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新課改條件下中學美術課中的德育教育實施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新課程標準對於中學美術教學的目的,明確提出:“教學中要著重於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增強愛國主義感情,陶冶高尚情操,提高、觀察、想像和創造能力。”由此可見,中學美術教學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德育。然而縱觀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內容,不難發現德育始終貫穿於美術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並體現在內容、目的上。如何聯繫並發揮好德育在美術教學中的促進與激發作用,正是中學美術教師在新課改條件下必須要完成的嘗試與發展。
美術教學可以通過美好的藝術形象,向學生展示社會生活的畫卷,展示出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並提供區別善惡、美醜、榮辱、正義與邪惡的標準。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體現一定的社會思想,社會道德人生價值與追求、理想,使學生受到感染、啟迪和教育,從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果說德育重在曉之以理,那麼美育則重在動之以情,有情達理,導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於德育與美育並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學生得到和諧、完善、全面的發展。
中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十二三歲至十八九歲之間。初中階段的學生基本上屬於少年時期,而高中階段的學生已開始步入青年時期。處於少年時期的初中生,是從童年到青年的過渡時期,在他們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於幻想、可塑性強等特點,另一方面已出現了青年的某些年齡特點。他們身體的發育還不成熟,體力和意志還不太強,易於衝動,缺乏克制能力,興趣廣泛但不穩定,好動卻容易犯規,對於生活中的善惡美醜還缺乏辨別能力。這些身心特點都說明了初中學生教育的艱巨性。中學生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對於區別美與丑的標準往往是模糊的,因此,對於什麼是美則容易產生錯覺。青春期的中學生有著特彆強烈的好奇心理,他們常把“新”“特”“奇”視為美,這種現象當前比較集中地表現為:
校園追星現象。他們把港台歌星、影視名星視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戀、崇拜,有的甚至達到了癲狂的程度。再有一種現象,就是誤以丑為美。由於特殊的家庭或社會環境,一些中學生年齡雖小卻非常世故,他們主要以江湖義氣和“英雄主義”為特徵,把廣交朋友、出手大方、為朋友兩肋插刀等視為美。儘管這一部分學生比例不大,但影響卻極深,對於審美觀還不健全的中學生來講,這類學生起著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因此,利用美術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術教學的一項基本內容。在美術教學中努力挖掘德育內容進行恰當地愛國主義教育,能夠振奮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學生愛國主義覺悟。這些我們都可以通過美術課程本身的內容去進行發揮延展。
在美術學習中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類型,不同時代的很多文物史跡,這些豐富神奇的文物史跡,無不蘊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精粹,體現著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力。
同時在美術教學中還有很多優秀的歷史名作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欣賞過程,深入發掘其愛國主義思想內容,可以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如:《蘇武牧羊》《田橫五百士》《血衣》《開國大典等》反映中華民族英雄精神、愛國情懷的作品。
我們在教學中通過對這些文物史跡、歷史、英雄人物的講解、介紹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進而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貫穿德育在美術教學的始終,達到學生智力、特長與道德文化修養的共同發展。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