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農村改革的重中之重的問題三農論文

2023年08月22日

- txt下載

中國改革從農村起步,以農村為突破口。30年實踐證明,改革給農村注入了強大的活力,扭轉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長期停滯、徘徊或下降的局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強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發展與翻番,保障了國民經濟的順利運行;中國人民不僅解決了溫飽,而且正由溫飽向小康、富裕生活邁進;中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貧窮落後的舊農村正向富裕發達的新農村轉變;探索出一條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由自給半自給經濟向商品經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道路。回顧中國農村改革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筆者認為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確立了農民是農村改革與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體,極大地激發了農民改革的積極性和生產熱情,20世紀70年代末以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序幕的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就是農民的創造。二是確立了生產關係變革的正確理念。改革以前,由於不顧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單憑主觀意願盲目變革生產關係,形成一套僵化的經營管理體制,使農業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因此,改革必須在農業領域找到一種既符合農業生產的特點又符合中國國情並適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農業經營管理體制,家庭聯產承包基本經營制度就應運而生了。三是確立了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是改革的要務。生產力是最活躍的因素,是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只有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業發展了,農村經濟繁榮了,農民手中有錢了,農村一切事業就好辦了。所以,改革以來,從政策上、投入上、科技上以及管理機制上大力推進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成為農業實現持續增產、農民實現持續增收、農村實現持續進步的關鍵因素。四是確立了以「三農」為本的改革方針。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是事關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成敗的根本問題,也是事關農村改革成敗的根本問題。沒有農村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社會的全面穩定和社會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中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三農」的這種特殊性質,決定了「三農」在中國的特殊地位,這就是黨中央為什麼把「三農」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真諦所在。
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三農」,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點、難點又在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改革以前,在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下,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相對來講是分割進行的,致使中國的經濟社會呈典型二元結構的特徵。一是由城市市民組成的城市社會,一是由農村農民組成的農村社會。在這兩個封閉社會裡,不僅催生出二元的政策結構和二元的經濟運行體制,而且還形成了以戶籍制度為分水嶺的二元就業制度、二元社保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等一系列二元社會體制。隨著城鄉體制改革的全面鋪開和逐步深化、城鄉經濟相互滲透和發展,二元結構的社會格局雖逐步被打破,但由此帶來的城鄉差距的矛盾、貧富懸殊的矛盾、區域社會結構的矛盾不僅沒有得到解決,而且還有擴大的趨勢。這些差距與矛盾不解決,建設共同富裕與和諧社會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農村改革促進了「三農」的發展和變化;「三農」問題的進一步有效解決又有賴於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那麼,面對「三農」,我們從30年農村改革中應該吸取哪些啟迪呢?
一、繼續高度重視農業
農業是農民賴以生存、農村賴以繁榮、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農業的基礎地位必須大力加強,決不能有所放鬆或削弱。農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約束力,農業上不去,國民經濟發展就要受阻。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要求農業必須持續穩定增長,既不能停滯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又好又快地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著力建設10-12億畝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影響農業增長的因素很多,有政策的、投入的、科技的和自然的,那麼什麼是最主要的呢?馬克思曾說過「土地是財富之母」。耕地是農產品產出的載體,耕地的質量與農產品產出關係極大,根據中國的國情在耕地上大做文章尤為必要。相關估計表明,近5年全國糧食作物因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年均造成的損失375億公斤左右。中國現在大概有9~10億畝耕地種糧食,不到30%的耕地高產田生產的糧食幾乎占總產量的一半,顯然是中低產田影響了糧食總產增長幅度的提升。對人多地少的中國來說,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就顯得特別重要。對此,建議國家要出「重拳」,出台一個大型建設項目,把中低產田改造為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根本抓住了,基礎打好了,不僅使糧食安全和農業持續增長有了可靠保證,而且為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二是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生態質量。建議國家對農村水源、能源、道路、交通、電網、通信、文化等基礎設施進行重點投入和配套建設,改變農村髒亂差的落後面貌,實現農村「田園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從而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的生產環境、農民的生活環境、農村社區的衛生環境和農村的生態環境。
二、繼續高度重視農民
