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王韜政論文的特點及其民族意識的體現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聶冉
【摘要】王韜被稱為中國第一位報刊政論家,他的政論文章有兩個特點,一是文章風格迥異,為後來的報人發展成為「報章文體」;二是第一次把那個時代文人的民族意識寫進報刊當中,使之與報刊思想融合在一起。王韜政論文中的「民族意識」形成的條件首先是時代背景不同,這使得王韜的政論文有別於「清議」時期和「文人論證」時期;另一個條件是媒介生態發生了改變,中國報業發展到了歷史新階段;此外,王韜本人的涉外經歷和傳統文人身份等個人因素也構成了王韜政論文的「民族意識」形成條件。
關鍵詞 王韜政論文民族意識
本文在對王韜辦報思想和第一批國人自辦報刊時期報業生態環境以及近代中國的國情進行思考基礎之上,採用話語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對王韜的政論文進行研究,探討作者在其言論當中體現出的可以代表當時報人的「民族意識」,這個「民族意識」應當是有別於封建士大夫階層的「清議」時期和「文人論證」時期的,並且在這兩者之間扮演過渡的角色。
一、王韜與《循環日報》
1、王韜與《循環日報》概述王韜是清末維新思想家、政論家。早年編譯過《格致新學提要》、《西學原始》等書,曾任香港《華字日報》的主筆。1874年2 月,王韜和黃平甫等人創辦《循環日報》,該報評論洋務,鼓吹變法自強,是早期國人自辦報刊的重要代表;重視言論,開我國政論報刊之先河。王韜在《循環日報》上發表了千餘篇政論文章,針對中國當時所處的危機形勢,提倡「強中以攘外,諏遠以自強」;主張自設西文報,與外報進行輿論鬥爭,逐漸形成自己的辦報思想和寫作風格。
《循環日報》為後人所稱道是其評論文章,據戈公振《中國報學史》記載,該報「即冠首必有評論文章一篇」,雖然後來有新聞史學家研究《循環日原報(膠縮映版)札記》得出該報的評論只是整份報紙中一個很小的部分,不足以使該報成為一份政論報刊。但是,《循環日報》作為早期國人自辦報刊中最為成功的一份報紙,其「開政論報刊之先河」,創刊十年中共發表各類言論文章數以千計,這些文章題材內容廣泛,思想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多樣,代表當時中國言論報刊的最高水平,這是毋庸置疑的。
2、王韜政論文的探討
王韜也是一位高產的評論作家,在他的著作《弢園文錄外編》中收錄了其在《循環日報》或者其它報刊上發表的評論文章百餘篇,這些文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即王韜政論文章的風格,「所貴在乎紀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使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懷之所欲吐,斯即佳文」。至於報刊評論的內容,王韜也贊成以經世致用為主,反對故弄玄虛和無病呻吟。作為報紙的負責人,王韜負責報紙的編輯工作,學者在研究《循環日報》的原件時發現,《循環日報》上登載的評論文章和王韜本人所寫的文章風格相近。因此,《循環日報》上發表的政論文章以王韜的最具代表性,研究王韜的政論文章,則要根據他發表在《循環日報》上的文章。
至今出版的王韜著作有《弢園文錄外編》、《弢園文新編》、《弢園尺牘》、《普法戰紀》等,而在這些書中(不包括已遺失的和未出版的),收錄了王韜的政論文章的只有《弢園文錄外編》和《弢園文新編》兩本書。在這兩本書中收錄政論文章共計37篇,這些文章有二十餘篇是發表在《循環日報》上的,其餘的十餘篇是發表在其它報刊之上,所有這些文章在文體風格上幾無差異。鑒於王韜所著評論文章現存篇目較少,且方便研究,現選擇《弢園文錄外編》和《弢園文新編》上收錄的王韜政論文章進行研究。
本次研究所選全部37 篇文章都是《弢園文錄外編》和《弢園文新編》上收錄的文章,其中,《弢園文錄外編》是王韜親自編輯出版的著作,共12 卷,除了前七卷的政論文章外,還包括「序」、「跋」、「記」、「傳」等四種文體。《弢園文新編》是後來的學者根據王韜發表在其它著作上的文章收錄的能夠代表王韜的寫作特點的文章,其中有政論文,也有其它文體。
二、王韜政論文的特點
1、文體風格迥異
