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菜鳥殺到,攪動醫藥物流一池春水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網上銷售處方藥的政策尚未落地,菜鳥網絡就開始殺入醫藥物流配送領域,原本「寧靜」的醫藥物流配送市場即將迎來「新老勢力」的角逐。
董 鵬
網上銷售處方藥的政策尚未落地,但一批瞄上醫藥電商物流的快遞企業已按捺不住。日前,阿里旗下菜鳥網絡開始殺入醫藥物流配送領域。更早之前,德邦、新邦等快運公司也在涉足藥品配送。菜鳥等快遞企業的到來,讓原本「寧靜」的醫藥物流配送市場迎來「新老勢力」的角逐:一邊是國藥、上藥以及九州通等傳統的醫藥物流分銷企業,另一邊則是菜鳥網絡等開始介入該領域的快遞新銳,如此看來,醫藥物流配送市場的商戰勢必更趨激烈。
搶了誰的飯碗?
業界最期待的醫藥電商政策利好《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目前已經制定完畢。在國家力推「網際網路+」戰略東風的吹拂下,該政策有望加速落地。《辦法》中關於處方藥解禁、配送條件放寬等具體細則一旦正式實施,醫藥電商黃金時代或將隨之而至,預計將有超過價值3000 億元的處方藥登陸線上銷售。
今年4 月24 日,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持,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冷鏈委、北京科園信海醫藥經營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的《醫藥冷鏈物流設施設備性能確認規範》國家標準啟動會在北京召開,這標誌著《醫藥冷鏈物流設施設備性能確認規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的全面啟動。
菜鳥醫藥目前劃歸到菜鳥冷運板塊當中,由於藥品所需要的冷運條件比食品更嚴格,菜鳥為此已經投入了近百輛冷藏車以及500 多個醫療溫控箱,在配送過程可實時進行溫度監控,同時,還專門研發了一系列一次性泡沫包裝以及可回收的中轉箱,在保障快件運輸安全的同時實現了溫度控制,而且正在嘗試構建「幹線—倉儲—配送」一整套醫藥物流的體系。滿足了國家對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的信息技術、物流設備、營銷管理等軟硬體的要求,菜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的藥品批發企業有1.65 萬家,零售企業有14 萬家。然而,95% 以上的相關企業都是中小型規模的。在高昂的成本之下,醫藥物流領域少數龍頭企業的現狀也不容樂觀。
據悉,目前國內醫藥物流分銷領軍企業為國藥、上藥以及九州通,然而這三家企業所占份額也僅為市場銷售總額的3%—5%左右。九州通等本身就屬醫藥流通企業,在上游藥企資源、配送資質、經營經驗等方面都具備先天的優勢,但其缺乏的則是「網際網路基因」。九州通等企業的醫藥物流是B2B 模式,即向醫療機構、藥店供貨。而電商物流是B2C 模式,即把藥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領域恰恰是B2B模式的短板。因此,傳統醫藥流通企業的轉型都面臨著如何把自身資源與新技術、新模式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困惑。
從國外來看,美國的醫藥流通費用率為3%,銷售利潤率為2.4%,而中國醫藥商業企業平均流通費用率為12.56%,銷售利潤率為0.6%。據預測,依照目前的藥品流通體制,藥品從廠家到患者,往往需要經過多個流通環節,以最簡單的「兩票制」流通方式為例,即允許流通過程中經手兩次,若非基本藥物每次15% 加成,即意味著30% 的加價。而一旦實現網際網路「直銷」,即意味著這些中間的加價環節有望大幅被壓縮。
由於我國傳統醫藥商業發展仍不成熟,行業內一直缺乏專業的物流服務,不少醫藥商業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在醫藥物流層面。在這場顛覆性的新醫藥物流革命中,快遞企業和醫藥企業之爭雙方都各有優劣,唯獨醫藥代理商等中間環節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菜鳥向綜合物流平台邁進
