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建築設計研究論文(7篇)

2023年10月19日

- txt下載

第一篇:人防地下室建築設計要點思考
摘要:就人防工程而言,作為一個附屬工程,是現代建築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工程項目設計時,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便是對人防工程進行設計。本課題研究中,重點對人防設計基準、內容等作出深入的研究分析,如何做好人防設計工作,從而最大程度發揮其防護作用發表個人的看法。這裡對人防工程建設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進行扼要的分析,對人防工程設計的重要內容作出全面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人防工程;地下室;設計要點
1人防地下室建築設計原則
進行人防工程設計時,布局必須儘可能和所在地總體規劃大致相當,而建立人防結構時,則按照用途情況作出科學的設計。在符合用途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遵循堅實、耐用、可行、成本低的基本準則完成工程設計工作。與此同時,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平戰結合因素,從而確保取得社會、經濟、戰備三者有機結合的最大效益。1)熟悉並掌握人防地下室建築的總體情況。進行人防工程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對人防建設項目作出全方位深層次的了解:第一,必須掌握人防工程之上的地面建築的概況,如建築規模、類型、層數等,這些全是進行人防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的因素;第二,對人防工程建築的防護類別、抗力級別、戰時功能予以確定,從而對人員掩蔽、人防物資、人防電站等進行設計;第三,和有關專業人員進行溝通配合,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經濟、適用、合理等若干方面的因素。2)科學地進行防護單元、抗爆單元的劃分。就人防工程而言,防爆過程中,重點是對防護、抗爆單元進行劃分,如此一來,在人防工程受到炸彈衝擊時,因為合理的設置了防護、抗爆單元,則可以讓建築損害降低到最少程度。怎麼樣對防護、抗爆單元進行科學的劃分,是人防設計過程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從《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範》可知,防護單元及抗爆單元根據上部建築的層數及多層防空地下室的類型級別等劃分。工程設計者對人防工程進行設計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從而防止對建成後人防工程產生不利影響。3)平戰結合。在對人防工程進行設計時,關鍵是對工程「平戰結合」的設計,要注重平時和戰時的使用功能組合。從建築考慮,平時人防地下室在布局上力求與該地塊總體規劃保持一致,合理開闢地下空間,其中人防工程儘量設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層;戰時應是滿足各種人防工程各項戰時功能的需要,以達到掩蔽人員或物資等戰時使用功能。
2下面以一工程實例進行具體說明
某工程總用地面積21343m2,總建築面積為87729m2。其中,地下室面積18479m2(人防部分面積5453m2)。項目包括上部4棟高層住宅,一棟20層組合公共建築、二棟3~4層商業,地下一層滿堂布置為汽車庫及設備用房。其具體設計要點如下:
1)根據總體規劃及方案報批文本,及《防空地下室設計文件防護專項審核告知書》
本項目應建人防面積5347m2,設計戰時功能為甲類核6常6級甲類二等人防掩蔽所。人防工程的面積超過5000m2,需設置一個人防電站。
2)合理規劃地下室人防區域
人防地下室建築設計應合理規劃人防區域位置,以正常狀態下地下室的應用功能為設計依據,考慮到經濟性、安全性、技術性等因素。本項目北面為20層組合公共建築及多層商業,南面為住宅小區,因當地人防內車位產權問題,考慮經濟性,人防區域布置在北面公共建築地下一層。同時結合建築室內外樓梯的位置,確定人防區域的平面布局,並且注意各個出入口布置,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築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3)人防主體設計
確定了地下室人防區域,根據戰時二等掩蔽所,按照一定的面積劃分防護單元,每個防護單元的防護設施和內部設備自成體系。每個防護單元人防掩蔽面積按建築面積的65%~75%計算人防掩蔽人數,根據二等掩蔽工程戰時總的疏散寬度應滿足按掩蔽人數每100人不小於0.3m,且每樘門通過人數不應超過700人計算出人防出入口寬度,確定人防出入口個數及位置。根據防護單元面積、掩蔽人數設置戰時干廁、戰時生活、飲用水箱及通風機房、防化通信值班室及配電室、封堵構件存放室等輔助房間及設施。本項目人防設計面積5453m2,共設計了3個防護單元,每個防護單元小於2000m2,其中人防電站與一個防護單元結合設置,共設置11個抗爆單元,抗爆單元擋牆用粗砂砂袋臨戰堆壘(上寬≥0.5m下寬≥1m),擋牆通道凈寬≥1.50m。防護單元分區與防火分區儘量結合設置,本項目其中兩個防護單元合一個防火分區,另一防護單元與普通地下室合併一個防火分區。人防區域儘量考慮減少臨戰封堵個數,4處平時車道出入口採用鋼筋混凝土預製梁戰時封堵,每個防護單元戰時封堵數量不超過2處,通往電梯廳採用防護密閉門臨戰封堵。
4)人防出入口設計
二等人防掩蔽所主要出入口必須利用室外出入口設置,室外出入口指通道的出地面段(無防護頂蓋段)位於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築投影範圍之外的出入口,通常選取直通室外的室外階梯,直通室外的坡道出入口來設置主要出入口。本項目有一個7m寬的汽車坡道出入口位於高層公建一層,在地下室上部建築投影範圍之內,因此此汽車坡道只能設計人防次要出入口,設計不多於2個防護單元的的出入口開向坡道。本工程總共設計了3個防護單元,每個防護單元需設計一個主要出入口,根據總平布置,在合適位置設置了2個室外樓梯,考慮經濟性,兩個防護單元共用一個室外出入口,出入口寬度按兩個主要出入口寬度之和設置,每個防護單元設計疏散寬度大於應設疏散寬度。主要出入口室外樓梯結構都進行防核爆、防動力載荷和防倒塌設計,在地面建築5.0m倒塌範圍內的室外樓梯設置了防坍塌棚架,首層樓梯間直通室外的門洞外側設長度≥1m的防倒塌挑檐。每個防護單元設計了3~4個人防出入口,其中主要出入口與其中一個次要出入口水平直線距離≥15m。
5)人防電站設計
本工程應建人防面積總和超過5000m2,設置了一個人防柴油電站,並與一個防護單元相結合設置,滿足防護要求。在設計人防電站時考慮了控制室、發電機房、儲油間、進風、排風、排煙等設施,及發電機組運輸出入口問題。因本項目人防電站離汽車坡道較遠,通過坡道自室外運入較困難,在非防護區設置了人防吊裝孔,採用防護密閉門隔開。人防控制室與發電機房設密閉隔牆,牆上設防火密閉觀察窗;控制室與發電機房之間連通口設置了防毒通道。
6)輔助房間設計
人防工程還需要一部分輔助房間,一般排風口部在主出入口處,其附近設排風機房、戰時干廁、盥洗室、戰時水箱。進風口部在次要出入口,其附近設防化通信值班室、配電間、戰時風機房等。干廁:便桶單間按1.0~1.4m2,數量為男1個/(40~50)人,女1個/(30~40)人設置。配電間:每個防護單元設置,本工程二等人員掩蔽所與防化通信值班室合併設置。防化通信值班室:二等人員掩蔽所按8~10m2,設置人防戰時進風機房附近。平戰轉換器材間:每個防護單元面積按15~25m2。戰時進風機房:與濾毒室相鄰設置,與室內清潔區用防火隔聲門相通。戰時生活、飲用水箱和盥洗室:戰時拼裝。
3結語
總之,人防地下室的建築設計不僅要考慮戰時人防功能的建築設計問題,同時要考慮平時使用功能的設計問題,更加需要結構和設備各個專業的密切配合與協調,才能夠完成一個項目科學、合理的設計。
參考文獻:
[1]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範[S].
