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ICU醫患關係危機處理初探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作者:孟紅燕,李莉,秦莉萍,王玉宇
【摘要】 通過對ICU醫患關係調查:患者入住ICU後,兩者之間容易滋生猜忌和不信任,從而導致醫患關係的不和諧,醫患關係出現危機。在醫患關係危機未發生時能否得到有效的處理十分關鍵。
【關鍵詞】 重症監護病房;危機處理;醫患關係
ICU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醫患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對醫護人員救治是否及時,用藥是否恰當有效的猜疑明顯高於其他科室[1]。護士處在與患者接觸的第一線,常常處在護患關係危機處理的第一道關口。
   1 積極分析危機出現的原因
  1.1 環境因素 ICU中緊張封閉的救治環境及氣氛。當進入ICU後,搶救儀器設備的報警聲、快速的腳步聲、醫生不斷下達搶救醫囑的聲音都可能會成為患者的精神負擔。那種緊迫感會讓他們不自覺地感到恐懼。加上陪伴著自己的親人剎那間被隔絕在門外的孤立感,極易使患者產生情緒波動。嚴重者甚至出現ICU綜合徵[2]。
  1.2 社會因素 當前複雜緊張的醫患關係是導致醫患關係危機的社會背景。(1)有些患者或家屬不了解醫學存在一定的未知性,對醫療行為的期望值過高,認為是小病應治癒或是道聽途說,對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產生懷疑,從而導致不滿情緒。以致發生有些修養較差的家屬辱罵醫護人員甚至嚴重干擾 醫院 正常的醫療秩序的行為。(2)不信任心理:有些患者希望資深醫生為其治病,當其要求未能得到滿足,而 治療 過程中又發生了一些合併症時,就認定是年輕醫生的經驗和醫療水平不足所造成的,從而發生糾紛[3]。(3)當前「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現實使患者及其家屬容易對醫護人員產生誤解。甚至將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單一的歸結到醫護人員身上。患者發生不滿、絕望心理,將會遷怒於醫務人員。
   2 醫患關係危機處理主體的確定
  2.1 在醫患關係危機的處理中,主體是患者 雖然患者家屬在醫患關係危機中處於重要地位,向護理人員發泄不滿,甚至進行人身侵害的往往也是患者家屬。然而,患者本人在ICU治療過程中不但是危機產生的誘因,而且是危機解決的最終目標。
  2.2 患者對家人陪伴心理需求負面影響 我們很努力地為患者服務,患者平時也非常感激,說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體貼勝過親人。可是當家屬來探視時,患者卻向家屬「告了我們一狀」,確實當時讓我們感到巨大的失落。但是在醫院,患者相對是一個弱勢群體,作為失去了健康的人,要求立刻恢復健康的願望無法達成,特別是在ICU同時又失去了親人貼身的關懷。這就會導致患者對家人的陪伴產生心理需求,所以見到家人後就抱怨環境、抱怨護理和抱怨治療,暫時達到傾訴的心理滿足感,以期吸引家人的關注和重視。
  2.3 抓住每天1 h的探視時間,做好家人與患者的溝通工作 這也是ICU醫患關係的一個重要工程。因為患者說一句話,勝過我們自己在家屬面前說一百句。在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家屬更願意相信患者。我們應該儘量把所有的治療和護理工作放到這一個小時以外。在這段時間裡,跟他們一起講述一些同類疾病好轉的個例,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向患者講述家人如何的關心他們。溝通的同時,適時為患者做一些小事,比如擦汗,協助做功能鍛鍊,為患者擦去眼角的淚珠等。這些事雖然小,卻容易讓人感覺溫馨,產生信任。同時,我們可以跟家屬一起來看患者,向他們講述患者一天之內的病情好轉情況。愉快相聚的1 h也足以讓等待了23 h的家人感覺安慰和放心。
   3 危機處理時機的分析
  3.1 初始階段 當患者因病情危重轉入ICU開始,患者家屬對ICU治療環境不熟悉,對ICU中救治過程缺乏認知。同時,ICU病房由於其特殊性,患者家屬探視時間有限,極易產生被排斥感。加之對治療的擔心,對費用的顧慮,往往容易出現情緒急躁[4]。
  3.2 中間階段 患者在ICU治療過程中,將經歷與其他科室完全不同的治療階段。搶救儀器設備的報警聲,快速的腳步聲,醫生不斷下達搶救醫囑的聲音都可能會成為患者的巨大精神負擔。此時,對醫護人員水平的猜測,對救治是否及時,用藥是否足量,對治療後是否留有後遺症的擔心也特別突出。
  3.3 結束階段 患者病情好轉返回普通病房,是醫患雙方都比較高興的事情。然而此時患者對疾病轉歸的期望,對有無後遺症的擔心,以及對日後康復過程缺乏足夠的了解。都會導致醫患關係出現危機。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