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診斷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劉國中
(湖南省衡東縣婦幼保健院湖南衡東421400)
作者簡介:劉國中(1973—),男,湖南省衡東縣人,大專,主要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
【摘要】
目的: 探討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特徵,提高對該病的診斷水平。方法: 通過對本院5例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進行分析,總結其特徵。 結果: 5例病人均為單發,右側2例,左側3例;病變呈圓形4例,呈橢圓形1例,邊緣光滑;實性3例,囊實性2例;平掃實性病變呈低密度(以子宮為參照),囊性部分接近水樣密度,增強4例動脈期實性病變無明顯強化,靜脈期及延遲期輕度強化(強化值5-15HU),1例實性部分動脈期顯著強化,強化值大於100HU,靜脈期及延遲期持續強化;3例合併腹水;2例合併子宮內膜增厚;1例合併瘤蒂扭轉。 結論: CT能明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部位、形態、大小、強化程度,並有一定特徵性,確診需依賴病理學。
關鍵詞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 體層攝影技術; X線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R588.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561(2015)07-0147-02
卵巢腫瘤分類複雜,學者一般將其分為上皮性腫瘤、生殖細胞腫瘤、性索間質腫瘤及轉移瘤。卵泡膜細胞瘤屬於良性性索間質來源腫瘤,比較少見,約占卵巢腫瘤的0.5-1.0%[1],據有關文獻,不超過4%,術前診斷比較困難,本文旨在探討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並複習有關文獻,提高對該病的認識,提高術前診斷率。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0年-2013年在本院手術治療並經病理確診的5例卵泡膜細胞瘤,臨床及輔助檢查資料完整,年齡55-71歲,平均66歲,5例患者全部絕經。主要臨床症狀為腹部包塊,5例;陰道流血2例,腹痛3例,1例患者CA124升高。
1.2 檢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採用Philips Briliance 6排螺旋CT進行平掃及三期增強掃描,掃描參數設置:層厚5mm,層距5mm,掃描電壓120KV,電流200MA,矩陣512x512;造影劑用優維顯100ml(37g/L),注射流率2.5-3.5ml/s;掃描方法:首先行全腹CT平掃,再進行三期增強掃描,延遲時間為:動脈期25-30s,門脈期60-70s,延遲期120s-180s。
2結果
5例病人均為單發,右側2例,左側3例;病變呈圓形4例,呈橢圓形1例,邊緣光滑;實性3例,囊實性2例;平掃實性病變呈低密度(以子宮為參照),囊性部分接近水樣密度,增強4例動脈期實性病變無明顯強化,靜脈期及延遲期輕度強化(強化值5-15HU)(見圖1-3);1例實性部分動脈期顯著強化,強化值大於100HU,靜脈期及延遲期持續強化(見圖4-6);3例合併腹水;2例合併子宮內膜增厚;1例合併瘤蒂扭轉(見圖7-8)。術前2例診斷正確,2例誤診為卵巢囊腺瘤,1例誤診為盆腔血管瘤。
5例患者均行經腹腫瘤切除術,術中腫瘤部位、大小、形態與CT檢查所見基本相同,腫瘤邊緣光滑,與鄰近器官或組織無顯粘連;3例腫瘤呈實性,質地較硬,與CT檢查所見實性表現符合;2例有囊性感,與CT檢查所見囊實性表現相符。
鏡下腫瘤細胞呈梭形,細胞核無分裂,內含脂肪滴,呈旋渦狀或編織狀排列,周圍被膠原纖維分隔,5例皆診斷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
3討論
3.1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流行病學與臨床特點: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胚胎學上起源於米勒系統,只占卵巢腫瘤的1-4%,但是卵巢常見的實性腫瘤。其病理學分類一致存在爭議,因為組成腫瘤的成分可以全部是產生膠原的纖維母細胞,也可以是含有脂肪滴的卵泡膜細胞,因此有卵泡膜纖維瘤和卵泡膜細胞瘤之稱,而含有兩種成分稱纖維卵泡膜細胞瘤[2-3]。也有學者認為當卵泡膜細胞瘤老化時,病灶內纖維成分增多,即形成富含卵泡膜細胞和纖維細胞的卵泡膜纖維瘤。此病好發於圍絕經期婦女,大多數學者認為有兩個發病高峰期,第一個發病高峰為絕經期後婦女,第二個發病高峰期為20-40歲之間的婦女,20歲以前發病極為罕見;本組病例55-71歲,平均年齡66歲,全部為絕經後女性;90%累及單側卵巢,本組5例全為單發。大多數患者無明顯自覺症狀,多以腹部腫塊就診,部分絕經後婦女因雌激素升高出現陰道流血,上述症狀均無特異性,有的患者可合併子宮肌瘤、囊腺瘤等。腫瘤幾乎均為良性,但是有罕見病例報道顯示腫瘤有低度惡性可能[4-5]。部分患者可合併子宮內膜息肉樣增生、子宮內膜癌,與雌激素升高長期刺激子宮內膜有關。