[2]塗莉.結合實例探討人防工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
[3]徐敏,武成傑,朱明輝.人防工程中簡易洗消間的設計[J].防護工程,2013(03).
作者:蔣金虎 單位:天廈建築設計(廈門)有限公司
第二篇:綠色建築設計未來發展方向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升,建築施工對於整個社會的綜合效益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綠色建築的出現,對傳統建築業造成了一系列衝擊,文章就綠色建築的潛力進行淺析,以期對建築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借鑑。
[關鍵詞]綠色建築設計;未來發展方向;探究
近幾年來,建築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我國目前的建築面積已達到420多億平方米,根據其發展趨勢,到2020年,我國的建築面積還會增加200億平方米。在如此快速的發展趨勢下,建築行業面臨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因此建築行業一個非常好的前景就是綠色節能建築,其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以及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步驟。
1未來建築設計的發展方向
目前,傳統的石化能源在人們的不斷開發中已面臨枯竭,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的生活環境也在逐漸惡化,人們也已經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當今社會的主題。綠色建築設計,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對能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和節約,而且能夠很好的對環境進行保護,減少環境污染。因此,綠色建築設計的理念是未來建築設計的大勢所趨。綠色建築設計的發展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是人們在經歷了長期的認識過程,對目前狀況進行理性分析的結果。綠色建築的概念,很好地實現了節能、節地、環保、降低環境污染等,進而達到了改善居住整體舒適度的目的。綠色建築設計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這種建築風格不僅在建築的整體概念上需要一定的綠色創新,在建築施工中也要遵循相應的綠色原則,由此來看,綠色建築設計理念必定將成為未來建築設計的發展方向。
2綠色建築設計的相關概念及特徵
2.1綠色建築設計的概念
綠色建築是指設計以及規劃時進行合理充分的考慮,並利用相關環境因素,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其在運行階段能夠起到比較大的作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一個舒適、低耗、無害以及健康的生存空間,在對原有建築進行拆除之後,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綠色構建。基於上述內容,綠色建築可以理解為在整個建築壽命周期內,通過對資源能耗的降低,對每種廢物進行合理減少。其以對能源的消耗最少、對資源及環境的損失最小為基礎,同時使人們的居住環境達到最優狀態。綠色建築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以及舒適的居住及活動空間,同時,更能夠實現對能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而對環境又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是實現建築以人為本和人與建築和諧統一的重要途徑。
2.2綠色建築設計的基本特徵
節能是綠色建築設計的一個最為明顯的特徵,建築的節能性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理念。綠色建築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能夠最大限度對環境中的各種能源進行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能以及地熱能等天然資源。此外,環保也是綠色建築應具備的基本特徵。綠色建築從最初的設計到後來的施工以及最後的拆除部分,都應尤其加強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做到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使用無污染低、能耗的建築材料。
3綠色建築在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3.1多元化發展策略
綠色建築的發展過程較為緩慢,其是一個系統化工程,複雜性較明顯,整個過程需要多方面努力,採用多元化措施以及政策對目標進行實現。在這些政策以及措施中,不僅包括通過法律文件手段制定的相關措施及政策,還需要資金援助等方面的支持。使更多企業及部門提高評估的標準以及對建築的分級,通過這些努力,使得更多企業能夠認識到綠色環保的重要性,同時能夠更好推廣綠色建築設計的理念。建築行業需要對自身的建設進行合理推進,對相應的責任進行承擔。
3.2突出綠色建築的特點
在整個綠色建築過程中,要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對周圍的環境、能源及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高狀態,如此才能夠達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築理念。除此之外,綠色建築又被稱作是生態建築,在整個建築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儘量利用風能以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時減少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未來綠色建築的發展一定要將可再生能源與能源的節約充分結合起來,通過有效的結合,並且藉助風力、太陽能等自然資源,滿足建築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使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實現綠色建築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綠色建築設是顛覆整個建築行業的創舉,是對整個建築項目和建築市場進行的一場覆蓋式的全面改革和創新,要想做好綠色建築的基本設計,就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多個方面對建築項目進行充分合理的探索以及研究,最使將綠色環保、建築節能以及建築項目的施工開展完全達到吻合。
參考文獻:
[1]吳明傑.批判的地域主義下的綠色建築設計[D].長安大學,2013.
[2]鄭潔.基於地域化理念的生態建築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14.
[3]梁澤明.淺談綠色建築設計[J].中國建築金屬結構,2013,(24):90+93.
