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梁切除術後淺前房的原因及處理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摘要] 目的 探討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後出現淺前房的原因、處理及預防措施。 方法 回顧性 分析 我院小梁切除術後淺前房23例(23眼)病例的原因及處理。結果 23例(23眼)小梁切除術後淺前房原因主要為濾過過盛(56.5%)、結膜切口滲漏(26.1%)、脈絡膜脫離(8.7%)、惡性青光眼(8.7%),採用保守 治療 和(或)手術治療後前房均形成。結論 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後淺前房的原因主要為濾過過盛、結膜切口滲漏、脈絡膜脫離、惡性青光眼,應針對不同原因做出相應的處理以形成前房。
[關鍵詞] 青光眼;小梁切除術;淺前房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手術是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小梁切除術是抗青光眼手術最常用的方式,青光眼濾過術後淺前房(包括前房消失)是常見的術後近期併發症,可導致角膜損傷、虹膜粘連、加重或促使白內障 發展 。其中低眼壓性淺前房發生率占90%左右[1]。如果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會帶來不良後果。1995年3月~2005年3月我院青光眼住院患者中行小梁切除術130例(142眼),其中23例(23眼)發生術後淺前房,現 總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30例為原發性青光眼,142例行小梁切除術,23例(23眼)發生術後淺前房(16.2%),其中慢性青光眼14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8例,開角型青光眼1例,患者年齡40~65歲,平均為53.2歲。所有病例診斷及手術適應證明確,術前眼壓控制在15.88~23.88 mmHg,平均眼壓為19.32 mmHg。
1.2 淺前房發生的原因 濾過過盛13例(56.5%),結膜切口滲漏6例(26.1%),惡性青光眼2例(8.7%),脈絡膜脫離2例(8.7%)。
1.3 分級標準 參照《臨床青光眼》(第2版)淺前房分級法:一級為周邊虹膜與角膜內皮接觸,或中央前房比術前淺1/2;二級為除瞳孔區晶狀體與角膜內皮之間存在裂隙狀前房外,其他區域的虹膜與角膜內皮接觸;三級為虹膜、晶狀體與角膜內皮接觸,前房完全消失[2]。本組資料中一級淺前房15例(65.2%),二級淺前房6例(26.1%),三級淺前房2例(8.7%)。
1.4 治療方法
1.4.1 保守治療 (1)阿托品眼膏/眼水散瞳;(2)氟美瞳眼水點眼,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 mg/次;(3)高眼壓者給予20%甘露醇和(或)醋氮醯胺口服;(4)結膜滲漏及濾過過盛者給予紡錘形棉枕加壓包紮。
1.4.2 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5~7天後前房形成不滿意者給予手術治療。結膜切口滲漏者採用結膜修補術;濾過過盛者採用鞏膜瓣加固縫合;脈絡膜脫離者採用脈絡膜上腔放液、前房注氣等;惡性青光眼者採用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加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
2 結果
本組23例(23眼)經積極保守治療恢復前房者16例(69.6%),其中濾過過盛者11例,結膜切口滲漏4例,脈絡膜脫離1例;通過手術恢復前房者7例(30.4%),其中結膜修補術2例,鞏膜瓣加固縫合2例,脈絡膜上腔放液及前房注氣1例,因惡性青光眼而行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加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2例,以上病例治療後前房形成滿意。
3 討論
一般認為,抗青光眼濾過術後,前房在1~2天內略淺屬正常狀態,因為濾過術的本身目的就在於使傷口不能良好癒合並且漏水以期達到降眼壓的目的,所以單純房角切開術、小梁切除術或虹膜根切術則不可能出現淺前房併發症[3]。隨著結膜、筋膜或鞏膜瓣癒合和房水分泌趨於正常化,前房逐漸形成,術後4~5天應恢復到正常深度,如超過5~7天,前房極淺或未形成則應視為淺前房。其中低壓性淺前房占90%以上,高眼壓性淺前房占不到10%。
淺前房是青光眼濾過術後常見的併發症,據國外報道發生率為4.8%~70%[4],本組資料統計發生率為16.2%。通常小梁切除術後1~2天眼壓偏低且前房略淺,但隨後眼壓可回升到正常眼壓水平,前房也逐漸恢復到術前水平,但是,如果3~4天眼壓仍持續下降且前房不形成,應予以積極有效的治療,否則會帶來一系列的併發症,如角膜水腫、變性,虹膜後粘連、房角閉塞、並發性白內障、濾過泡消失等。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