3.2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
根據本組病例CT圖像表現、手術所見及病理特點並結合有關文獻報道,總結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有以下CT表現特徵:1:腫瘤單發多見,本組5例均為單發;形態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少數呈分葉狀,本組病例為圓形或橢圓形,未見分葉狀,可能於病例數少有關;2:腫瘤大小不一,差別較大,多數腫瘤體積較大,最大者長徑可大10cm以上,小者僅鏡下可見,具有完整包膜,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當合併瘤蒂扭轉或炎症時,邊緣可顯示不清楚,本組病例最大者截面積約8.0X6.0cm,最小者約3.0X2.5cm,邊界均清楚,有1例合併蒂扭轉,邊境亦較清楚。3:腫瘤CT表現分為實性、囊實性、囊性三種。平時實性腫瘤或囊實性腫瘤實性部分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以子宮肌層為參照),囊性部分呈明顯低密度,增強後動脈期輕度強化或無明顯強化,延遲期輕度強化,囊性部分無強化,本組4例均符合此種CT表現,有學者[6]認為實性部分輕度延遲持續強化是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影像學特點之一,可能因缺乏供血動脈所致,有學者認為腫瘤實性部分無明顯強化而內見強化增粗血管也是特徵性表現,本組未見類似表現病例。本組有1例囊實性病例,動脈期顯著強化,接近動脈強化程度,延遲持續明顯強化,誤診為(見圖4-6)血管瘤,金濤等[7]也曾報道過類似病例,機制不明,可能與間質內含豐富腫瘤血管,腫瘤纖維排列不緊密有關。4:腹腔和/或盆腔積液是此類腫瘤的常見合併症,以少量盆腔積液最常見,但應與女性月經期引起的盆腔積液區分,檢查時應儘量避免女性月經期;部分患者可見胸腹腔同時積液(即Meigs)綜合徵,可能由腫瘤本身滲透或腫瘤刺激腹膜引起,腹腔積液經淋巴或膈肌至胸腔,因右側橫隔淋巴角豐富,故胸腔積液多見於右側,本組3例出現腹腔積液,未見合併胸腔積液。5:腫瘤內的卵泡膜細胞均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常導致子宮增大、子宮內膜息肉樣增生、內膜癌等合併症,常常能為術前診斷提供佐證。
3.3 鑑別診斷
3.3.1 子宮肌瘤: 肌瘤平掃與子宮肌瘤等密度,增強與子宮肌層基本同步強化,而卵泡膜細胞瘤為輕度延遲強化,較容易鑑別。
3.3.2 卵巢囊腺瘤或囊腺癌: 屬於卵巢上皮性腫瘤,典型表現為多房性或較大單房囊性腫塊,薄壁與間隔均勻強化,隨著薄壁、間隔增厚,病灶內實性成分增多提示病灶惡變,邊界模糊不清,與卵泡膜細胞瘤容易鑑別。
3.3.3 顆粒細胞瘤: 同屬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為惡性腫瘤。雖然本病發病緩慢,但預後兩者截然不同。其CT表現主要不同點是囊性變較多,呈單房或多房囊性腫物,腫瘤的實性成分、囊壁、間隔血供豐富, 強化明顯,同時可伴有腹腔轉移表現。
3.3.4 卵巢纖維瘤: 影像學上與卵泡膜細胞瘤鑑別困難,但此類腫瘤較小,常伴腹水可自行消失。另外卵巢纖維瘤易發生蒂扭轉[8]。
參考文獻
[1]范娜娣.卵巢臨床及病理[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202.
[2]Roth LM.Ro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ovarian sex cond-stromal tumor. Int J Gynecol Pathol,2006,25:199.
[3]Nocito AL,Saracone S,Bacchi C,et al. Ovarian thecoma:Clinicop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50cases. Annals of Diagnostic Pathology,2008,12:12.
[4]MakCW, Tzeng WS, ChenCY. Compuled lomnpraphy ampearance of ovarian fibrothecomas with and without torsion [J].Acta Radiol,2009,50(5):570-575.
[5]Chechia A. Attia L, Teminme RB,et al. Incidence,clinical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ovarian fibromas and fidrothercomas[J]. Am J Obstet Gvnecol, 2008, 199(5) 473.el-473.e4.
[6]李雪丹,王曉峰,譚芳. 卵泡膜細胞瘤及纖維瘤的CT診斷[J].中華腫瘤雜誌,2000,22:504-506.
[7]金濤,楊海濤,陳東等.卵巢卵泡膜纖維瘤的CT診斷. 浙江實用醫學,2011,16:141.
[8]王淑貞. 實用婦產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698-69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