作者:李小剛 單位:浙江東南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第三篇:工民建築設計中節能技術應用思考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資源的短缺已經成為目前國際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節能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國內同樣推崇節能環保,避免資源過渡開採和使用。在工民建築工程中,很多企業開始將節能施工技術運用到施工中來,本文對工民建築工程中的一些節能技術進行分析,來明確節能技術在工民建築項目中的使用價值。
關鍵詞:工民建築;設計;節能技術
1節能技術給工民建築設計帶來的長遠意義
隨著能源危機的頻頻發生,世界範圍內都在遭受著能源緊缺帶來的各種發展限制。國內的節能技術在工民建築設計中已經收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持。節能技術的推廣已經成為時代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節能減排技術不是單一的一種技術類型,它是工民建築施工中各類技術群體爆發的一個起點。節能技術的應用離不開節能材料的引入,相對節能材料的使用,建築工程整體更應該講究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節能技術可以降低工民建築行業的能源消耗和廢物排放量。對相應區域內的環境保護起到了很積極的配合作用。
2工民建築設計中常用的節能施工技術應用
工民建築設計中的節能施工技術要充分利用節能材料,並將可再生資源納入到施工中來,同時也要求儘量的減少工民建築構造中對能源的耗費,最大限度的降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做好工民建築施工節能減耗的科學發展規劃。
2.1工民建項目設計中牆體建設的節能技術應用
對牆體建設的節能施工技術主要是指牆體內置和外置保溫層的施工處理。目的是藉助牆體保溫性能來實現節能。保溫牆的施工技術有噴繪、塗層、粘貼等方法。在牆體的保溫處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為提高保溫材料塗抹後貼合度和牢固程度,要首先做到牆體基礎部分的平整和清潔。②根據工民建築設計和結構情況,制定出詳細的保溫施工線路。特別是建築的門窗位置要給予特殊的加護處理。對保溫層要進行適當的保護,防止其他施工對保溫層的撞擊損傷。在窗台以下較低的位置區域通過玻璃纖維進行適當的防護。並在接近地面位置做好保溫層的防潮處理措施。③在灰漿塗抹時,要儘量做到每次塗抹厚度不大於1cm,分層塗抹要在上層凝固之後再進行。同時要做好牆體的保濕處理,確保牆體的牢固程度。
2.2工民建築項目節能設計中的門窗處理技術
在工民建築項目的節能技術應用中,門窗的安裝非常重要。隨著現在的建築風格中門窗的在牆體設計中的比例增大,必須做好建築的宅窗牆比例設計。而且在材料選取上,要選擇硬度比較高,吸水性能差,熱傳導係數較低及容積和重量都比較小的保溫材料。如聚苯乙烯板,珍珠岩板等。從而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
2.3工民建築外層隔熱技術
在進行工民建築外層的保溫隔熱材料選擇時,要對所選材料的吸水性、容積、重要、外觀及熱傳導係數進行詳細的分析比較。對屋面的隔熱處理還可以將保溫層和防水層進行適當的施工順序顛倒。這在減少工程造價,增加防水層使用年限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2.4工民建築中要充分利用太陽能轉換技術
太陽能是一種無污染,無能耗,可循環使用的天然能源。在工民建築中要充分收集太陽能,利用光能轉為熱能的原理,來進行生活用水的加熱處理,同時還可以利用光照反射裝置來為建築屋內提供光照。這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節約能源的作用。太陽能技術的廣泛使用是我國工民建築行業中高效能源處理技術的一個典型特徵。是現代建築施工和現代科技技術完美結合的充分體現。
2.5工民建築物表面採光技術的應用
傳統的工民建築對光線的直接利用收到建築空間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於建築節能的發展策略。但是長期實踐證明,對於光線的間接利用能更好的發揮自然光線的作用。這一技術手段的採用,能夠有效的提升空間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消耗。
3工民建築中節能技術的創新突破點
(1)國家相關科研單位和工民建築設計單位要對節能技術的理論知識加強研究和探索,通過不斷的實踐經驗總結,形成一套完成的工民建築節能技術理論體系。同時要充分的認識到國際建築節能技術的推廣先進性。加強對國外建築節能技術的經驗借鑑和交流。另外,國家還要組織進行新型建築節能材料的研製,加強建築企業和建築科研單位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促進工民建築中節能環保技術的高速發展。
(2)國家相關環保部門和建築管理部門,要聯合進行節能環保意識的推廣和培訓。使節能意識滲透到工民建築企業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人。在施工過程中時刻以節能環保為建設目的。全面推動節能環保觀念在工民建築領域的廣泛重視。
4結語
在工民建項目的施工中,各個施工模塊都會用到各種能源。對日益增長的建築項目數量來說,採取有效的節能技術,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消耗,並且有效的提升能源利用率。能夠為施工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在國家的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工作中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任章奇.建築工程的節能施工技術研究[J].四川建材,2012,38(4):7~8.
[2]王其昌,劉學軍.工民建築工程節能施工技術要點總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6):130~167.
[3]王科國.關於建築工程的節能施工問題探索與思考[J].房地產導刊,2014(27):299.
[4]范東暉.建築工程的節能施工技術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2013(3):94.
