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孩子有這3個「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媽媽別逼著孩子改!

2023年08月28日

- txt下載

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大多數孩子的智商取決於先天的遺傳,若是後天能加以正確方法培養的話,也能一定程度地提高智商。
智商高的人,通常都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福爾摩斯說話很刻薄,煩躁時會狂拉小提琴;達文西習慣從右到左倒著書寫;愛因斯坦則不愛穿襪子,每天要睡10個小時。
可見,高智商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獨特的怪癖,家長如果胡亂指教,就會害了他們。
一、喜歡發獃
專注力好的人可以一個下午只做一件事情。比如說看一本書,有的人比較浮躁,一個下午才翻兩頁,但是專注力好的人一個下午就可以看要半本。
有的家長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好動,總是一個人坐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以後變成一個孤僻的社會邊緣人。但是恰好是這一類喜歡發獃、喜歡沉默的人,他們日後往往能夠成大事。因為這樣的人沉得住氣,更加能夠在這個浮華的世界裡面站穩自己的腳跟。
二、喜歡搗蛋,壞點子很多
有句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
高智商的孩子,腦子靈活,想法多,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就是個壞點子多的搗蛋鬼。
而且這樣的孩子特別會「趨利避害」,吃過虧的事情絕不做第二遍,「壞點子」還會根據孩子的搗蛋經驗不斷升級,防不勝防!
像北大碩士畢業的撒貝寧小時候因為太調皮被家長集體告狀、被幼兒園老師「勸退」過;17歲就和團隊獲得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團體一等獎,獲得過《超級演說家》季軍的薛來小時候,更是為了做小實驗把家裡的家電拆了。
三、好奇心重,堅持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越是聰明的人、懂得多的人,就越明白未知世界的龐大,自己知道的哪些知識鳳毛麟角,也就越好奇,求知慾越重。
而且高智商的孩子不好糊弄,什麼事都要一個確定的答案,通常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
愛因斯坦說過:我只是比一般人更好奇。
愛因斯坦小時候還因為爸爸回答不了「什麼是磁力」而想得睡不著覺,後來還是爸爸承認大人也有不知道的問題,並把指南針送給愛因斯坦,他才暫時停止思考。
也正是因為對「磁力」等現象的好奇,愛因斯坦才會不斷鑽研物理方面的問題,最終提出了「相對論」。
0-6歲是寶寶腦力開發的黃金期
根據「才能遞減法則」,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具備多方面的潛能,但若沒有得到及時的發現、訓練、鞏固、提高……這種潛能則會隨年齡的增大而「遞減」,到6歲後逐漸衰退至消失。
因此,著名的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才會說:嬰兒從降生第三天開始教育,就已經晚了兩天。
所以聰明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關注,為他們準備早教。父母要積極引導孩子,讓他們意識到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了解到孩子讀書為什麼總是走神,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才能給他們最好的幫助。陪伴孩子也很重要,不僅陪伴孩子讀書,也要陪伴孩子一起玩。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