阿里巴巴目前的布局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電商平台、支付平台和以菜鳥為核心的物流平台。阿里近來藉助菜鳥網絡的物流優勢在醫療健康領域落子頗多,目前除了阿里健康外,菜鳥網絡、阿里雲、螞蟻金服也均有醫療相關業務。與此同時,5 月11 日,阿里巴巴集團與全球十大藥企之一的默沙東宣布達成多方面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探討在廣泛的醫療領域的合作,包括專業醫療倉儲、慢病管理雲端數據存儲及健康數據分析等雲計算業務的合作。而醫療倉儲物流正是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的全國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合作成為菜鳥搭建醫藥物流體系的關鍵一步。
目前,已有深圳海王星辰大藥房、上海復美大藥房、北京金象大藥房、杭州九州醫藥公司等超過80 家醫藥流通企業進駐天貓醫藥館,2014 年3 月—2015年3 月,天貓醫藥館總商品交易額達到47.4 億元。中國醫藥電商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天貓醫藥館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醫藥電商渠道,2014 年的交易規模占總體醫藥B2C 市場的比例為46.9%。
不過,隨著醫藥電商領域的不斷發展,騰訊、百度,以及眾多傳統醫藥流通企業均在此領域展開布局,這勢必會影響到阿里的市場地位。對此,阿里開始加速醫藥電商布局,縮短快遞送達時間,將進一步增加用戶黏度,以繼續保持其在醫藥電商領域的領先地位。
阿里巴巴不但在前景廣闊的醫藥電商上鉚足了勁,而且在醫藥物流上也是「咄咄逼人」。而菜鳥早在去年初就正式成立了專門事業部,專注於醫藥物流領域,為醫療行業提供定製的物流服務。一年多來,菜鳥醫藥已經實現「倉干配」一體化,並開通廣州—廈門—上海的醫藥冷運幹線,服務範圍覆蓋佛山、東莞、中山、深圳、惠州、漳州、泉州。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5 個城市的消費者已經可以在天貓上享受這一服務,預計年內成都、武漢、深圳、南京等14 個城市也將陸續開通,部分城市和區域極速達服務會向1 小時內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菜鳥網絡的該項服務主要服務於天貓醫藥館,第一階段已經打通了1500 家線下藥房,形成網上購物、就近發貨、搶單攬派的全新物流派送模式。據菜鳥網絡介紹,消費者在天貓、淘寶、聚划算購買有「極速達」標識的產品,訂單會通過高德地圖自動分配到離消費者地址最近的門店,門店接單後,系統自動會給附近的小件員發通知,小件員搶單成功後可立即上門攬收派送,實現3 小時內送貨上門。目前,包括上海復美大藥房在內的共計500 多家門店,以及萬象物流等醫藥零售企業和物流企業,均已對這一服務提供支持。
作為阿里旗下企業,菜鳥網絡推出高效的物流服務,無疑將提升淘寶、天貓等阿里電子商務平台的競爭力,但更重要的是,這一服務也將加快阿里在醫藥物流領域的布局,進一步幫助其推進醫藥電商和移動醫療等業務的發展。
「最後一公里」待破局
當然,醫藥物流體系的建立,絕非朝夕之功。從藥品物流的角度來說,醫藥商業巨頭有多年的經驗,在供應鏈管理上最有優勢,有能力把成本壓到最低。而B2C 電商,優勢只是流量,物流體系上比這些巨頭差了十萬八千里。因此,對於B2C 說,最具實際意義的在於要做好「最後一公里」。
從藥品供應鏈本身來說,對B2C 電商成本激增的因素還有藥品拆零打包後的最終配送。從拆零到送達客戶手中,雖然B2C電商也可以自建物流,但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依然是O2O,即利用連鎖藥店可以直接銷售處方藥的資質,把訂單下到藥店,由藥店來完成最後一步配送,或者由患者到門店取藥。不過,這無疑是將拆零的成本轉化給了藥店,既可以降低B2C 電商自身在物流上承受的壓力,也可以提升B2C 電商供應鏈管理效率,而不是自己親自上陣送藥。
醫藥電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物流企業具有天然優勢,因此,巨頭選擇布局「物流+ 醫藥」也就順理成章,其目的是為了搶占物流端和產品端的先機。從長遠來看,菜鳥旗下的縱向資源和橫向資源肯定會逐漸整合,將產生更多的全產業鏈效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