作者:李志偉 單位:吉林省洮南市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
第四篇:建築設計中低碳綠色概念實踐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到環境和能源的重要性,在建築行業中,也將低碳綠色作為一種新的要求融入到工作中。本文詳細闡述了低碳綠色概念在建築設計中的設計標準、設計原則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旨在改善環境品質、合理利用資源、推動經濟發展。
【關鍵詞】低碳綠色;建築設計;實際運用
1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氣候與環境的變化給人居環境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人們也面臨著能源危機問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低碳綠色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低碳綠色在建築設計的實際運用也變得越來越舉足輕重。所謂的低碳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這已經成為生態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築設計規劃者們也試圖從「低碳環保,綠色節能」的原則入手,緊抓建築室內環境健康環保;從建築方案設計到竣工形成資源的高效利用率;採用適宜低成本的適宜技術;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和新型的技術。力圖為人們創建一個安全舒適、低碳環保、綠色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環境。
2低碳綠色概念在建築設計中的設計標準
低碳綠色概念在建築設計中是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來進行:①要滿足低碳綠色的要求,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節能是指利用多種方式減少建築區建造和運行期間的能源消耗以及CO2排放量;節地是指合理規劃使用土地,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程度;節水是指制定節水方案和採用一定的節水措施,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以及再生水的利用;節材是指採用新型建築結構體系,推廣應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築材料。環境保護是指要尊重自然,維護生態平衡,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②要順應生產力的發展,簡單的說就是合理利用當前生產力的發展,保證在之後修建以及使用中能夠讓人們靈活使用。③要滿足具有人文藝術氣息的標準,建築最終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需要,在人們感受建築低碳綠色的概念的同時,還要感受建築中蘊含的生態文化,地方文化,體會到健康舒適、接近自然的美好生活。
3低碳綠色概念在建築設計中的設計原則
3.1生態優先原則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城市發展的根本,生態優先原則是在低碳綠色的建築設計中最基本的原則,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之上,正視城市的發展和人類的生活追求,通過擯棄當前城市發展的快速化節奏和粗放式模式,找到一條人與自然,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可持續之路,使人們培養出健康的生活理念。除此以外,建築規劃設計中,有限考慮生態因素,包括土地、植被、河流等生態要素,充分利用生態的觀念來協調居住區規劃中的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兩者之間的關係。
3.2系統關聯原則
充分考慮到建築以及建築周邊是一個整體系統。建築物是一個與周邊環境緊密聯繫的開放性結構,從全面綜合、整體的角度來確定全區的開發利用方向與規劃布局,建築形態與道路系統、景觀系統、公共空間和防災系統等等都是具有複雜緊密的聯繫,道路系統要考慮方便了人類出行;景觀系統要考慮山河湖海、花鳥草木以及人文景觀等;公共空間則包括醫院,學校,商店等。建築設計需要尋求各系統間的平衡,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低碳綠色的城市建築。
3.3技術融合和創新原則
所謂的技術融合主要是指傳統技術,外國技術和高技術。傳統技術是指對於低碳綠色概念在建築設計中,信息技術、節能技術與形態設計、生態設計的緊密結合是當前最前沿的技術創新形式,不僅立足於當前的創新形式,還要在傳統設計方法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合理的繼承和發揚過去的生態技術。外國技術是指不僅要引入國外設計公司,還要善於運用別人的技術方法路線,不可盲目套用,只有立足於各個地區的現實情況和特徵,才能做到技術融合和地區特徵相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特色的建設模式。高技術是指儘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增加智能化技術投入,引入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
3.4人文和文化延續原則
人文的需求是指從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出發,使人們生活在健康舒適的環境中,形成良好的人居交往氛圍。正如馬克思馬克思認為人類的需求層次一共包括三方面,即發展、生存和享受。因此在建築設計中,低碳綠色也要符合以人為本。同時文化延續如中國古代建築獨有的建築文化形態,四合院、筒子樓等,往往能在建築形態、街區肌理、景觀環境中體現歷史發展的軌跡和地域美學藝術特色,或者在空間和秩序的塑造中隱含城市的社會文化屬性。
4低碳綠色概念在建築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4.1主體節能設計
建築設計的節能設計主要體現在主體朝向,氣候條件和主體構型三個方面,主體朝向應該根據建築物的採光程度和自然通風度為原則,儘量選擇光源充足,通風流暢的方向可利用專門的軟體進行選擇建築物的朝向;氣候條件也要合理的利用起來已達到節能的優勢;主體構型方面既要滿足低碳綠色,同時還要注重美觀性。
4.2結構優化設計
建築設計結構的優化主要是以節材為原則,使用可回收、可再生、可再利用和對環境影響小的建築材料;改善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降低建築能耗;合理選擇建築能源供應方案,優化各設備系統的設計和運行;可以在採用鋼管混凝土鋼製框架結構,讓混凝土的抗壓性以及鋼材的抗拉性得到充分的利用,這樣不僅節約成本,還可以減少浪費。
4.3遮陽設計
對於一些建築,空間的南向、西向的外窗應採用外遮陽措施。西向外窗宜採用可調節外遮陽。除此以外要注意外窗遮陽所用的材料優化的問題。如挑沿、遮陽罩、遮陽板(隔熱效果明顯)以及遮陽設施所用的捲簾、內百葉、外百葉、反射窗簾等等。
4.4日照和採光
建築的日照和採光房間一定要遵守相關的政策,就城市居住區而言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GB50180-93)規定每套住區必須有一個1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建築採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01)要求建築設計時,應進行窗地面積比計算;窗地面積比比較小時房間的採光係數不應低於1.1%。設置遮陽措施的同時,有日照要求的房間應滿足日照標準。合理的利用太陽光可以有效的減少人工照明系統的電能消耗,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4.5自然通風設計
自然通風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風,類比於自然光的利用,自然風對於建築設計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夠改善空氣流通,不斷為室內提供新鮮的自然空氣,還可以傳輸熱量,尤其是夏季。在設計時,主要房間應該採用南低北高的設計原則,避開冬季主導風向,有利於夏季自然風的流通。與自然通風緊密聯繫的就是窗戶的位置,避免單側通風,開窗位置宜選在周圍空氣清潔、灰塵較少、室外空氣污染小的地方。
5總結
將低碳綠色概念融入建築設計中是建築行業的一種有益嘗試,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要按照一定的設計標準來執行,如:滿足低碳綠色的要求,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要順應生產力的發展;滿足具有人文藝術氣息的標準。同時也要有具有一定的設計原則,生態優先原則;系統關聯原則;技術融合和創新原則;人文和文化延續原則。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將低碳綠色的概念運用到建築設計的實踐中去,包括主體節能設計,結構優化設計,遮陽設計,日照和採光,自然通風設計。只有這樣才能讓低碳概念進一步推廣到更多的建築行業當中,更加為人們的和諧社會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喻貴兵.低碳綠色概念在建築設計中的實際運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10:18.
[2]羊軼駒.綠色醫院評價指標體系與綜合評價模型研究[D].中南大學,2014.
[3]臧鑫宇.綠色街區城市設計策略與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4.
[4]齊念一.低碳概念在住區規劃設計中的運用[D].北方工業大學,2011.