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必須大力提高,決不能有所挫傷和下降。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體,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對農業發展具有很大約束力。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農民收入上不去,不僅影響農民的積極性,使農民失去對土地投入的來源,而且拉動內需也必然受阻。經濟是基礎,發展是硬道理,要通過發展生產和農村經濟來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和就業途徑。一是要堅持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和鄉鎮企業(農村工業),構建農村兩大支柱產業。通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改變農業增長方式,依靠科技進步和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大幅度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通過發展鄉鎮企業(農村工業),帶動一、二、三產業協調配套發展,轉移農村富裕勞動力,擴大就業容量,增加農民收入。二是要發展縣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部,它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商品生產者,一頭連著商品消費者;既是城鄉、工農產業的連接點,又是城鄉工農產業的延伸鏈,具有整合和配置城鄉、工農資源的功能,必將大大促進農村商品生產大發展,既可增加農民收入,又可增加農民的就業途徑。三是發展特色農業和綠色農業。因地制宜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是農業布局的基本原則,充分利用中國氣候多樣、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大力開發各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發展各具特色的綠色優質農產品,圍繞特色、綠色下功夫,創優質名牌,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優勢,開拓國內外市場,必將大幅度增加農民的收人。四是發展立體農業。在中國人多地少的條件下,農業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的產出,通過建立多物種共棲、多層次配置、多級循環利用的新型農業立體生產結構,使1畝土地、水面獲得2畝、3畝的產出效益,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產出率,以及在農業內部化解富裕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開拓新路,無疑將帶來農民收入的提高。五是發展農戶庭院經濟。它是以家庭為基礎、以庭院為規模、以可支配的勞動力、生產資料和資金為投入、面向市場、綜合開發配置自然和社會資源的家庭模式商業經濟。它不僅有利於閉置資源轉化為社會財富,促進農戶經濟的發展,而且有利於富裕勞動力從事家庭經營,促進特色農業和農村手工業的發展,直接增加農民的收入。
三、繼續高度重視農村
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必須大力落實,決不能有所折扣和不兌現。農村是中國最大的社區,過去由於長期重城市、輕農村,忽視對農村的建設,使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不斷擴大,大大阻礙了中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農村建設是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問題,農村建設上不去,農村安定就會受阻。改革以來,為有效提高「三農」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文化地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政策和投入,必須切切實實地落實和實施。但這還不夠,建議把新農村建設列入新時期國家全局建設的重要內容,把農村的生產建設、生活建設和生態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有規劃、有重點和有目標地統籌解決,並把農村的「三生」建設納入城鄉資源一體化配置、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方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
為加快解決「三農」和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相繼作出了兩大科學決策,一是城鄉統籌發展,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筆者領會這兩大決策是打開「三農」和「城鄉二元結構」這兩把鎖的金鑰匙。能否打開這兩把鎖,關鍵之關鍵在落實。
城鄉統籌發展的關鍵在「統籌」。是否真正把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融為一體,放在一個平台上整體推進,切實貫徹「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是否真正下決心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轉向農村;是否真正兌現財政性建設資金向農村傾斜的決策,從而建立起城鄉統籌發展的五大推進機制:一是統籌城鄉發展規劃,著重把農村放在突出位置;二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著重把增加農民收人放在首位;三是統籌城鄉社會發展,著重推進農村社會事業;四是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著重加快農村建設的步伐;五是統籌城鄉社會保障,著重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為了徹底破除長期形成「重工業輕農業」、「重城市輕農村」、「重居民輕農民」的舊觀念,建議國家要像加人世貿組織那樣,清理廢除原有不適應城鄉統籌發展的法規、制度,建立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機制和新秩序。對此,總之一句話:落實城鄉統籌方針要在「統籌」上真正狠下功夫。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農村又一次偉大的變革,它是集農村生產建設、生活建設、生態建設、人居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文化建設於一體的龐大綜合建設工作。中國有2000多個縣和縣級市,有3.7萬多個鄉鎮和65萬多個鄉村,自然資源情況各異,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因地制宜,在模式上不能強求一律,在進度上不能急於求成,而是有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在建設過程中,要堅定不移地把「生產發展」放在新農村建設的首位,要堅定不移地把實現農民「生活富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標。通過建設,農村面貌將發生巨大變化,落後的傳統農業生長方式將由先進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所取代;落後的傳統農村生活方式將由文明的現代農村生活方式所取代;落後的傳統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將由繁榮的現代農村經濟發展模式所取代;落後的傳統農村社區環境將由整潔的現代農村社區環境所取代;落後的傳統農村社會面貌將由發達的現代農村社會面貌所取代。從而構建資源節約型、經濟發達型、社區文明型、環境友好型、生活富裕型、社會和諧型的新農村。當然,實現新農村建設藍圖並非易事。對此,同樣歸結一句話:落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針要在「建設」上真正狠下功夫。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