王韜被稱為中國第一位政論家,自1874 年創辦《循環日報》起,主持該報的十年時間發表了千餘篇評論,除了《循環日報》以外,王韜也為《申報》、《萬國公報》寫評論,以其豐富的寫作實踐,從理論上提出了一套文章的寫作方法。在言說方式上,王韜的文章保留了傳統知識分子策論的一些風格,每一篇文章都不長,一般一事一議,行文比較簡練,先立題後分析。持論態度平和、中肯,有濃厚的說理色彩。他在所著《弢園文錄外編》序中寫道,「時勢不同,文章亦因之而變」,「辭達而已,知文章所貴在乎即是述情,自述胸臆,俾人人知其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懷之所欲吐,斯之佳文」。這表明王韜正在踐行的「報章文體」的寫作方式。
清末維新時期出現在近代報刊之上,不同於盛行一時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種比較通俗易懂的文體被人們稱為「報章文體」,通常認為是由王韜在《循環日報》上首創,經過梁啟超在《時務報》和《新民叢報》等報紙上的發展使「報章文體」日趨成熟。
王韜、梁啟超等中國早期的報刊評論家摒棄了以往報刊「言不論政」的陳規,在報刊上大膽地論說時局,議論朝政,鼓吹變革,表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精神。使得「報章文體」聲名遠揚,為後人所稱道。「報章文體」的主要特點是半文不白、平易暢通、針砭時弊、筆鋒常帶感情,和當時的社會環境相適應,倡導建立一個新的輿論氛圍,迎合了當時國人的需求。
至於後來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報刊評論家,雖然沒有創造出一種新的文體,但是在運用「報章文體」進行維新思想的宣傳所取得空前巨大的成功方面,則得益於對王韜所開創「報章文體」的繼承與發展。實事求是地說,報刊政論文體在王韜主持的《循環日報》上已經嶄露頭角,雛形初具。
2、體現民族意識
王韜在《循環日報》發表的言論最先在思想上體現了民族意識,開啟文人論證的先河,這是王韜政論文的另一個特點。19 世紀60 年代以後,伴隨著開放口岸的增加和洋務運動的進行,中國社會發生著結構性的變化,一批新知識分子出現,如容閎、何啟、唐景星、鄭觀應、馬建忠等,他們成為近代中國早期的覺醒者和改革者。這批知識分子有相當一部分從事過報刊活動,如容閎創辦過《彙報》(1874 年,上海),伍廷芳協助創辦過《中外新聞》(1860 年,香港)等都是最早的國人自辦報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影響最大的是王韜的《循環日報》。
1874—1884 是王韜主持《循環日報》的十年,這十年的中國政治大背景是:西方列強加緊侵略中國,中法戰爭爆發,俄國鯨吞中國領土,日本垂涎台灣日久,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太平天國運動後國內得到短暫的安寧,而統治者並沒有過多借鑑外國的長處,改變本國的發展道路,只有少數官員支持的洋務運動亦步亦趨,前途尚不明朗。國家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在這樣一個社會的變革期,救亡圖存壓力下的國人將愛國情緒轉化為政治熱情。在此過程中報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成為知識分子參與政治活動的重要渠道。王韜利用《循環日報》發表文章,雖「處江湖之遠」,卻憂國憂民。
王韜是我國最早重視向西方學習的進步人士之一,但他也主張「中體西用」。王韜的政論文總是有關這些主題:自強、中國文化、制度、外國的長處、國防外交、領土、民生等,表達了愛國的觀念和民族意識。王韜政論文的民族意識的體現和後來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政論文不一樣。在立言姿態上,王韜介於儒家士大夫待君分憂和近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以報刊政論報國之間,既肯定民族的文化,對國家和人民有強烈的感情,主張不改變社會制度下的變革,又看到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的長處。對於前者而言,王韜政論中有近現代民族意識的覺醒,不是因循守舊,一成不變的。對於新知識分子而言,王韜依舊維護傳統權威,議論國事,卻沒有黨派的偏見。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王韜的政論有別於其他政論文章。