[5]邢燕,高躍文,李明.基於低碳理念的CBD城市空間結構的塑造———以于家堡低碳示範鎮為例[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貴陽市人民政府.新常態:傳承與變革———2015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6城市設計與詳細規劃)[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貴陽市人民政府,2015:14.
作者:廖菊良 單位: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第五篇:節能建築設計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但同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和能源,這意味著經濟建設成本太大。在這種情況下,節能建築的建設不不可避免地提上發展日程。節能建築能夠節省大量的能源,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能源浪費嚴重的局面。本文首先對節能建築設計的重要性進行簡要闡述,對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節能;建築設計;必要性;應用
節能建築的設計是現如今一個比較創新的建築設計,旨在減少建築運行過程中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環境我國資源能源短缺以及過度消耗的問題,在我國經濟發展、資源節約以及環境保護問題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節能建築設計中,能夠最優化地將資源和能源進行綜合的節能處理,並且能夠充分發揮資源與能源的最大作用,提高建築運行的性價比,打造節能、環保的現代建築體系。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當中已有相應的運用,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和規劃,以及在未來的更進一步發展,將為我國環境保護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而目前來說,有數據顯示,我國在資源能源上的消耗逐年上升,這是經濟大力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在建築行業的能源消耗,這部分占社會總消耗的1/3左右,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消耗數字,數據統計還未包括建築材料在生存環節中所消耗的資源和能源。因此,資源能源的節省,主要還是要加強節能建築設計這個部分,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中有效應用具有極大的必要性。
1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當中的必要性
目前,全球都在加大力度開發可再生資源,對於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進行相應的節約節省,尋求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另外一方面,像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會對環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這也是要求對資源能源進行節省的重要方面。再者,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在資源能源問題上,首先是分布不均勻,在東部發達地區的資源能源數量稀少,大多數資源分布在我國人煙稀少的西部地區。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在建築業方面,各種建築的建設拔地而起,高層建築不斷增加,對建築運行當中的資源能源節省,將會給我國帶來極大的有利因素。
2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中應用的重要性
2.1促進我國經濟的大力發展
由於節能建築的節能性能大大提升,對於我國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減少資源能源的浪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建築設計上,節能建築設計的應用將會大大降低資源能源的消耗,增加資源能源重複利用,保障我國經濟健康順利發展。
2.2保護環境
在以往傳統的建築設計之中,設計者一味地追求建築本身的設計,注重建築的硬體設施,而忽略了建築的節能設計。在建築建設中大量使用鋼筋以及水泥等材料。在建築運行之中產生大量的廢渣、飛起、廢水等,給我國環境帶來很大的生活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因此,首先要在建築的設計問題上進行節能設計,將資源能源損耗降到最低,進行資源能源的最優化利用,將環境問題影響降到最低,實現建築與環境和諧共處。
2.3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步入21世紀以來,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上升為我國的國家戰略,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向中具有重要的指導地位。在節能建築設計中,建築利用太陽能、潔凈材料、綠化空間等因素進行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化、環境的清潔化,使資源能源利用率提高,使環境保護得到具體執行,對於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重大。
3節能建築設計在我國建築設計中的應用
近幾年來,節能建築設計在我國的建築設計中已有應用,設計技術發展已經相對成熟,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特別是應用成本上的問題,導致節能建築設計在我國的應用相對緩慢。要想加強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當中的應用,還是主要得從應用方法上入手,以下是節能建築設計在我國建築設計當中的幾點應用分析:
3.1合理的選址設計
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中首先涉及到的問題是建築的選址問題,建築的選址是節能建築項目的前提,因此,在建築選址環節要加強選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首先,在正式選址之前要利用相關設備進行地理勘測,根據勘測到的結果,對選址周圍的各種環節進行綜合的考量,根據多個位置進行考量對比,再選擇最為合理的建築地址。一般來說,要想達到建築物的節能性能目標,要選擇氣候環境相對合適的地點,不能過於炎熱和寒冷,以避免在炎熱氣候或者寒冷氣候造成能源的過度消耗。另外,節能建築的選址還要避免造成環境的破壞,節能建築本身就是為了與環境融為一體,節約資源與能源,所以,在選址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造成對環境的破壞。比如說,節能建築的選址對於我國北方來說,儘量不要選擇在風口處進行建設,因為在北方的冬季,取暖多,風口處溫度相對降低,對能源的消耗更加多。
3.2節能建築的設計和規劃
在節能建築的設計和規劃問題上,要組合各類因素進行綜合的考量,達到規劃設計的科學化和合理化。①節能建築的設計在組合建築物的整體形態,以及建築物的各個部分的形態以及風向、風吹、日照的轉換問題,都要進行合理的設計和規劃布局,將節能性能達到最大化,充分利用各個方面的節能效果。②在建築的材料設計上,要儘可能使用節能的材料,杜絕使用有污染的建築材料,使室內空氣清新,保持呼吸健康。③要仔細考慮到相關的外部因素,比如建築物的朝向問題,當地風向問題,日照問題等等。要儘量保持門窗的通風性,防止過度的陽光輻射,要考慮建築物在冬季能否獲得足夠的光照,在夏季能否具有充分的通風。④要考慮建築物的周邊環境,比如綠化問題,空氣潔凈度等問題。
3.3選用性價比高的節能技術
節能技術在節能建築設計當中是至關重要的內容。節能技術在建築設計當中的應用時間已經經歷了比較長的時間,也有許多成功的節能技術,但是總體來說,節能技術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成本相對較高,普遍利用廣泛推廣的難度比較大。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應當儘量選用性價比高的節能技術。比如在實際應用中,可以使用太陽能發電設備以及太陽能儲熱設備,這些設備和技術在我國已經發展成熟,具有完善的技術措施保障,並且在價格上,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另外,太陽能發電設備和太陽能儲熱設備的節能效果非常好,特別是在我國光照比較充足的地帶,太陽能相關設備的使用,幾乎不用消耗其他能源,而且太陽能使用不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對於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資源能源節約以及環境的保護都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除了太陽能設備以外,還可以使用保溫材料。對於保溫性材料的選用,要選擇保溫性能高的材料,建設在寒冷季節,其他能源的節省。
3.4節能建築設計當中的外部環境設計
在完好的節能建築設計的基礎上,輔之以合理的外部環境設計,能夠形成完整的組合功效。外部環境的設計,比如綠化空間的合理設計,能夠調節一些細微的氣候變化,降低溫度,增加濕度,凈化空氣,還有阻擋風沙等功效。綠化設計是建築外部環境設計最基本的措施,既能配合建築內部設計,又能營造美觀的外部環境,一舉多得。在外部環境的調節下,資源能源的節省功效也都能達到基本目的。除了綠化環境的設計,還可以在其他方面進行外部環境的設計,例如人工湖的建造,可以很好地調節微環境,降低能源消耗,等等。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發展戰略的需要,節能建築設計的研究發展是目前相當重要的課題,對於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我國整體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當中的應用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最佳的地理位置進行節能建築的建設,在建築的內部設計以及外部環境設計上都要平衡,使多方面的設計進行完美組合,已到達節能的最佳功效。
參考文獻
[1]劉鑫.節能技術在綠色建築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4.
