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開展中小學戲劇教育要摒棄功利心態

2023年09月16日

- txt下載

近日,由中國兒藝、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員會、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青少年戲劇教育成果展演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指出,普通的學校教育是用知識武裝孩子的頭腦,而戲劇教育則作用於心靈,將影響孩子們一生。
戲劇是一項綜合性的舞台藝術,集文學、音樂、美術、表演等元素於一體,對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具有獨特價值。如果說學校的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是學生美育的招牌菜的話,那麼戲劇教育就是包羅萬象的套餐,能夠為生命健康成長提供更加多元的營養。推進立德樹人就應該挖掘和利用好戲劇教育這座「富礦」。
當前中小學戲劇教育的現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大的問題是功利心左右中小學戲劇教育。由於戲劇教育並不能直接服務於面上的考試,所以在整個基礎教育體系中沒有擺在應有位置,師資力量薄弱,課時得不到保障,普及程度較低。有的學校雖然開展了戲劇教育活動,但往往側重於表演功能,重視的是演出的結果,而非表演過程中對學生素質的提升和影響。而家長則更多關注孩子的表演等級以及以此獲取高考藝術招生考試的通行證。戲劇教育局限於功利性的短期目標,育人套餐往往變成缺乏內涵的快餐,甚至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當前,對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必要性日益達成共識。特別是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強和改進美育工作的意見後,戲劇教育成為不少地區落實中小學美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對戲劇教育而言,既要借勢發展,又要堅守初心,在紛擾中更好地承擔起立德樹人的重任。
首先,要以科學的戲劇教育理念為引領。社會、學校和家長都要對戲劇的育人功能進行再認識。戲劇是人們藉助舞台進行的一種虛擬的生活演繹,演員和觀眾從中可以獲得滿足感以及對人生的認知。與考試分數、表演等級等顯性目標相比,這種對精神世界的感染與心靈的呵護要更加珍貴。所以,開展戲劇教育,不能「搞大呼隆」,不急於求成,各方要樹立長遠意識,充分尊重其「潤物細無聲」的屬性,真正讓戲劇教育積澱到孩子的生命成長中去,為終身幸福積蓄正能量。
其次,建立健全配套保障制度。健全的保障制度是戲劇教育落地生根的關鍵。推動中小學戲劇教育,要在戲劇教育的課程課時、考核評價、師資支持、硬體配備等方面健全完善制度措施。特別是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低年級學段,由於學業壓力較小,具備開展戲劇教育的現實空間,富有可操作性。有必要針對此類學段在政策法規層面出台細緻規定,推動戲劇教育常規化、課程化,避免陷入以戲劇展演數量和評分為考核評價標準的老套路上來。
再者,要創新戲劇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如果戲劇教育停留在知識掌握的層面,那就失去了藝術育人的優勢。劇本只有通過舞台表演才能賦予其生命力,舞台教育也只有通過舞台表演才能發揮教育效果。因此,中小學戲劇教育要注意動起來、活起來,讓更多學生參與。學生的參與形式不只是狹義的扮演角色、登台表演,要擴展到編寫劇本、布置場景、選擇服裝、演員化妝、指導排練等幕後工作,讓每一個參與者除了提高藝術素養之外,還在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方面得到全面鍛鍊。
讓中小學戲劇教育豐滿的理想在現實土壤中紮根、生長,非一日之功,尚需多方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妨多一點理性和耐心,少一些浮躁和跟風,充分尊重教育規律和成長規律,爭取戲劇教育早日開出絢麗的育人之花。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