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中西方稱呼語差異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中西方稱呼語差異
中西方不同的稱呼語中蘊含了各自獨有的、深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習慣。由此可以說稱呼語並不是一種孤獨的表象,而是蘊含了社會文化的一種歷史積澱。稱呼語是言語交際中使用最廣泛、頻繁的詞語,它是人類進行言語交際行為的極為關鍵的第一步,由此可見,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稱呼語,但在社會語言學中的地位卻不容小覷。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有巨大差異,所以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說了解這些文化異同對語言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恰當、巧妙地使用稱呼語可以拉近言語交際者之間的距離,增強話語有效度,使社會語言交際活動變得更加和諧、有效。
  一、社會語言學和稱呼語的相關簡介
  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是一門應用型邊緣學科,它與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諸學科的研究緊密相關,從這點可以看出社會語言學的多樣性、寬泛性和跨學科性,所以,社會語言學是一門跨學科研究。楊永林在他的《社會語言學四十年》一文中這樣說道:社會語言學還表現為一種跨學科的觀察方法,為其他學科研究同語言相關的問題提供一種可資在社會文化語境中分析研討、參比反照的方法論,體現出一種學術話語模式高度兼容的特質。[1]《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一書中把社會語言學定義為:社會語言學是研究語言與社會多方面關係的學科,它從不同的社會科學(諸如社會學、心理學、地理學、歷史學等)的角度去考察語言。[2]社會語言學的代表人物有:索緒爾、布萊特、海姆斯、祝畹瑾、楊永林、陳原等。社會語言學一次是從1960年開始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的。自那時起至今,學者們對它進行大量研究,至今年已經經歷了五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學者楊永林認為,20世紀20年代歐美出現的倫敦功能學派和北美人類語言學派對社會語言學的建立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許多的先驅學者們為社會語言學做了具有歷史性重要作用的奠基人。這門學科如今已經由最初的鞏固自我地位的初始階段走向了與其他學科結合形成新的交叉學科的高級階段了。
  眾所周知,稱呼語(address forms)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言語交際中很重要的交際用語,是人類社會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言語行為。人們剛開始對它的認識是明確說話者所指稱的對象,現在,人們對稱呼語的認識已經發展到了更深的程度稱呼語是指明互動雙方的身份逐漸深入到表示禮貌和言外之意的程度。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稱呼語的運用不當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從而導致人際關係緊張的例子也不勝枚舉。稱呼語看似只是很簡單的一個稱呼而已,但它其實是社會交際過程中十分複雜且重要的一個問題,對於交際的成敗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正確、合理地使用了稱呼語,就會增強交際語言的表達效果,使與他人的交際變得更加的和諧、有效。稱呼語的研究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內外學者對稱呼語及相關問題等已有相當的研究。美國的語言學家布朗和福特早在六十年代就成為了美國英語中的稱呼語系統研究的偉大的開創者。關於稱呼語,我國的很多學者也從文化、歷史、民族等角度來對其進行意義和演變上的探索。
  二、基於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中西方稱呼語對比
  中國一直都是以禮儀之邦而著稱,它在悠悠長河般的文明史中已經形成了獨有的一套道德規範及禮貌準則。中國稱呼語的使用文化深厚,使用也是很有講究的。西方文化中對稱呼語的運用也是變化多端有講究的。用適當的稱呼問候對方或跟對方打招呼是言語交際中很重要的第一步。稱呼語有很多分類,本文主要從親屬稱呼語和社會稱呼語兩大方面來探究中西方稱呼語存在的差異。
  (一)親屬稱呼語
  東方不同於西方國家,非常重視血緣親屬關係,看重家庭的地位和關係,其中以中國最為明顯。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的禮儀之邦,不僅注重對外人的禮儀,更重視對家裡人的禮儀。這一點通過中國龐大複雜的親戚稱謂語言系統就很明顯地體現出來了。在中國的親屬稱呼語中,有性別、輩分的區分,還有父系母系、年齡、血緣姻親的區分,然而,在英語的稱呼語中就只有性別和輩分的區分而已,這一點是中西方稱呼語的一個重要區別。
  中國複雜的親戚關係稱呼是西方國家的人難以想像的。例如,我屬於同輩的,本族姓氏的稱之為堂,外族姓氏的稱之為表;堂哥和堂弟家的孩子都稱為是侄子或侄女,而表親和自己堂姐妹家的孩子都稱為是外甥或外甥女。這些複雜的親屬關係的稱呼在西方人眼裡是非常複雜且不可辨別清楚的,如果讓西方人去徹底弄清這些關係恐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在英語中,親屬稱呼語比漢語中的數量要明顯少很多,漢語中有異常豐富複雜的一個龐大親屬稱呼系統,但是在英語中,親屬稱呼系統就要簡單多了,不僅簡單而且直接易懂,這一點是英語稱謂關係語最為明顯的一個特徵。他們沒有什麼父系和母系系統的區分,也沒有年齡的區分,更沒有家族姓氏的區分,有時候甚至連性別的區分都忽略了。譬如,在英語中,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統稱為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把伯伯、叔叔、舅舅、姨夫都統稱為uncle;把伯母、嬸嬸、姑姑、姨媽都統稱為aunt;把堂哥(姐、弟、妹)、表哥(姐、弟、妹)都統稱為cousin;侄女、外甥女稱為niece等等。
  在中國,爺爺、奶奶、阿姨、叔叔等都可用來稱呼不是自己親屬的人,然而在英語文化里卻不行。例如,一位英國人應邀去參觀一家中國的託兒所,她剛走進門,孩子們便一擁而上,喊她aunty,這位英國人感到十分的不解和不悅,因為她覺得自己並不是孩子們的aunt,怎麼能這樣稱呼她呢? 她對此感到十分不解。如何準確地稱呼,還要考慮地點場合,是否親屬等。例如,父親當教授,兒子當父親的學生。在課堂上或其他公眾場合,兒子如果用爸爸來稱呼他的父親,雖然符合兩人的實際關係,但聽起來卻總覺得不合適,有點不分場合,比較恰當的做法便是以他父親的公眾稱謂來稱呼。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