
明中葉:由於運道水量淺澀,漕船船引困難,為了保證漕船通,明政府規定,兩淮(淮陰淮安)以北除漕船外,其餘禁止通行,同時還規定了為百官乘車制。清江浦和王營鎮就成為綰轂南北水陸的樞紐,是南船北馬的 交通 要衝。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以後,由於黃河奪淮的 影響 ,會通河不通民船,沿運河北上的商旅,都在清江浦舍舟登陸,渡黃河經王營鎮雇役馬車北上。也是「入京孔通」。
清初,河道總督院由山東、濟寧移駐清江浦。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到康熙二十五(公元1686年)開中河即今稱中運河「以避黃河一百八十里之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再移運口於清江浦西北的楊莊。鹽運路線至淮陰始稍有變動例序,淮北鹽運大都在西壩轉入鹽河、運銷全國,自此以後,清江浦就 發展 成為「舟車鱗集,冠蓋暄鬧」(淮陰風士記)的通商大埠,成為大運河沿線最繁榮的淮(陰)、揚(州)蘇(州)、抗(州)四大名城之一。尤其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更遷清河縣治於此,這是清江浦鼎盛時期,兩淮鹽商擁有巨額資本,壟斷食鹽販運。生活十分豪華奢侈。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兩江總督陶澍「廢引改票」運殘鹽課銀二十萬,開始水陸並運,十三年(公元1833年),試行有效擴大於各岸,時禁陸運,河運的鹽非經兩壩不可,由鹽河運到西壩棧積,以西壩為總站之樞,「每歲額行四十萬擔」,恰似「船一靠岸,千車萬擔」人山人海、背扛、車拉一片繁忙。鹽運給古老的清江浦對岸的西壩帶來了生機,也是由於鹽運及漕運極盛之緣故,據《光緒丙子清河縣誌》:淮北納鹽額銷安徽河南八十一州縣,征課銀二十七萬二千餘兩,嘉慶末,淮商疲敝,道光十一年引滯岸懸,無課可收,至捆鹽二萬餘引不及定額十分之一,民苦淡食,而場戶池丁集多如山,擁滯不行,私販充斥,稅帑為虛,官商大困,調劑銀兩又虛百餘鉕萬。時兩江總督陶澎奏曰本章准借貸運殘鹽課銀二十萬,官收灶鹽,督商辦運。每鹽四百斤為一引,十引為一票,一引之價六錢四分,抽稅七錢二分,傾解諸雜費五錢二分,計銀一兩八錢八分,是時水陸並運,於近場百里設立三卡稽查鈴驗。……道光十三年試行有效推廣於各岸。計每引征銀二兩五分一厘,十五年又增簽席費銀三錢,」「當時清江浦對岸的西壩非常興盛」。河運的鹽非經西壩不可,只能由鹽河運到西壩棧積,以西壩為總匯之樞。過壩的鹽用小火車陸運至清江浦,然後重運,始能到圩。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同時淮河也因黃河流經時期河床升高而不從淮陰經過了,這樣,原來作為五水之交的淮陰地區改變了原有的交通條件。道路梗塞,銷市疲滯,加以軍營提鹽抵課名日餉鹽,「營員相望道,商販裹足不能按綱造報,同治三年總督曾國藩遵上諭截止餉鹽並奏停清淮軍需之損鹽,營弁所販之毛鹽、徐州借運之溢鹽厘定新章,每納鹽照原額二十九萬六千餘引征銀三十七萬,兩淮屬山(陽)清(河)桃(源)三縣共行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引,山、清距西壩近大票准其改岸,山、清另加戳記」「偶票於綱」「重新更定票章。」同治九年督鹽院馬新 貽奏停驗貨就綱花名承運新綱試運年續行之光緒初,壩銷非常疲滯,光緒八年九月署鹽運使徐詳奉:「為杜絕跌價搶運賒欠等弊……西壩壩鹽過多(除已售四成現有(三十四萬一千二百引),出售時對湖販賒欠過多,鹽來源不斷增加的情況分十檔輪售,由海洲公司按檔編號,「系官為經理,輪規嚴肅」,二千引以內自立一局,小販准其並擋出售,免致為數畸零其數少而附入大局,辦運者不以小販論,當時有同春豫認運票鹽四萬餘引,引數為淮北之冠,另有福得昌,厚得昌等大販鹽棧。當時西壩設有鹽務公所,大使孫某,卡員:傅,經歷(注)吳炳升(註:明清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均設「經歷」。職掌為出納文書)。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洋務派提出「電線鐵路必應仿設」的口號,報陳鐵路利益,「請先造清口浦至京以便南北運輸」,《詹天佑與 中國 鐵路》。這也是中國人最早動議修築鐵路的地方。然而清政府未予採納。之後,亦有維新志士,薛福成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請開中國鐵路議》建設計劃,主張「自京師而西為路太原,南各路達張梁,東南可為路達清江浦。(詹天佑與中國鐵路)中、法戰爭前,淮軍將領劉銘傳 ,奏請光緒帝築鐵路三條,一由清江浦經山東到北京,二由漢口河南至北京,三由北京東通盛京。西達甘肅《中國 現代 史》,奏請清政府建修清江浦至通州的鐵路,以便南北運輸。左宗堂在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的漕紀澤和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公元1888年)提出《請開清江浦鐵路折》奏請清政府修筑北京經清江浦達鎮江的鐵路。由於受到封建保守派的阻撓和反對,光緒皇帝沒有看到。直至光緒二十一年元月(公元1895年),光緒皇帝命令兩江總督張之洞修築由北京至清江浦鐵路。但張之洞堅持已見,奏請光緒帝應先築蘆溝橋至漢口鐵路,於是光緒皇帝封張之洞為湖廣總督經辦蘆漢鐵路(張與洋務運動)。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