[2]孫連強.大連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應用與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3]黃鬆鬆.探析節能建築設計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5(02):34.
[4]郭學民.建築設計中的建築節能措施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7):54~55.
作者:譚志寧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鄉規劃設計院
第六篇:低碳概念下建築設計對策
摘要:隨著建築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不斷重視,將低碳概念融入到建築設計中已經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低碳概念下的建築設計應對策略。
關鍵詞:低碳;建築;設計;節能;太陽能
引言
建築行業是一項能耗比較大的活動,將低碳概念融入到建築設計中已經成為建築行業迫切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將低碳概念融入到建築設計中,使得建築設計工作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必須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保證建築設計符合低碳要求。
1能源現狀及低碳建筑前景
1.1能源現狀
根據調查以及全球能源協會的預測可以發現:2007~2030年,全球一次性能源的需求量會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從120億t油當量增長至168億t油當量,總體增幅達40%。與之相對應的是全球一次性能源的衰竭,《BP世界能源統計2006》的數據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可供生產40多年,天然氣和煤炭則分別可以供應65年和155年。儘管我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不高,但總量上,2008年全球因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約有21.84%來自中國。由於全球對氣候變化問題關注度的提高,我國已成為氣候變化問題的焦點。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如果保持現行政策不變,2030年我國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上升到116.15億t,比2007年增長91.3%,占這一時期(2007~2030)全球新增量(114億t)的48.6%。如果按這條路線發展下去,不僅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可持續,也將對整個人類的發展帶來嚴重後果。
1.2低碳建筑前景
房地產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碳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中國房地產的低碳有兩個數據:①每年全世界新建的房屋當中有一半是中國人蓋的,建築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②我們建造房屋的過程當中和使用房屋的過程當中,消耗的能源,碳的排放量占總的全社會排放量30~40%。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會議在丹麥舉行,我國領導人在會議上鄭重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隨著低碳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我國低碳住宅今後發展潛力巨大。我國現有建築430億m2,另外每年新增建築16億~20億m2左右。每年新建建築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築;而既有的約430億m2建築中,只有4%採取了能源效率措施。據悉,到2020年,中國用於建築節能項目的投資至少達到1.5萬億元,而在世界範圍內,2009年低碳建築產業將以60%的速度增長。據美國諮詢機構麥格勞•希爾建築信息公司在報告中的預測,2013年低碳建築的產業規模將達到目前的3倍,即906億~1400億美元。
2低碳概念下建築設計的應對策略
2.1運用和推廣適宜的傳統低碳技術
在建築設計中,為了達到低碳節能的效果,傳統的做法是對稻草板、苯板以及稻草磚等節能技術進行利用,實現低能耗低碳圍護。這種傳榮的低碳節能技術設計對於低碳建築的發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可以有效的實現一定程度下的節能效果。如在一些比較寒冷的農村地區,可以運用這種設計方法,不僅能夠對住宅的舒適程度進行提高,改善居住環境,還能夠減少空氣中的污染物排放,起到保護環境的效果。另外,運用這種傳統的低碳節能技術,還能夠減少對建築材料的使用,有效的節約了建築成本。
2.2探索低碳概念下的新型低碳技術
當前,現代建築低碳設計,主要在新型建築支撐,包括結構選型、結構材料選用方面開展新型技術的探索。具體而言,建築圍護結構主以低碳經濟、技術為基礎加以突破,全面減小空調冷熱負荷,儘可能降低由於設備空置運轉、無效操作造成的能源浪費。例如:浙江寧波建設了我國的第一幢零碳排放節能大樓,主要採用的是能源控制技術,通過陽光、地熱、雨水等可再生資源實現自給自足的用電、用水,且不會產生任何會污染環境的能源耗費,同時還可以降低建設成本。所以,我國現代建築必須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築對能源使用率。
2.3主動式和被動式低碳建築設計的有機結合
低碳建設設計中,需對各種建築節能技術、產品進行優化組合,建築立面應使用素混凝土,水泥就地取材,並攪拌成混凝土品,提倡種植屋面,實現「低碳建築」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要求。這就是所謂的主動低碳建築設計。那麼,我們還可以進行被動式低碳建築設計。這就是說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能源與新材料,使用中空玻璃或保溫屋面來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從而為人們的居住環境提供一個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減排二氧化碳的健康環境。