3、一種新式的「民族主義」
王韜所處的「同光時期思想中的一個現象是,『世界主義』的普及和『民族主義』的發生有共生關係」。從王韜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一面倡導「西學」、「西法」,一面也為國人爭利權,設法為中國人取得應有的國際地位。在《紀英國政治》一文中,作者高度贊同英國的政治制度,包括關心國民生計,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行政制度等,認為英國富強不只是因為兵力強盛,還依賴於善於治民。《禁遊民》一文中,肯定了泰西諸國的民俗,認為要實現國力強盛必須學習列強良好的民風民俗,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原人》一文中,王韜介紹了西方國家和中國的家庭婚姻觀念,倫理道德的情況,分析了中國現存家庭婚姻制度的弊端,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當然王韜眼中的歐美列強不都是以師長的身份出現的,更多時候列強是不懷好意的對手出現。在處理與列強的關係的問題上,王韜也提出自己的見解。
「王韜恐怕是最早提出要求取消『治外法權』的人」。取消這種「獨行於土耳機、日本與我中國」的制度,辦法是打破「以外交為恥」的心理,作文明談判。為爭利權,他要求「設官泰西」,保護僑民;他對華商在與西人的競爭中漸漸崛起而興奮;作者見沿海和長江個口岸不斷增設商埠,使利權受損而深感痛心。可詫異的是,王韜居然有一種類似於「地緣政治」的眼光。他對俄國的「東進」、「南下」最為警惕,以為這是唯一對中國領土有覬覦之心的國家,因而主張「中外合理防俄」、「合六國以制俄」。他的說法可以用兩句話「以夷制夷」和「合眾連橫」來形容,「這與拿破崙和卑斯麥的論調相近」,這證明王韜的「民族主義」的意識已經不再局限於「天朝」一國,而是有了「世界主義」的思考。
三、背景探討
1、時代背景
王韜主持《循環日報》的十年,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進一步加深,西方列強加緊侵略中國,中法戰爭爆發,俄國正逐步蠶食中國領土,日本垂涎台灣日久,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太平天國運動後國內得到短暫的安寧,而統治者並沒有過多借鑑外國的長處,改變本國的發展道路,只有少數官員支持的洋務運動亦步亦趨,前途尚不明朗。
在這種情況下,王韜和其他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一同,開始關注國內外局勢,用手中的筆表達政治見解。應該看到王韜在《循環日報》上發表的言論,有別於傳統士大夫的「清議」也不同於後來的文人論證,比較接近於前者,屬於兩者之間的過渡。從王韜的文章中看出,鑒於王韜所處歷史時期的特點,王韜在文章中所表達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的態度有別於之前的頑固派和之後的維新派。和這兩者相比,頑固派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維新派經歷了國勢更為衰微的時期,完全不相信中國的固有體制。王韜可謂是兩者之間的過渡,既肯定中國幾千年所取得的優秀文化成果,也贊同歐美列強較之先進的制度。在表達民族意識時,王韜的文章主張中國應有自尊,但不是妄自尊大,能認識列強的優勢,卻不妄自菲薄。他的文章沒有盲目排外的傾向,也沒有完全否定中國的固有傳統,認為歐美的一切都比中國的先進。
和傳統的「清議」相比,王韜的政論文發表在近代報刊之上,忠君的思想少,愛國愛民的精神多;內容大多議論切實的事件,具體的措施,不尚空談。和維新變法及以後的文人論證時期的政論文相比,王韜文中的民族意識也有不同。首先,作者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制度仍然充滿信心;其次,「中體西用」的思想,主張學習歐美列強的先進技術,但並不是完全西化。總之,和以上兩者相比,王韜民族意識的形成的大前提是國情的變化或者是近代化歷程的推進。
