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作者:崔海龍 張玉梅 胡春光
[摘要] 目前 ,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接手一家公司部分或全部物流職能的做法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被專家們所稱道。但是,第三方物流是隨著物流技術的迅速提高,物流業 發展 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產物。而我國物流業真正的發展,也不過是五六年的時間,尚未發展充分。因此,在第三方物流發展的過程中便出現了這樣那樣的 問題 。本文從第三方物流產生的原因入手, 分析 中國 第三方物流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核心能力 第三方物流 問題 對策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簡稱3PL或TPL)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歐美流傳開來。目前對於第三方物流解釋很多,國外尚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而我國2001年公布的國標《物流術語》中,將第三方物流定義為「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 企業 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專業物流企業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用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以其有助於服務對象降低庫存、減少成本、優化物流管理而被人們所廣為推崇。
一、第三方物流發展的 理論 基礎
第三方物流的理論基礎是企業(核心)能力理論。
企業能力理論是在企業內在成長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典 經濟 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1)等的微觀經濟理論。1776年,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企業內部勞動分工決定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進而 影響 到企業的成長,而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強調企業之間的能力分工,企業內部的能力分工決定企業的成長。
喬治•理察森(George•Richardson)是第一個提出企業能力概念的經濟學家。他於1972年在《產業組織》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y)概念來指企業的知識、經驗和技能。
l990年克拉克•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利•哈默爾(Gary• Hame1)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企業能力理論開始受到廣泛的重視。在這篇影響頗廣的論文中,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自此以後,能力理論以及核心能力理論不但在企業界受到高度重視,而且向企業管理以外的其它領域滲透,核心能力也因而成為一個非常大眾化的概念。
1997年提斯、皮薩羅和肖恩(Dayid J.Teece,Gary Pisano & Amy Shuen)提出了一個「動力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的分析框架。按照他們的界定,所謂「動力能力」就是整合、建設、重構組織內部和外部資源、技能和能力來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
在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期,資源基礎理論與能力基礎理論的後續 研究 呈現出愈益龐雜的局面,並逐漸分化出核心競爭力理論、動態能力理論、企業知識基礎理論和企業 社會 資本理論等。
企業能力理論認為:企業內部能力、資源是解釋企業獲得超額收益和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本原因。 Prahalad和Hamel給出了核心能力的理論框架,認為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各種技術流的學識,它不僅不會因為使用而衰減,反而會因為使用、分享而增值。
核心能力的基本功能表現在:(1)從企業戰略角度看,核心能力是企業戰略的中心主題;(2)從企業未來成長角度看,核心能力具有打開多種產品潛在市場、拓展新的行業領域的作用;(3)從企業競爭角度看,核心能力是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來源和基礎;(4)從企業用戶角度看,有助於實現用戶最為看重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的好處。如下圖1所示:
圖1 企業核心能力的基本功能
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否則這個企業就不會生存於市場之中。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物流企業等都有各自的核心能力。各個企業都應該著重發展自己的核心能力,而把那些非核心能力的活動外包出去,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於是,第三方物流應運而生。
二、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現狀
第三方物流在中國的發展只有十幾年的時間,而其發展的速度卻非常能夠迅速。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形成結構看,大體分為四個途徑:第一是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第二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第三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第四是民營物流企業。
1999年—2001年,中國倉儲協會對物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的三次抽樣調查顯示:在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別是9.1%、16.1%和21%,呈明顯上升勢頭。據中國倉儲協會第三次全國物流需求狀況調查顯示,有43%的生產企業從事自營物流,36%的生產企業物流管理採取第三方物流和自營物流的混合模式,而完全採取第三方物流的生產企業卻只有21%。
從提供的服務範圍和功能來看,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仍以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其他如加工、配送、定製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還處在發展完善階段。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少數改制後的國有企業。
總之,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質的提高。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 網絡 服務。
三、我國第三方物流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第三方物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專業物流管理人才。
這是目前制約中國 現代 物流業發展的最主要的瓶頸之一。物流概念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引入中國是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物流知識,尤其是現代綜合物流知識遠未得到普及,甚至許多人不識物流究竟為何物。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懂得專業知識、擁有業務技能的各個層次的受過專業訓練的從業人員。
2、未能有效利用現代 科技 手段
世界大的物流企業都擁有「一流三網」,即訂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和 計算 機信息網絡。憑藉先進的計算機管理技術,這些物流客戶也成為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我國目前的物流企業雖然在某些方面引進了高科技的工作手段,但更多的仍停留在傳統的人工操作階段,由於新技術和新設施往往投資巨大,且要求與客戶之間建立接口,不少企業對之望而卻步。這種現狀極大地制約了新型物流企業的培育,影響了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提高。
3、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
長期以來,由於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4、中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功能單一,增值服務薄弱
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採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