3案例分析
3.1案例1———南京鋒尚國際公寓
南京鋒尚國際公寓採用了歐式風格建築,淺色石材,立面造型單一,但坡屋頂設計,按照日照角度增加太陽能光電板發電。該項目設計打破常規,由內及外,整磚對中,從房型尺度擴展到整體建築平面,體現為房型空間尺度格外寬敞;部分功能間設計欠缺實用性;公寓首層帶地下室及約60m2花園。採用外牆復合保溫隔熱技術,第一部分是保溫層,為100mm厚自熄型模壓聚苯板或玻璃棉。第二部分是50mm厚流動空氣層,用來將隔熱及保溫材料上的水分和濕氣蒸發掉,保證保溫材料的乾燥和延長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第三部分為開放式石材幹掛幕牆,直接通過龍骨和預埋件與主體結構聯繫,與保溫材料之間沒有受力關係,抗風壓、抗凍融、抗震能力強。採用組合外窗保溫隔熱技術,採用斷熱鋁合金窗框、低輻射(Low-E)中空玻璃、鋁合金活動外遮陽(捲簾)三項主要技術,採光、通風極佳,還具備了保溫、隔熱、觀景及安全等綜合效果。採用了混凝土輻射採暖製冷技術以及置換式健康通風技術,新風系統採用新型的溶液除濕技術,比傳統空調系統節省50%的除濕成本。還採用了土壤源熱泵技術,小區按樓分設熱泵,每棟樓分設兩套熱泵主機,一套供冬季室內空調輻射終端,另一套供冬、夏季新風機組使用。此外,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智能化技術、隔聲技術、節水技術等低碳節能技術也被運用到建築設計中。
3.2案例2———上海中鷹黑森林
上海中鷹黑森林以引入德國科技為賣點,建築為ArtDeco風格,淺色系外牆色,外牆造型單一,開窗、陽台設計方正,利於住宅節能;房型尺度基本偏大,面積舒適。10萬m2土地,一萬棵蔥鬱大樹,掩映於黑森林中的科技生態住宅,是對中鷹黑森林最簡單形象的詮釋。正如德國黑森林是德國的度假勝地,中鷹黑森林以「森林生態、德國品質、科技健康」著稱上海。該項目由上海中鷹置業開發,是上海漢堡生態建築展參展項目之一,項目位於內中環間上海人居示範區萬里板塊,北部和東部分別被天然水系橫港河和龍珍港包圍,形成天然的半島狀,兩條天然河流和中央森林帶成就了上海最適宜居住的地段之一。中鷹黑森林採用了目前歐洲最先進的冷熱調節科技———毛細管熱輻射供暖供冷科技。毛細管網平面輻射系統,以水或其他介質傳遞熱量,通過輻射方式調節室溫,以輻射方式採暖製冷,讓室內溫度均勻,輕柔安靜,讓設備的噪聲銷聲匿跡,靜心享受舒適生活。房頂和局部牆面布滿了「毛細管網」,它取代了傳統空調,為每個房間均勻的製冷或供暖。因為它不是通過空氣對流來調節溫度,而是通過熱輻射達到降溫的效果,所以沒有任何吹風感,也不會因空調風直吹而引起空調病。新風系統為每戶人家輸送的空氣,都經過「溫度、濕度、新鮮度」三重調節,這樣就實現了不用開窗,一年四季依然享受新鮮空氣的特權。中鷹黑森林憑藉該系統解決了普通空調使用的三大世紀難題,因此在業內被稱為「長命房」。置換式中央新風系統供給人們優質的生理需氧量,沖淡室內二氧化碳,過濾甲醛等有害氣體或氣味。屋頂花園系統,在屋頂保溫層上,放眼望去,紅花綠草,既合理利用了空間,又為動植物提供了棲息地,更以科技延長了屋頂壽命,高水分的保持能力,促進微氣候循環,徹底根除了"水泥森林"的熱島效應。
4結語
總之,低碳背景下,我國現代建築設計應該充分迎合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做好節能建築系統設計,環保建築系統設計,正確地選擇和協調使用節能建築系統設計和環保建築系統設計的原則方法,採用合理的低碳技術,從而讓這麼一個較為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得以順利實施,並在因地制宜的原則指導之下,在我國建築設計中推廣與應用,從而保護生態環境又提供舒適的人居環境。
參考文獻
[1]譚光偉,吳麗華.基於低碳經濟的建築設計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10(06):54~55.
[2]潘衛明.自然通風技術在建築節能方面的實現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2):23~24.
[3]馬俊文,羅志榮,劉孝.低碳住宅建築設計理念與施工探討[J].建築設計管理,2011(07):57~58.
[4]萬國洪.基於低碳概念的建築設計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2):16~17.
作者:陳建 單位:貴州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第七篇:保障性住區規劃與建築設計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房價不斷升高,保障性住區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顯著。此情況下,本文從總體設計、建築設計層面對保障性住區規劃與建築設計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保障性住宅小區;規劃;建築設計
1引言
近年來,隨著保障性住區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國住宅產業開發模式變革進一步深入,主要是由完全市場化商品開發模式轉變為部分由國有資金未投資主體、政府政策扶、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住房的開發模式。但因保障性住區還處於初期階段,建築設計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人們的觀念也不是很深入,此情況下,對保障性住區規劃與建築設計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總體規劃設計
在進行保障性住區規劃設計時,需要考慮以下事項:①對保障性住區自身特徵進行充分的考慮,重點突出以人為本,並且還需確保其滿足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與住區建設規劃的要求。同時,在保障性住區規劃設計過程中,還應當保證其能夠與所在地區附近環境相協調。②對保障性住區成本控制進行充分的考慮,這就要求在確保綠化率要求與景觀設計要求均可滿足的情況下,儘可能在地面停車,以全面降低住區成本。某城市保障性住區地面停車率達50%,此情況下,為了滿足停車數量需求,並且實現大幅降低車流噪音對居住者的干擾,在進行總圖規劃設計工作時,通常採取在外圍布設小區級道路的方式,可在兩邊停車,從而確保了最大限度的人車分流,使得住區包圍的中心綠化帶環境的幽靜,不會被車流打斷。圖1為該城市中某住區一站77A-01A地塊的總圖設計示意圖,主要車道布設在小區的外環部位,大面積的綠化與景觀處於住區中心位置處,看供居民活動與觀賞,地面停車位均設置在主要車道兩側位置處,最大限度的實現人車分流、提升住區的品質的目的。
