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學口算教學中學生智力的開發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吳華平
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學生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金鑰匙。那麼,在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下面談幾點我的做法。
一、在基礎知識訓練中開發智力
1.以直觀教學為重點
從孩子認識10以內數開始,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喜歡的物品的小圖片,或者小棒棒。讓孩子數一數,再通過分一分或並一併的操作,練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拆,達到讓他們熟練地口算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目的。利用實物學習計算的優越性就在於直觀性強,便於操作,孩子們感興趣。
2.重視算理
在口算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是讓他們學習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靈活運用,又能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3.採用不同形式的訓練
(1)視算、聽算結合練
①視算:準備一些口算題卡片。依次出示卡片,讓學生口算上面的題。②聽算:口頭出口算題,讓學生口算。
(2)多種形式變換
①搶答口算題。②卡片遊戲。如出示卡片「7+5」,去找它的朋友卡片「12」……
多種形式的訓練,會使孩子覺得口算題不再單調枯燥。
二、在教學過程中開發智力
1.教學中運用比較法
迅速而正確地進行口算,能夠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與計算能力。對於10以內數的加減法,孩子通過反覆練習,逐漸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可以從一分鐘口算8道題提高到一分鐘口算10道題(其中包括檢查時間),甚至更多。
2.設計多種練習形式
怎樣能在保證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提高口算速度呢?這就要根據數的特點,合理、靈活地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口算。
(1)基礎口算必須熟練。對於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口算表內的乘除法,必須讓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每天堅持練習10分鐘,進行計時計算練習,達到一分鐘計算8~10道題即可。
(2)減輕記憶負擔,學會簡便算法,縮減計算過程。學生口算時,運算的中間環節完全是靠記憶來進行的,記憶不準確是口算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減輕記憶負擔,是提高口算速度的關鍵。這就需要學生掌握簡便算法。例如7+6,因為7+3湊成10,所以要把6分成3與3,7+3得10,10再加上3得13。這樣就減輕了孩子的記憶負擔,縮短了計算時間,漸漸地也就形成了技能,提高了口算的速度。
三、在觀察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開發智力
在一般情況下,簡單分數的比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分子為1,而分母不同;第二種是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不論是哪種情況,我們都可以通過演示來解決問題。
例如,1/2和1/4哪個大?可以取兩張同樣大小的紙。一張對摺一次,另一張對摺兩次。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1/2和1/4。孩子也就立刻明白是1/2大了。通過這樣幾次比較,我們可以總結出:對於分子是1的情況,分母越大,分數就越小。
又如,3/4和2/4哪個大?我們可以用餅乾來演示。取8塊大小相等的餅乾,分成兩組,每一組都有4塊餅乾。第一組取其中的3塊,即3/4;第二組取其中的2塊,即2/4。這樣,孩子就可以直觀地對比出大小,從而了解了分數的原理。
可見進行實踐操作,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理解知識,開發其智力。課堂的教育形式,對開發學生智力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目標是以普及性為主的基礎教育,不可能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智力開發的全部任務,因而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來補充。開展數學課外活動時,可利用小組活動的時間,給學生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引導他們去思考、解決問題,達到開發其智力的目的。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智力發展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課內打基礎,課外促發展,課內外結合,一定能很好地開發學生的智力。
數學是思維活動的載體,有人形象地把數學比喻為思維的體操,認為培養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核心任務。培養與發展小學生的數學能力,開發學生的智慧,應該成為每一位數學教師深入研究的一個課題。
(責 編 肖 飛)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