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基於公允價值的會計計量問題研究2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基於公允價值的會計計量問題研究2
 公允價值會計的特點是:一個企業的當期收益,既包括已實現的真實收益或虧損,又包括未實現的預期(估計)收益或損失。同時,該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凈資產也會包括未實現的預期資產增值或減值。在這種會計模式中,有人認為一個企業的資產與負債能反映當前市價的信息,做到了公開透明和如實反映。有人則認為,這是歪曲企業的經濟真實,是用估計取代會計。在發生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對公允價值會計評價的評價分歧就更大了。
  
  五、金融危機背景下公允價值會計面臨的挑戰
  
  從2007年下半年起,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席捲全球,並仍在蔓延與擴大。受衝擊最大的是銀行(尤其是投資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的投資部門,它們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和其他價格飆忽不定的投資(如房地產)。這次金融危機中,金融資產(例如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的價格紛紛下挫,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大幅度縮水。美國許多著名投資銀行或因此倒閉,或申請破產保護。更重要的是它波及許多出口型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對公允價值的爭議益發激烈。金融界首先發難,指責FAS157公允價值計量對金融危機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呼籲停止FAS157的執行,回歸歷史成本計量。美國國會通過了《緊急經濟穩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該法案第133節要求SEC在法案批准後90天內向國會提一份研究公允價值計量與會計的報告。90天後,SEC向國會提交了調到市價會計的研究的報告。報告認為金融危機的過錯不在於採用公允價值會計。第一,FAS157不過是定義了公允價值。並為計量公允價值提供了一個協調一致的框架,但並未要求銀行、金融機構甚至上市公司必須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第二,如果銀行、金融機構由於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其持有的大量金融資產,而導致資產賬麵價值的狂瀉,因而遭致營業失敗(business failure)直至破產,其主要責任應在於衍生金融工具泛濫,缺乏必要的監管和企業投資政策的錯誤。可以認為這是對這些企業甘冒巨大風險企圖獲得巨大報酬的懲罰。會計只不過是報信人,公允價值計量不過向企業和投資人報信你的資產現在還值多少?因此把營業失敗推向營業失敗的報信人是沒有道理的。SEC堅持認為FAS157能夠為金融資產提供透明的信息,中止FAS157的執行將使投資人失去信心。
  反對的意見則認為,在金融危機發生後,許多金融資產已缺乏活躍的市場,公允價值已失去可靠計量的基本前提。即使公允價值計量對於非金融危機時期的金融資產是相關的,而在金融危機時期,也變得非常不可靠了,雖相關但非常不可靠的信息無法取得投資人的信賴。我們認為,公允價值會計存在固有缺點,要確認資產的當前市價,特別是在金融機構中,將引起金融的不穩定;而確認公允價值變動,又把已實現的收益和未實現的利得(損失)混淆起來,在金融危機條件下,進一步凸現公允價值信息的不可靠性。因為這個時期的公允價值變動可能是建立在不可觀察的、主觀估計的輸入變量而對公允價值自行定價,並確定其變動的基礎之上的,這樣的公允價值和公允價值變動(未實現的利得與損失)都談不上公允,當然更不可信。
  因此,SEC在報告中承認FAS157雖然不應中止應用,但應當改進,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出現市場不活躍,有序的交易難以肯定,缺乏可觀察的公平、公正的市場報價這一現實的經濟背景之時。問題在於應如何進行改進。2008年10月10日,FASB發布工作人員的立場公告,即FSP157-3,為在市場不再活躍的情況下如何應用FAS157提供指導。這一公告是用一個例子說明當一項金融資產的市場不再活躍時如何計量該資產公允價值過程中的關鍵因素(key considerations)。FAS157-3第9段列舉三個方面的關鍵性原則。一是計量日不存在活躍市場時怎樣判斷可能在混亂或廉價出售的市場中,其交易價格是否可作為公允價值。二是允許在不可能獲得可觀察的市場輸入數據時,使用主體自身關於未來現金流量按適當風險折現的現值為公允價值(實際上是接受三級估計)。三是如果市場不活躍,經紀人的報價(broker quotes)更多依賴於模型定價,在考察這種報價時要考慮報價的性質,即要分析是指導性報價抑或是具有約束力的報價(a binding offer)。在市場不活躍時,反而更依賴最不可靠的公允價值的第三級估計,這有些令人費解。
  IASB的改進方案包括2008年10月對IAS39和WRS7的修訂及2008年10月13日對金融資產重分類的最新修訂。它允許金融資產在極少數情況下可進行重分類。這裡提及的少數情況是指當前的金融危機下,難於估計公正可靠的公允價值。因而對按公允價值初始確認並將公允價值變動的金融資產可按歷史成本或攤余成本(轉出時的公允價值)轉入持有至到期(但僅限於債務工具。至於權益工具,則應轉為交易而持有),但公允價值變動不能再轉入當期損益。如允許編制全面收益表,則可計入該表的其他全面收益(損失),其前提是主體有意圖且有能力持有該資產至到期或持有該資產至可供出售。
  在全球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和擴散的時候,如果一家企業特別是投資銀行、金融企業和其他企業的投資部門的按公允價值計量並在表內確認的資產占它全部資產的比重較大,有關這方面的未實現利得和損失在其總利潤中比重也較高。一旦該資產的市場不活躍,看不到有序交易,而市場的交易價格又飆忽不定(且以下挫和狂瀉為特徵)時,財務會計豈不變成財務估計?財務報表豈不報告虛假的信息?缺乏可觀察的、有序交易形成的公開價格不可能是公正的。何況公允價值還允許進行第三級估計(模型再科學,數據不正確,其結果還是虛假的)。因此,美國金融界不少人把營業失敗歸咎於FAS157即公允價值計量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雖然他們必須為自己投資失誤、內控不嚴,甚至甘冒風險負責,但按公允價值計量的財務報表調到不可信的市價(基本上屬於主觀估計)引起投資人的恐慌,干擾了活躍市場和有序交易以至導致了銀行的倒閉、破產,同樣必須為這場危機的產生承擔相應的責任。
  
  六、結論和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對公允價值計量提出若干改進建議。鑒於公允價值會計的根本問題是按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在財務報表內確認,在後續確認時必須調到市價,對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是可實現但未實現的利得與損失)也須確認。這就使得財務報表內列報的主體的凈收益(凈利潤)包括已實現的收益和未實現的收益,歪曲了企業的經營、投資、理財業績的真相,背離了財務會計與財務報表的本質特徵,即必須如實反映一個主體的經濟真實。同時,考慮到公允價值仍是有用的計量屬性,對於金融工具來說,它是最相關的計量屬性;而對於衍生金融工具來說,它是唯一相關的計量屬性。因此,公允價值又不應否定,FAS157也不應中止。但這些信息最好都只在財務報表表外予以披露而不必放人表內,即不在表內確認。1979年FAS33關於物價變動與財務報告的關係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