3建築設計
3.1戶型設計
優化核心筒設置,並將建築面積控制在最小化範圍內,可保證保障房戶型建築面積較小,由此可知,核心筒建築面積對戶型具有較大的影響,這就要求在滿足相關規範要求的基礎上,嚴格控制核心筒面積。通常情況下,多層住區樓梯間開間方向軸線寬度、進深方向軸線寬度應控制在200~4800左右,對於核心筒建築面積,應達到11.76m2。對於小高層住區樓梯與電梯,採用開敞式樓梯與一台電梯即可,但需要依據住區實際戶數合理設置管道井,一梯四戶應小於26.5m2。對於12~18場層高層住區,在其樓梯間左右,應當各自布設一台電梯,並且還需形成入戶前室,每邊入戶相對獨立,最大限度的減少相互間的干擾。
3.2一梯多戶通廊式住宅設計創新
如果保障性住區套數較多,為了妥善解決住區通風與採光問題,應對一體多戶的通廊式高層住宅進行一定的創新設計,也就是將建筑北向通廊脫離建築主體,然後以短通廊的形式連接主體建築物,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通風采光空間。此結構具備以下優勢:①住區主體能夠自由開窗,大幅保障了住戶的私密性。②就算是北向房間,也具備良好的通風與採光優勢。③短廊了形成入戶緩衝空間,並且還可作為住戶入戶陽台、玄關等入戶陽台、玄關等。同時,通廊僅計算一半的面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住戶公攤面積。
3.3方陽台設計
在保障性住區規劃設計中,陽台是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空間,某城市保障住區導則規定陽台必須採用封閉陽台。但在實際規劃設計過程中,由於保障性住房面積較小,戶內生活空間較小,針對此,為了對陽台進行充分的利用,應當採用方陽台,在建築面積同等的情況下,方陽台的效果更好,而陽台不僅能夠作為臨時臥室,還可作為棋牌等休閒空間使用。此外,還需要對成本影響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例如體型係數、窗牆比、牆積比等。通常情況下,對於體型係數,應確保其小於0.35,戶型需要平面規整,並且還要儘可能避免深凹口,否則會對抗震性能的充分發揮造成不良的影響。此外,對於住區窗牆比,需確保其南面不超過0.4,北面不超過0.3,東西向不超過0.25,通過此種設計,能夠為建築節能保溫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4地下車庫設計
4.1住宅建築與地下車庫連通性
在進行保障性住區地下車庫範圍規劃設計時,通常需要對地下車庫、住宅建築主體與地下層的連通與否,以及地下大堂設計等進行充分的考慮,其直接關聯著住區檔次、車位比與成本控制存在直接的關聯。一般情況下,住區檔次越高,車位比越高,為了方便住戶,應當設置地下大堂,並且還需將其連接車庫。在保障性住區規劃設計過程中,由於停車率較低,地下車庫建築面積在總圖中占地較小,集中布設之後,即便考慮到均衡性布設,也容易導致部分高層住宅離車庫較遠,此時如果要將建築主體連接車庫,必須要布設很長的連廊,會造成較大的浪費。結合該城市某項目設計經驗,建議不連通,且地下車庫也應當避開高層住宅,還需在有效結合景觀實際需求的情況下,合理設置地下停車庫地面人行出入口。
4.2地下停車數量
保障性住區停車位比率相對較低,對入庫率的要求也較低,例如某城市保障性住區地上停車率上限規定為50%。通過對總圖設計進行充分的結合,可最大限度的滿足地上停車位,從而有效降低地下車位,實現降低保障性住區整體造價的目的。
4.3設備用房
為了有效減少土地資源浪費現象的出現,在相關規範允許範圍內,應當儘量在地下車庫位置處設置生活水泵防、消防水泵防、變電所等設備用房。
4.4地下車庫頂板覆土厚度
對於地下車庫頂板實際覆土厚度,應當依據種植土厚度與綜合官網覆土具體情況進行確定,在此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方面事項:①在確定地下室頂板覆土厚度時,需要在充分結合綠化局要求的基礎上,對綠化率覆土深度進行計算並確定,該城市要求的地下車庫覆土厚度為1200~1500,但不同的種植區域覆土厚度是不相同的,所以應當依據實際情況確定。②考慮到局部退坡需滿足種植需求,應當儘量減少覆土荷載,從而實現優化項目成本的目的。③在進行建築規劃設計方案的制定時,給排水專業應當依據水管布置長度與上方行車情況明確所需要的覆土厚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局部調整。
4.5地下車庫柱網
通常情況下,車庫內實際停車數量、車位布置與結構柱網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柱距結構經濟性通常為6.0~8.4m,此過程中,不僅需要對結構的合理性進行全面的考慮,還需要對車輛停放合理性與車輛行駛便利性進行重點考慮。依據該城市某區域建築項目設計經驗,倒進順出式停車是最合理的一種停車方式,此時的車道與車位間呈直角。每一個開間能夠停放三輛車,依據柱子的大小確定柱網為7.8~8.1m,雙車道凈寬為5.5m,此種情況下的單車位建築面積最小。此外,通過合理確定地庫層高,可有效降低項目整體成本,但需要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①選用合理的地下室底板構造方式,並且依據實際構造情況來計算具體層高。②在層高確定過程中,需要對設備管線預留高度與結構梁高進行精確的計算。③當車庫與變配電間、水池等設備用房處於同層時,應當採用「設備用房局部降(升)板」,而車庫層高按常規設計。④對於管線的規劃設計,應當做好以下事項:a.儘量使「主風道」靠近車道外側設置或布置在車位上空。b.風道寬度控制在1.2m範圍內,風道下方不需要設置噴淋。c.電橋架、設備管線儘量與風道平行設置,並儘量不在風道下方部位設置。d.嚴禁在主車道處設置各類管線交叉點。e.結構上採用寬扁梁。依據該區域項目設計經驗,非人防地庫應採用無樑樓蓋結構形式,層高控制在3.6m。
5結語
綜上所述,保障性住區規劃設計由於限定標準與價格特殊性,與商品房設計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進行該類住區規劃設計時,必須對其舒適性與成本控制兩方面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並在此基礎上,選用兩方面因素均可滿足的合理、平衡方案,保證保障性住區規劃設計滿足相關規範要求。
參考文獻
[1]駱建雲,謝璇.對廣州市保障性住房規劃設計的研究與思考[J].住區,2012(1):100~104.
[2]黃健文,謝滌湘,徐瑩.轉型期保障性住區規劃建設的歷程回顧與誤區反思———以廣州市為例[J].華中建築,2014(9):13~15.
[3]杜欣欣,李志斌.城市居住區規劃模式的思考[J].建築設計管理,2011,28(5):53~54..
作者:楊涵 單位: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