2、近代中國報業的發展
1815 年《察世俗每月統計傳》的出現標誌著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報刊問世,「從1815 年第一份外報《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創刊到19 世紀末,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外報始終在我國的新聞出版界占統治地位」。以《循環日報》為代表的第一批國人自辦報刊的出現,不僅體現了中國報業的巨大發展,也順應了近代化的潮流。
《循環日報》被認為是近代中國最早傳播資產階級變法維新思想的報紙,首創了政論文的文體。這使得王濤的政論文章和以往著書立說發表政見的知識分子相比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載體,能夠在一種以政論為靈魂的報紙(《循環日報》)上發表,方便、快捷、廣泛地發表議論。王韜在《循環日報》上發表的言論,揭開了政論報紙的序幕,「報紙終於漸漸成為中國人自己論證的講壇,積極介紹西方新知識、新制度,批判外報的任何侵害中國主權的言論。」
有《循環日報》這樣一份政論見長且影響巨大的報紙作為載體,自然是王韜的政論文成功的條件。因為只有國人自辦報刊的出現,才能在報紙上突出中國人的立場,保障國人的利益,真正的代表華人說話。如果說《循環日報》在當時只是一份兼有評論的商業報紙而影響略小的話,在王韜拉起了政論文的大幕之後,真正的政論報刊、文人論證時代便如期而至。越來越多的政論報刊出現,不同派別,持有不同政見的作者以報紙為載體,發表言論,中國報業進入政論報刊階段已是後話了。
3、個人因素
拉扎斯菲爾德最早在《人民的選擇》中指出那些能「提出指導性見解、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人,叫意見領袖,又稱輿論領袖,是結成社會精英的群體」。意見領袖「具有高尚的政治品格和令人敬慕的氣質」,能「在公眾中產生一呼萬從的感應。他們的人格魅力和高深的創見,產生引導思想的力量。」王韜是那個時代著名的政論家,其主持的《循環日報》以政論見長,王韜在《循環日報》上發表的有關變法改革的言論,超越了作者之前的時代代表封建士大夫階層的知識分子「清議」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當時的輿論,從這方面說,王韜以及《循環日報》在當時扮演著「意見領袖」的角色。
王韜的言論中無論是關注國際形勢,鼓吹變法自強的評論,還是富有激情的探討對外關係的評論,抑或是深入國民的實際生活,思考社會變革的評論,都是作者獨特的民族意識的體現。王韜青年時飽受西式教養,中年後避地香港英國,人生最寶貴的年華都在域外度過。由域外看域內,眼光不同,批評不同,對中國的未來估計當然不同。所以王韜重視對國際形勢的觀察,洞悉外國侵略中國權益的圖謀,號召變法自強。
同時,王韜又不失傳統文人的身份,「他是近代第一批職業文人」,靠當編輯、翻譯、報人謀生,但仍然對此感到自卑。作者有科舉不第的經歷,他崇尚當時的權威,認為「曾、李、左」三人才是時代的驕子,他也倡導忠君愛國,對中國的制度保持著一貫的希冀,這就是為什麼王韜的言論中有對「民」的關注,建議國家要「重民」,卻不敢反對封建的君主制度。□
參考文獻
①方漢奇:《中國新聞傳播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②陳昌鳳:《中國新聞傳播史》[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③周葉飛,《超越偉大故事:中國報刊史中的王韜書寫》[J].《國際新聞界》,2011(9)
④曾建雄,《論王韜和梁啟超對報刊政論的貢獻》[J].《新聞大學》,1996(春)
⑤馬藝,《論王韜新聞言論的思想內容及言論特徵》[J]《. 天津大學學報》,2003(1)
⑥蔣含平,《清末知識分子報刊論證的三種形態》[J]《. 安徽大學學報》,2009(3)
(作者: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